“六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
2022-02-09王立胜聂家华
王立胜 聂家华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并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阐释,系统揭示了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精神品格、思想方法、最终旨归。“六个坚持”作为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处于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统摄地位,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各方面,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是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进一步概括。认真梳理和解读作为理论精髓的“六个坚持”,对于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各理论观点之间的有机联系,真正领悟其道理学理哲理,更好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精髓释义
任何科学理论都有其特定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具体表现为理论体系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特定秩序和组织形式。在黑格尔看来,凡真理都是一个体系,“关于理念或绝对的科学,本质上应该是一个体系”(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6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同样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从逻辑结构来看,这一党的创新理论是由理论主题、哲学基础、基本理论、基本方略、理论精髓等部分构成的。其中,理论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回应和解答的根本性问题;哲学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基;基本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体部分,是运用富于时代特色的新范畴、新概念,经过逻辑分析,对理论主题作出的系统回答,具有世界观属性和突出的思辨色彩,这集中表述为“十个明确”;基本方略是基本理论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行动纲领、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理论精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内核和灵魂,即“六个坚持”。
所谓精髓,是指事物的精华、精粹。理论精髓是一个理论体系的精华、实质和核心,贯穿于该理论的形成、发展全过程,蕴含于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之中,精髓之于理论体系具有本质意义,处于核心地位。任何一个理论都有一以贯之的精髓作为基础,这是理论保持活力和生命力的内在源泉。“六个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立场、理论品格、精神气质和思想方法,是贯穿、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基本观点中的根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是从总体上反映和贯通这一理论全部内容的最根本的特点和属性,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精髓部分。
精髓是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首先,理论精髓具有哲学规定性。正因为如此,理论精髓才能超越具体观点,成为贯通全部理论体系的灵魂和基本精神,为思维和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导。具体而言,“理论精髓的哲学规定性主要是指由于方法论的规范和制约而使理论精髓具有的属性,它的哲学规定性即是方法论属性,而不是世界观属性”(3)王思怀、刘敦俊、张亚强:《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规范表述》,《理论导刊》2011年第1期,第34页。。其次,理论的价值和归宿在于服务和指导实践。科学理论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回归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而世界观层面的理论具有突出的抽象性、思辨性,方法论则通俗、简明,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世界观层面的理论只有在转化为方法论之后,才能服务和指导实践,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4)王思怀、刘敦俊、张亚强:《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规范表述》,《理论导刊》2011年第1期,第34页。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方法论属性的精髓更贴近实践,能够更充分地实现和彰显理论的价值,带动和引领理论回归实践、走向其归宿。同样,“六个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可以充分实现和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一方面,“六个坚持”作为方法论,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可以直接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另一方面,作为理论精髓的“六个坚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其道理、方法又特别简单、透明、通俗、可行,贴近人民,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够直接增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六个坚持”是贯穿这一理论体系的主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遵循,也是用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只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六个坚持”这个理论精髓,系统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把握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真正领悟其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在实践层面有效推进其基本方略,更好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基本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文本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有机统一,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科学概括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
(一)坚持人民至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人民智慧和能量的凝聚,并在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造福人民,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思想体系的全部理论观点,都贯穿和蕴含着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这一价值关怀。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又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实践实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社会的发展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结果。我们党在奋斗历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主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页。。“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之源。认识来源于实践,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无论是推进党的实践创新,还是实现党的理论创新,都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智慧,不断深化和拓展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时代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成为源头活水,孕育和涵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审视着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伟力。同时,这一党的创新理论也在接受人民实践检验的同时获得进一步发展。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了人民、造福人民。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反映人民诉求,是指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思想武器。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立场和崇高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实践准则,“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行动和成就塑造了为民奋斗的形象”。(11)聂家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象的经验性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3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和确立一系列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理念和措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
总之,“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民至上是其理论基点、实践原点和价值支点,其思想实质就是“人民至上论”。
(二)坚持自信自立
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底色。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本国国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凸显了鲜明的自信自立特性。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立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而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回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世界之问,形成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进而指导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从新时代的国情出发,坚持依靠自身力量自主探索,敢于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勇于实践,并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是自信自立底气的重要来源,也是自信自立特质的主要表现。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滋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而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带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质。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1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1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思维方式、精神品格、话语方式加以创新性阐发和创造性运用,构建出具有突出民族主体性和民族风格的创新理论。无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价值取向,还是理论主题、基本方略,无一不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在吸收、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惟邦本”的文脉传承基础上,习近平反复阐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观点,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其作为价值立场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每一部分;把“与时偕行”“包容汇通”“知行合一”“以身许国”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造性转化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弘扬和践行的创新精神、开放精神、实践精神和担当意识。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用中国话语总结中国经验,概括中国道路,讲述中国故事而形成的土生土长的理论,具有突出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中国共产党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资源,建构了既有民族气派又有时代特点、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在话语方式上,吸收和借鉴具有民族特点、适应民族心理的话语表达方式,增强了话语力量。
