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尊重生命的“长善心育”

2022-02-09

江苏教育 2022年96期
关键词:秦淮区心育善心

庄 芸

人的价值尺度,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相信学生的本性善良、尊重学生的本质力量、扬长学生的本体美好,让学生在对自身价值的观照、体认与追求中,获得生命的美好、内心的善良与生活的幸福,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理性而自在、幸福而完整的人。

近年来,南京市秦淮区以“办更有情怀的美好教育,创更高质量的教育强区”为目标追求,以“上善教师成长学院”为依托,倾力打造尊重生命的“长善心育”。所谓“长善心育”,就是相信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朝向美好的善良,能够耐心发掘与真诚欣赏学生心灵成长中的“高光时刻”,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确认与自在成长的自觉,长善救失,从而用强劲的“善”势来带动身心整体和谐发展。

一、德育“大担当”引领心育“小幸福”

所谓“德”,就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走,并且不断地向上攀升。心理健康教育正需要德育的价值引领,从而实现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心灵的转向”。也就是说,它能让每个学生看到内心“明亮的那方”,并有勇气不断向着美好前行,从而成为“幸福而完整的人”。

1.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关爱体系

“每一个学生被尊重,每一次成长被看见,每一种困境被解决”,这是秦淮区长善心育最朴素的追求。为此,秦淮区加大政府统筹和各项保障,形成了齐抓共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行机制。首先,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心育工作。近年来,区领导坚持开学首日走访学校、日常调研关注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详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健康情况,真正将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其次,从区域层面出台整体行动方案,提高了思想认识,进行了统一部署。同时,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纳入开学视导、挂牌督导等各项检查,常态化督促学校落实工作要求。再次,建立多部门协同育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教育、民政、卫健、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的作用,实现“所有人关注、全方位联动”的良好运行目标。最后,强调日常的美好心灵守护和心理动态观照。抓实常规排查、疏导预防和重点人员跟踪,构建“区—局—校—心理健康教师”联动处置机制。在疫情期间、复学之前、“双减”落地等关键节点,利用“秦淮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信息,积极扩大社会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2.创设实时参与、全体验心育平台

“珍爱生命、看见美好、幸福成长”,这是长善心育最本质的理解。为此,秦淮区努力创设温暖内心、润泽性灵的空间与平台,让学生的内心随时得到抚慰与疗愈。首先,加大硬件投入和规范运行,全区57所中小学全部创成“南京市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建成了一批心育工作成效显著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示范学校。其次,构建完善的学校心理辅导服务体系,持续加强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陶老师”工作站秦淮分站建设,实现了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市、区、校”三级全覆盖。不断探索医教联动监测模式,成功落户全省首家市级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再次,落实“两周1课时”心育课程要求,以秦淮区心理健康月为契机,开展“十个一”主题活动。最后,组织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公益心理服务活动,强化对学校心育工作的支持与指导。

3.开展学科融合、全时空心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活动常态化、深度性融合”,这是“长善心育”最特色的实践。秦淮区特别重视挖掘学科教学素材中的心育元素,以“四个一”为抓手,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召开一次线上家长会。开学前各学校要组织召开线上家长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近期的心理适应问题。对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了解他们开学前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学适应心理教育。其次,组织一轮学生心理摸排。做好新生建档和老生心理档案动态更新,建立健全危机干预制度,对学生心理和行为出现危机信号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及时进行预警,及时联系心理健康教师开展评估和辅导。再次,开设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开学第一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积极适应新环境新角色变化,以良好的状态拥抱新学期新生活。最后,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各学校从身体和心理健康、生命关爱、理想、信仰、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开展主题班会,为青少年学生成长筑基。

二、教师“专业力量”摆渡学生“特殊危机”

高质量的“长善心育”呼唤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秦淮区成立了“上善教师成长学院”,通过专家引领、专业培训、专项研究、专题讨论等,促进心育教师德性的生长、技能的提升与品格的修炼,从而能够敏锐地观察、精准地解读与智慧地支持学生走出“特殊危机”。

1.加强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队伍建设

秦淮区倡导“育人先育心,每一个教师都懂心育,每一次教育都是培根铸魂”。首先,构建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学科教师”的心育运行体系,特别是注重多措并举,提高班主任队伍心育工作水平。其次,注重有职业担当、专业力量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目前,秦淮区57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1040人,其中获得专业证书的心理咨询员152人。最后,增强骨干引领、团队协作的力量。我区现有3名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10名区级骨干教师,1个市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1个区级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1个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中心组。通过名师引领和优势辐射,不断促进教师心育水平提升和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业务成长。全区心育工作日渐专业化、系统化和制度化。

