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2022-02-09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实验小学余丽芳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实验小学 余丽芳
小学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极具吸引力的学科,但由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相对狭窄,教师如何通俗易懂地把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概念讲解给学生已成为“双减”政策下的重点教学课题。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的教学教学方式,利用微课帮助学生逐个突破学习难点,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坚持“差异化”教学理念,促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完成相关的实践操作。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微课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体系,并强化课后教学评价,以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双减”背景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意义
(一)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微课是教师利用视频讲解,以单一或者系统的知识点为核心进行分层式教学。“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教师运用微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微课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其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同时微课作为一种情境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发挥出微课的知识点集中、教学内容精简的特点,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另外,微课的共享特点便于学生在网上下载或者拷贝,其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知识巩固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双向互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自身积极思考、认真探索的意识,从而让微课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例如,教师在讲解“设计互动闯关小游戏”相关知识时,可以制作微课式教学方案,鼓励学生边观看边实践、边操作边思考,并把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及时传递给教师,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切实修正教学方案。
(二)有助于教师实施差异化教学方案,打造普适性教学模式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围绕“一个知识点多种教学方式”来打造差异化微课。这样既能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又能切实丰富教学内容,构建普遍适用性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例如,教师在讲述“趣味编程入门”这一单元内容时,需要综合考量每个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中编程概念、公式的理解能力,并通过搜集整理线上教学视频,把编程知识点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真正帮助小学生理解“编程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设计预习导学案,并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Scratch软件进行系统学习;还可以分别采取演示法、自主探究法、问题导学法、任务驱动法以及逆向思维教学法来设计微课视频,让学生熟练掌握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并能够自主完成角色创建以及删除,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提升其编程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意识
微课式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展示,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深度探索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教师讲述“体验积木式编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把教学任务与微课教学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并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微课对学生学习兴趣激活的作用。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场景,并采取开放式场景剧本编写模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编写剧本。同时设计好脚本,引导学生搭建并自主运行一个简单的Scratch程序,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搭建运行Scratch程序时,体验积木式编程的特点。而在上机操作课上,当学生搭建完成Scratch程序时,教师可以运用管理员的权限审阅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针对具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养成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以微课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原则
(一)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确保微课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视频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确定微课教学的流程、方式以及教学评价体系,并结合学生实际听课效果,来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案,以确保学生对微课式教学模式适应。比如教师在运用微课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需要考虑到理论知识讲解与上机操作实践之间的联系,并尽可能通过微课来帮助学生自我建立系统学习体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每个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确保知识的连续性。例如,在学生学习“体验积木式编程”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利用微课把本章节教学内容的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如教师利用微课制作预习视频时,可以先利用视频展示“小猫跳舞”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小猫”为什么会跟着音乐跳舞,并展示Scratch程序操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小猫”是通过计算机语言来听从音乐的指令跳舞的。这样既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又能帮助学生有效实现人机交互,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
(二)坚持系统化教学,围绕理实结合设计差异化微课教学视频
系统化教学原则需要教师把零散的、碎片式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避免由于知识点过多而分散学生注意力,给其造成概念理解的负担。教师需要结合“三步走”微课教学视频设计模式:一是先调研学生的信息技术学情,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二是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采取预习、讲练、巩固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逐步帮助学生实现“手勤脑快”的学习目标;三是针对学生的微课自主探究情况,利用开放式教学任务来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如教师在讲述“演示文稿展成果”这一单元内容时,在设计微课视频时应站在全局的角度,系统设计教学知识点讲解视频。教师应结合本单元教学结构,以一篇完整的演示文稿作为案例,带领学生把本单元的六个课时内容进行串联。演示文稿的教材内容以“确定结构→插入图片→文本修饰→设计形状→添加动画→加入影音”来进行系统教学,教师则应在设计微课教学视频时注重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微课来更好地理解文稿制作流程,并培养自主实践操作的学习习惯。
(三)坚持微课教学的互动性,强化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微课并不仅仅是教师单一讲解而学生被动听讲,其与传统课堂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微课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微课视频观看学习之中。因此教师必须保证微课视频的互动性,并结合学生的听课结果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收发邮件提效率”这一课时内容时,可以利用微课来给学生介绍邮件的概念、形式以及内容,并引导学生注册邮箱,同时设计让每个学生给教师发一封邮件的作业,让学生在邮件内容中插入图片、添加附件,从而巩固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针对微课教学内容大胆思考,以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可以把微课融入远程教学平台之中,通过监督学生学习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远程教学平台则可以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环境与作用
(一)“双减”背景下微课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环境