(三)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理论品格。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守正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前提和基础,目的在于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理论创新的正确道路和方向,离开了正确原则、立场、方向、制度,理论创新只会走向邪路和歧途。“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蕴含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理论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为就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6页,第329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6页,第329页。习近平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形成的科学理论。
其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进行一切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22)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9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贯穿在这一理论体系的始终和各方面。在“十个明确”中,首先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十四个坚持”中,首要的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最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所有的创新都沿着正确方向进行,不迷失方向、不走老路、不走邪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这一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具有科学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2页。。而创新则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和途径,目的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与时俱进。守正不意味着保守,没有创新,守正将难以为继,将导致马克思主义失去生机。
创新同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性,具体体现为发展性、开放性。一方面,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具有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内在品性,也正是不断创新和发展赋予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理论生机。另一方面,就实践而言,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2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5-26页。,在诸多方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为“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不仅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面向时代开放,将时代发展提供的新实践和新知识纳入进来,实现内容上的拓展、丰富和深化,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四)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要求全党,“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5页。。
第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页。。在马克思看来,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应该正确看待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页。。中国共产党是为解决中国问题、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正确道路而产生的。毛泽东强调,“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29)《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9页。。面对错综复杂的中国革命问题,毛泽东强调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的发展脉搏。邓小平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找新办法、制定新制度”(30)《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10页。,用发展的手段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动新发展,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新时代,习近平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他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31)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他要求全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的”(32)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3页。;着重强调了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重要性,要求全党要立足于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来开展各项工作。
坚持问题意识、解答时代问题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据,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3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3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科学布局,精准施策,指导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显示出极其强大的思想伟力。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和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冷静分析问题,科学解决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3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以人民为中心提出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将问题的产生、分析和解决的每个过程都与人民群众具体的、现实的生产生活相联系,不仅关注人民群众生活小事,还注重将其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去认识,统筹把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眼前问题和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问题。其次,以历史为镜鉴直面问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在谈到党取得的伟大成绩时指出:“我讲这个话时也是有深深的忧患意识的”(36)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求是》2022年第18期。。必须以历史为镜鉴,处理好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和风险挑战。再次,以“求是”为尺度研究问题。研究问题必须要瞄准“实事”,从实际出发;要在“求”上下功夫,用好调查研究的方法;要做到“求是”,探究问题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最后,以改革为动力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改革自问题始,而问题伴随事物发展始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深化改革。
(五)坚持系统观念
“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3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髓。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思维,“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3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第一,辩证的观点。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主张全面、系统、普遍地认识事物,进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工作的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专门就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全党“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39)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人民日报》2015年1月25日。,并且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科学擘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实现了思想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升华。首先,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习近平多次讲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一对‘两难’矛盾,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40)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第153页。,“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41)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第153页。其次,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辩证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科学论述两个时期的辩证关系,指出改革前后两个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再次,在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中心任务、战略安排等方面都体现了辩证思维。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充分考虑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因素,既坚持“两点论”,又有所侧重,反对“均衡论”,把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结合。
第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习近平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善于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如提出“两个大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等重大判断,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同时站在世界发展的高度,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治理观等新思想,科学预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其次,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深刻洞悉宏观局势、把握时代潮流基础上的预见性、引领性的理论创新。
第三,系统的观点。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52页。。每个事物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系统思维要求把认识对象视为系统,从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来把握认识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这种注重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总揽全局的系统思维方法,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始终,为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应对复杂性问题与挑战、适应国情世情需要,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坚持运用系统思维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重全局谋划,统筹“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系统思维融入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中,将党的全部奋斗历程都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28页。
