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项目化:逻辑与策略
2022-02-09赖敏云
赖敏云
(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浙江 宁海 315600)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于2019年10月发布《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浙师训〔2019〕66号),指出“校本研修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校本培训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基于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在开展校本研修的实践中,我们应牢牢抓住“实效”这个核心,不断摸索提升校本研修效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县一级校本研修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尝试了校本研修的项目化管理,以项目化的形式推进各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探索实践了一种可以优化管理、提升实效的校本研修实施办法。
一、校本研修项目化的基本逻辑
校本研修的项目化是基于中小学教师成人学习的特定现实而实施的一种校本研修管理与实践形式[1]。校本研修的项目化不同于当前针对学生开展的项目化学习,但是在组织形式、主题确立等方面有所借鉴。
浙江省开展的系列校本研修“精品项目”评比实际上是项目化的一种尝试与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之所以要采用项目化的形式,是基于以下逻辑:
(一)精品项目的实践表明“项目化”是校本研修实效提升的有效途径
自“十三五”以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每年都要组织开展省市县三级的校本研修“精品项目”评选。这里的“精品项目”是指中小学、幼儿园在某一校本研修主题下所开展一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的总和,它必须具备价值较高的主题,获得比较好的培训效果,且对其他中小幼学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浙江省多年开展的校本研修精品项目对基层学校的校本研修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导向作用。精品项目是校本研修项目化的一种探索与尝试。我们站在县级培训管理机构的角度看,这种基于项目化的以评选促提升的策略确实帮助基层学校理清了校本研修的基本框架,提升了校本研修效果。因此,校本研修的项目化是具有实践基础的。
(二)校本研修项目化有助于基层学校明晰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
虽然校本研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如何做到有效乃至高效的校本研修,则是计穷力竭,鲜有良策。我们认为,项目化是校本研修质效提升的正确方向。原因在于,项目化能够帮助基层学校明晰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主动选择适当的培训主题,确定切合实际需求的研修目标,并根据目标确定研修的课程、形式等要素,从而使整个学校的研修活动有了一条主线,有了灵魂。只有这样,校本研修才能摆脱“活动堆砌,课程拼凑”的纷乱尴尬局面;也只有这样,校本研修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因此,校本研修项目化可以显著提升校本研修的实效,促进研修本体效益提升。
二、项目化校本研修的主要特征
与非项目化的校本研修相比较,项目化校本研修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鲜明的研修主题
研修活动的主题兼具两个义项,既限定了研修活动的主要内容,也确定了研修活动的主旨。所以,研修主题是研修活动的灵魂[2],决定研修活动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是研修活动的统帅,它必须正确、集中、深刻、新颖。同时,研修主题就是一个研修项目的主要核心内容的总括,可以让学员看到题目后对于培训的内容和目的一目了然。如某小学开展主题为“青年教师教科研写作能力提升”专题研修,这个主题规定了参训对象为学校青年教师,主要内容为教科研写作培训,活动的主旨是教科研写作能力提升。项目化的校本研修必须有鲜明的研修主题,其所有活动、课程、形式与组织管理都围绕着这个核心来设计与实施。
(二)明确的研修目标
中小学在确定校本研修主题的同时,其实已经同时确定了通过这次研修活动要达成什么目标,比如参训教师某种教学能力的提高,某种教学技术的掌握,某种教育理念的改变等等。具体到某一个学校的校本研修,它的目标应该是非常具体的,目标的达成度应该是可检测、可评价的。
(三)指向目标的研修过程
随着研修目标的确定,整个研修活动的组织安排就有了依据。首先,研修课程要紧紧围绕研修目标,所有课程都是为了达成研修目标而设计。其次,研修形式,采用哪种研修形式更有利于实现目标,比如自学、讲座、研讨、考察、交流等。不同的研修形式可以有助于达成不同的研修目标。当然,在现实中,往往不同的研修形式是交叉应用的。再次,组织管理,研修活动中的所有管理措施都指向一个目标——为了更好地达成研修活动的目标。
三、校本研修项目化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是两个环节,但这两个环节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大部分的校本研修是根据设计好的既定计划实施的。本文为了避免论述上的重复,所以把这两个环节视为一个整体来做策略阐述。
(一)整合
许多中小学非常重视校本研修,每个学期都安排了数量众多的校本研修活动。在缺少统一计划的情况下,这些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有时不仅不能给教师带来专业发展的帮助,反而严重干扰他们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导致部分教师出现针对校本研修的反感情绪。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学校开展的诸多研修活动加以整合,把本校在开展的部分或全部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整合到一个主题明确的项目中来。这样不但可以让学校明白要干什么,也能使参训教师明白学校要我干什么,可以大幅提升校本研修的效率。这就是校本研修项目化的初衷。