微课可以通过音视频、动画、图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快速调动小学生的感官,能够把枯燥无味的信息技术概念、原理转化为生动趣味的学习内容,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微课的环境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巩固三个主要环节,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分别通过微课更系统、全面地进行学习。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为后续的课堂学习、上机操作做好铺垫。由于小学生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概念。而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针对难度系数较低的内容可以使用微课带领学生快速学习;对于理解较为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先进行系统讲解再运用微课带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复习巩固阶段,教师利用微课的可重复性特点,让学生把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吸收的内容进行二次或多次学习巩固。教师在课后复习巩固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合理运用分层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观看相关的微课视频,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其视频观看效率。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递进式课后练习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课后练习。这样既能确保学生相互之间监督学习,又能强化学生合作交流、深度探索的学习意识。例如,在学生学完“演示文稿展成果”这一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设计综合性课后作业。如,让学生以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分别完成演示文稿的六个过程,并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配合。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让学习小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按照演示文稿的设计流程合作完成课后作业。
(二)微课运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与模式
微课具有普适性高、可重复观看的显著特点,其对于教师实施的分层式教学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听课节奏、理解能力,选择适当的播放速度或者拉动视频进度条来适应自己的学习速度。这样能够让学生更灵活地学习重、难点知识,并能减轻其心理学习负担。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复习巩固工作,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可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运用微课教学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深度探索的学习平台,促使学生自由学习。
微课的运用能够让教师突破教材的限制,把课外教学内容恰当地融入微课之中,这样既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丰富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知识时,通常采取传递反馈式、发现探索式、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组合教学,而微课的运用可以通过以上教学模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给教师提供更多教学选择。比如教师利用微课在教学导入、课堂演示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分别通过不同的教学场景让学生体会到微课的直观生动、互动交流特点。例如,在学生学习“增设动画添效果”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微课让学生把添加动画之前的环节进行自主制作,引导学生做好已学知识的巩固。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运用微课让学生直观、生动地感受动画插入之后文稿的播放效果,并通过传递反馈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增设动画的技巧。
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微课的设计流程
(一)做好课前教学需求分析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并统筹规划微课的教学内容、形式。同时教师应立足教材、放眼课外教学资料,为学生搜集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在设计微课之前应精确掌握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把握好课堂教学难点与重点,确保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巩固之间的连续性。比如教师在设计“信息交流与安全”这一单元教学微课时,需要结合教材所设计的三个课时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点。因此教师在微课设计前的学情分析阶段,需要通过微课突出邮件收发、邮箱注册的重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科学规划微课教学内容,突出微课的引导性
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微课时应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让小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完成实践操作技能,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意识。通过微课来激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并转变其学习理念,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意识。例如,教师在设计“演示文稿”微课视频时,可以把艺术字划分为实践操作类的教学部分,并结合艺术字的设计方法、嵌入特点,制作实践操作类微课视频,同时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带领学生边观看边操作。教师在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为其设计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微课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并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
(三)合理确定微课开发过程
微课开发是教师设计微课时的重要环节。教师应首先明确“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堂教学时间、课后练习的任务量的具体要求,并结合教材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微课制作方式。由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接受能力、适应性各不相同,教师在开发微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例如,在设计“体验积木式编程”微课教学视频时,由于该课时实践操作内容较多,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为学生整理归纳出该部分知识上机实践步骤,并通过动态展示的方式演示给学生。教师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学习时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分析。比如教师在解释脚本这一概念时,可以运用逆向教学思维让学生从结果出发来思考其脚本的含义。
(四)明确微课教学实施过程
教师在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微课的使用时机,精准施教,以切实发挥出微课的教学价值。另外,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应明确微课的辅助教学地位,并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构建活力教学课堂。微课适用于教师讲解信息技术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把重难点知识拆分成一个个小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或观看视频来深度理解。同时教师在实施微课教学时,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而不是让微课完全替代传统教学,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技能。教师也可以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思维导图教学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来实施微课教学,以构建系统、互动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五)科学设计微课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的微课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及时搜集整理学生提出的意见,并结合实际教学效果来不断修正微课教学体系。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来合理评估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到自身缺点,并系统进行知识点查漏补缺。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微课教学的新形式、新内容,有效提升自身的微课教学水平。例如,在学生学会发送邮件之后,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邮件的形式来及时对微课视频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利用邮件解答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从而逐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优化微课教学模式。
总之,“双减”背景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应结合素质化教育教学特点,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微课教学方案,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注重微课的引导性,让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驱动来逐步学会自主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