2.注重跨界联合、丰富多样的专业培训

向上飞扬开眼界,向下沉潜炼技能。秦淮区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类教师培训计划,增强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储备,提高学科育人能力。首先,构建了“心理辅导员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的心理健康教师三级培训体系。其次,投入专项资金,持续改善我区中小学心理专业人员缺乏的历史问题。委托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举办“秦淮区心理咨询员培训班”,定点培养50名在职心理咨询员,极大地补充了区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开展奠定基础。目前,我区拥有152名心理咨询员,57所中小学均完成专业心理咨询员配备。最后,委托南京师范大学开展为期3年的“秦淮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员素质拓展高级研修课程”,围绕“育己”“育儿”“育生”“育师”4个主旨,加强前沿理论研究的指导,切实提高心理咨询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助力我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实践,“十四五”期间将培育一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学示范点。

3.强化立足本土、彰显特色的品牌塑造

秦淮区各中小学基于“全员覆盖、全面参与、全心沁润”的“长善心育”目标,教师们在课程教学、业务实践、品牌建设等方面特色彰显。首先,“陶老师工作站”秦淮分站热线025-86896111温暖陪伴家长师生每一天,电话连线,一对一解决心理困惑,舒缓成长焦虑,3年共接听热线电话近1500个。其次,“21天双陪伴”项目用网络互动书面信件的方式,开展21天专业心理健康指导,指导家长抵御“卷”时代的焦虑,达到家长、学生、教师三者都稳定的心育样态。最后,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等方式不断拓展专业研究边界,如南京市五老村小学生命教育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创造性地开发“生命成长卡”“长成大树”“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游戏体验,引领学生感受生命之美、感悟成长不易、感恩父母之情、珍爱生命之贵,心育特色做法多次被省级主流媒体、“学习强国”等登载,收获广泛赞誉。

三、团队“温暖陪伴”抵御家庭“成长焦虑”

面对儿童成长中日益增长的复杂需求,我们亟需通过团队协作来构筑有情怀、有智慧、有力量的“长善心育”。秦淮区不仅建立了多部门的跨界联动,还特别注重家校社的协同,通过机制创新、平台建设、活动交流,共同抵御家庭“成长焦虑”。

1.实施面向全体、协同心育的“春风行动”

长善心育是让孩子的善被师长同学看见,并感受大家对他成长的善意帮助,从而平稳度过每个关键期与成长痛点时刻。首先,强化家校社协同,扎实落实“全员家访”要求,创新实施家访“春风行动”。教师深入家庭、用心倾听,做到“致一声生活问候、做一次健康确认、聊一下学习情况、做一次心理劝慰、许一个美好祝愿”,从而筑牢心育工作坚实基础。其次,发布《给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凝聚协同育人合力。最后,秦淮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72位志愿者面向全区师生、家长、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供青少年个体辅导、家庭辅导,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

2.办好柔性引智、实训体验的家长学校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学生心智发展的温暖港湾。首先,办好各级家长学校,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组织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引领全区中小学家长学校规范高效发展。其次,南京家长成长学院实训中心落户秦淮,定期开设亲子沟通实训课程,为家长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有力指导。2021年10月至今,已陆续开展三期实训活动,服务近300个家庭,将逐步形成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秦淮影响力。最后,“秦淮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公众号启动,定期向全区学生家长推送家庭教育指导“宝典”,将家庭教育指导落到实处,为家长提供便携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3.提供温暖情怀、精准指导的公益服务

长善心育既是学生心灵长善的过程,也是家、校、社协同进步的过程。首先,成立心育教师志愿者团队,每周参加江苏健康广播《成长不烦恼》栏目,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至今已坚持近2年。志愿者团队获得秦淮区“凡人风尚”典型事迹表彰,被南京市总工会命名为南京市“优秀职工志愿服务品牌”,获南京教师志愿者联盟“优秀教师志愿服务项目”。其次,与江苏新闻广播、《扬子晚报》等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登上“学习强国”。最后,与江苏省教育学会心育专业委员会、南京市妇联合作开展“21天双陪伴”实践,2021年9月至今,22位教师与56户家庭先后参与心育陪伴实践,效果显著。

“办更有情怀的美好教育、创更高质量的教育强区”是秦淮教育人矢志不渝的追求,青少年身心健康就是美好教育的生动诠释,更是最终目标。今后,我区将持续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举措,提升工作实效,护航“美好心育”,让更多的孩子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中阳光成长。

猜你喜欢

秦淮区心育善心
男子当结婚黄牛18个月四婚四离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统编语文教材七(下)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名家谈教育
名家谈教育
基于GIS和开放数据的公交可达性测度研究
弘报国家风 为归侨楷模——访南京秦淮区老归侨胡鸿飞先生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A Good Heart to Lean on善心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