第四,历史的观点。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追溯历史源头、回望历史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规律来判明大势、定位当下、开辟未来,是认识历史、把握现实、推动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非常重视历史思维的运用,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4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刻的历史思维。首先,尊重历史事实,把握历史规律。尊重历史事实是历史思维的前提,习近平指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45)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7月8日。尊重历史事实,就要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抓住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出隐藏在现象背后能够指导现实的真理,并通过对规律的认识把握未来的趋势。其次,正确对待历史,科学评价历史。历史发展有自身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华文明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再次,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推动党自身的成长壮大和党领导的事业发展,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和优良传统。”(46)孙迪亮:《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和经验的唯物史观底蕴》,《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1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47)《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人民日报》2015年8月24日。
(六)坚持胸怀天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4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提出并阐发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生动体现了胸怀天下的理论品格。
第一,站在世界发展大局谋划的战略眼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既关怀当下又远眺未来,蕴含着胸怀天下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坚持胸怀天下,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瞻远瞩、放眼世界的战略眼光。
马克思主义具有宏大的世界历史视野,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阐明了将共产主义视为未来社会发展图景的历史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描绘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2页。的社会理想状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实践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视野和战略眼光,善于站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局的高度进行战略谋划。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50)《习近平总书记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微镜头》,《人民日报》2019年5月23日。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始终站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局的高度,科学谋划发展思路(5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57页。,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宽广博大的胸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第二,勇于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的大国担当。胸怀天下,既是一种战略思维,也是一种使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世界之问、时代之问。面对这些复杂情况,我们党坚持将解决中国发展问题同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相结合,诠释了中国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首先,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深刻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其次,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科学提出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现实路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习近平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释其基本内涵,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再次,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刻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5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49页。,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由大家商量着办”,不搞单边主义和“一国独霸”,不搞一方主导或由几方凑在一起说了算(53)同上,第536页。,体现了在解决世界发展难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中的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握人类进步大势,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以高度的历史清醒和历史自觉,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大局,在世界变局中引领方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功能作用
理论精髓是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其得以建构并不断发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主要内容,用“六个坚持”回答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政治立场、思想方法、理论品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总结了贯穿于这一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六个坚持”就是用高度凝练且带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话语概括出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中国表达和时代表达。
作为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六个坚持”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通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体现在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
第一,“六个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层次,发挥统摄作用。理论精髓与整个理论体系之间呈现为形神关系。精髓是神魂,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始终,融合于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哲学基础、基本理论、基本方略之中,蕴含于这一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理论体系内容是形体,时时处处都承载和体现着精髓。
无精髓则无法生成内容,无内容则无法彰显精髓。“六个坚持”是理论体系的核心,属于哲学层次。理论精髓的方法论属性,使其显著区别于其他构成部分。尽管“基本理论”“基本方略”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对于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无论它们何等重要,均不能替代理论精髓。理论精髓是建构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和依据,是稳固、维续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是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的动力。
第二,“六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精髓具有方法论属性,是建构理论体系的工具和依据,理论体系就是人们遵循精髓所提供的方法论,不断总结社会实践经验、深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而形成的。“正是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运用了某一精髓,以它作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此理论体系才得以形成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54)王永贵、洪光东:《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六个坚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着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而生成、发展和完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同时突破陈规,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中国,胸怀天下,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是“六个坚持”的生动展开,其在发展中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和重要观点,无不是“六个坚持”的结果。
第三,“六个坚持”贯穿、融合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首先,“六个坚持”是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理论主题的基本遵循。理论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回应和解答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概括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立足中国实际,遵循并运用“六个坚持”,深入思考和系统回答了这一时代课题,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例如,坚持系统观念、辩证思维,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守正创新,旗帜鲜明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六个坚持”贯穿在“基本理论”当中,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认识和揭示三大规律的方法论依据。“基本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干或主体内涵,是支撑整个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这集中表述为“十个明确”。“十个明确”运用富于时代特色的新范畴、新概念、新论断,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根本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集中代表了党在新时代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在这里,习近平立足新的实践,运用“六个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位;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提出新发展理念,强化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这些无不是“六个坚持”这一理论精髓的生动体现。
最后,“六个坚持”融合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中。基本方略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理论贯彻落实在各项工作中的基本纲领、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安排和路线图。“十四个坚持”既关注时代发展脉搏,又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既着眼于对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重大问题的谋划,又关注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和实践过程;既强调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又提出宏伟奋斗目标;既关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又强调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所有这些都鲜活地体现了人民至上、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等理论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