校本研修的整合要遵循“逻辑关联”原则,不能生拉硬拽。学校要根据本校以往校本研修的开展情况以及接下来的计划,寻找可以统领这些活动的主题,随之确定目标,再根据主题和目标来决定研修计划的增减。没有关联的研修活动要坚决取消或者另行确定主题,欠缺的要做补充。整合后的项目化的研修活动计划要有基本逻辑。总之,要把学校开展的研修活动整合到一个或两个研修主题之下,这是提高研修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深化
校本研修的设计与实施由于负责人的见识与理论素养的欠缺,往往导致浅表化。例如某校开展“XX学校教师读书营校本研修”,教师读书是一个非常契合当前政治要求且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研修内容。那么在这一主题下的项目化校本研修该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深化”呢?我们认为,项目化校本研修的“深化”有两个层面:主题要深化,而不是简单的对研修活动的概括;实施要深化,深入结合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从切实改变教师的理念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角度去扎实开展项目化培训。基于这样的认知,经讨论,该校的“读书营”校本研修修改如下:
1.研修主题。XX学校基于教师基本素养提升的读书营校本研修。
2.研修目标。(1)全校教师基本掌握主题阅读的一般方法;(2)每个教师阅读一本通识类图书,并能向全校教师做分享;(3)每个学科组教师在教研员的统一指导下阅读一本学科类图书,实现学科教学理念或技能的提升。
3.活动计划。(1)启动仪式,校长做动员与安排,公布学校“优秀读书人”评选办法。(2)专家讲座:《如何读书:主题阅读》。讲座结束后分学科组活动:分语文、数学、英语等7各学科组,在教研员的指导下,选好通识类书目与学科类书目,教研员做读书指导。(3)教师自主阅读。(4)教师通识类阅读的交流活动:拟每学期安排两次,共四次。要求:全校80%的教师能够把自己阅读的通识类图书向全校教师交流,制作好PPT,时间10分钟。(5)学科组的阅读研讨与交流。各学科组每学期安排一次学科类书目的阅读体会交流活动,形成文字材料。(6)“优秀读书人”评选活动与表彰大会。
在这个研修计划中,主题中增加“教师基本素养”,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本研修项目的目标指向。而研修目标的罗列则是为了使其更加清晰具体。总之,要搞“读书营”的校本研修,不是为了取个好名字,搞个噱头,而是要让教师真正学会读书,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能力。项目化的校本研修必须是深入的,直指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的。
(三)提炼
校本研修项目的提炼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要提炼一个适当的研训项目名称。这个名称要简明扼要,内容明确,语法规范,语言锤炼;要具概括性,全面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引人入目。其次是培训成果要提炼,形成案例,总结经验,为本校后续开展项目化培训以及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两个层面的提炼都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一是把握校本研修项目的主要内容,二是抓住校本研修项目的核心关键,三是寻找该项目独有的独特标志。抓住这三个点,凌空俯瞰,综观全局,一般都能发现研修项目最有价值的研修落脚点,最具特色的价值呈现点,从而提炼出根据示范、借鉴与推广意义的校本研修项目化的经典案例。
(四)管理
所有有效的校本研修都是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上的。项目化的校本研修,管理是核心要素,要充分发挥校长这个“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在统筹、设计、实施过程中的责任意识。校本研修管理上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项目的设计。校长要发动全校力量,集思广益,找准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痛点,再针对性地设计研修项目。二是项目的实施。项目设计者要根据原定的活动计划,保质保量地实施。不但要保证活动的数量,更要保证活动的质量。在活动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引领专家的能力,要特别注重教师的参与度。三是项目的总结。整个校本研修的实施团队基本上就是一个科研团队。随着项目的全面实施,团队应该采取一定的评价并得出相应的数据和结论,以此作为学校实施校本研修的最终成果。
四、校本研修项目化的若干注意点
(一)主题的选择要有时代意识
校本研修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在知识技能更新迭代加速的大背景下,教师研修重点也会出现多元并存的现象,例如当前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质量提升”“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双减背景下的学生评价”等。校本研修设计者应该充分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变革的热点,以校本研修项目为引领,引导教师加强学习,积极参与到时代潮流中去。
(二)必须基于学校实际
所谓“校本”,就是以校为本。任何校本研修项目都必须基于学校实际[3]。项目设计者要在校内开展充分地调研,精准把握三个“点”。一是把握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集中点。二是了解学校发展规划,把握本校教师普遍存在的不利于学校按规划发展的欠缺点。三是了解学校特色化发展目标,寻找本校教师在助力学校特色化的生长点。抓住了这三个点,就抓牢了学校的实际基础,这对校本研修项目的“接地气”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注意整合的范围与深度
校本研修项目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整合”,但是设计者在整合时要注意范围与深度。范围上,学校的诸多活动可能可以整合为一个项目,也可能需要整合成多个项目,这个要视学校的需要和计划来做出取舍。深度上,基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我们不主张中小学教师在某一主题下做理论研究,而是要更加注重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