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中职会计事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22-02-09陕西省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陕西省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周 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创新,智能技术已基本应用于各行各业,对社会的影响颇大。尤其是会计领域,信息化技术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愈发明显,智能化技术和核算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人员记账核算的速度与正确率。因此,现在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从要求会计计算速度快、精确度高,转变为要求他们适应当下社会而转型为创造性管理型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的课程难以完全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必然要进行职业的转型升级,也必然促使中职会计事务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视在校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的一致性。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保证其实践能力与智能化工作环境相适应。
智能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智能财务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智能时代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师应重视学情分析和市场调研,注重学生的职业意识和适应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发展,准确把握学生对不同会计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实际应用情况,清楚课程内容、教学情况、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四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这些改革对于会计领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是所有的中职学校和会计人员应牢牢把握的千载难逢的大机会,可以培养出更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会计人才。
一、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系统均由“理论+实践”构成,其中理论内容主要由选修课、基础课、专业课三大类构成,实践内容又以电算化会计技能训练与手工会计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不过在其教学上并未完全脱离“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大多教师把中心放在“教”上,在课堂上持续输出,而学生则被动输入,学生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部分教师在教授税法知识时,将PPT教学作为信息化课堂,给学生讲解税法知识,但并没有跟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还包括一些征税规定、税务软件操作等,并且税务软件操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另外,中职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训练内容主要集中在税务核算、会计记账、财务核算、出纳收付等传统会计技能训练上。而且,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多数中职学校会大力推动与企业公司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为学生创造顶岗实习、积累经验的机会;但是,由于会计工作通常精细、复杂且内容庞杂,经常会涉及企业内部各报销单位和外部工商税务财政部门,不少学生很难在较短的实习时间里较快掌握实习内容。况且,会计工作对操作人员的业务熟练水平要求较高,而学生身为新手,即便进入企业实习也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操作实践的机会,大多只能观看操作流程,或者做一些数据整理和粘贴凭单这样的简单工作,以致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之间逐渐形成一定落差。
虽然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教学模式也已经相对成熟,但忽视了对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且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能力不强,难以满足新时代下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软技能的需求。在智能时代,不少行业领域都面临着职业岗位难以满足需求而被迫工人下岗后又适应不了新型职位的困境。此时,具有软实力的就业者由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局势的转变、职位的变化,在新型岗位中获得比老员工更多的机会与成就,得到更高的提拔。所以新时代不仅对中职会计专业人才自身硬实力有要求,而且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软实力。此外,智能化时代的会计岗位还要求就业者掌握数据整合能力、IT能力等,可大部分中职学校并未在人才培养目标中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对绩效管理、预算管理、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等教学内容基本没有涉及。
因此,为培养中职会计事务专业人才,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更新专业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辟人才创造新路径。在坚持“以德树人”基本方针的同时,进行“软硬结合”。不但要坚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强自身硬实力,还要对学生的品德修养、职业道德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学生自身软实力。通过针对性的学习、训练,模拟职场就业环境,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所需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对团队的重视程度,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交流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在社会、职场中的生存能力,培训出适合新时代岗位、适应新时代环境、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的优秀专业人才。
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设置
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要想得到世界各大公司名企的青睐和欣赏,除了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商业头脑,还需要独特的发光点和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中职会计领域亦是如此。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安排中,每个学校的专业课基本一致,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虽然各学校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和相关部门的政策要求对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进行或多或少的调整,但整体来说并未改变本质,这些课程的安排还是属于传统的课程内容。因此,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安排上,学校除了安排主要的专业课程外,还应该开办其他相关种类的学科,并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活力和积极性,使学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首先,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建设和完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教育部门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健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树立“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在确定人才培育方案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分析,以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用性、实际性、前瞻性以及针对性,使其能够在教学模式与内容设计中有效发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推进会计课程模块化构建,为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教学实践载体。中职会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会计专业所设置的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职能分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另外,要通过工作项目法,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确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基础,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课程目标为准细化课堂目标,然后根据其设置相应的实践项目。与此同时,中职会计教师还要推进专业化项目课程开发团队的组建,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创造奠定基础。总体而言,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明确各类课程比例关系,将典型岗位事例作为重要的教学素材应用于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中,以提升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通用的基础理论知识。
其次,创新教学思维和教学制度。在智能化时代,创新教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自己在智能化时代的新角色,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会计技能的发展,帮助学生适应智能化会计办公环境。比如,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当然,教师也应该积极学习新教学技术,开发有关智能化会计技术的线上教学资源,促进会计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实现教学内容、技术、方法以及策略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资源。另外,可以采用开放式的现代学徒教学制度,打破中职学校、社会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障碍,促进各类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深化产教融合、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学校可通过创新学徒制,联系更多企业公司参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发展争取更多支持的同时,促使专业人才培养贴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双方的共赢,而且可以有效加强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例如,中职学校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校内外培训实习基地,走现代学徒制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为创新学徒制教学模式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或者,中职学校以课题研究为牵引,促进校企合作,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物力、人力、时间、技术等保障的同时,促使学徒制教学中所获得的相关人才培养经验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在具体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学校要督促合作企业明确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引领学生实践学习活动,以保障学生实践活动期间的相关权益,加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学生实践学习期间,教师和企业师傅要保持沟通与交流,协商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以确保实习岗位安排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企业实践学习环境与中职学校差距较大,学生学习环境更为开放,中职学校可采用弹性教学管理模式,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会计专业因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被分为更细的领域,涌现出不少如“网络财务”“数字化管理”等新的专业学院和岗位职业。正因为如此,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必须进行一定的变动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需求,所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在加强学习专业相对的实际业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和本专业有关的、专业的综合实践实训课程,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随时代发展所延伸的新品专业知识,从而增强自身实力,成为更优秀的时代新人。
三、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校企合作是各大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主流办学模式,是新形势、新时代下做好职业教育的重要方法途径,也是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的根本需要。可是有些专业由于专业本身具有“保密性”“隐秘性”,企业的许多档案数据不被允许加入,导致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中职会计专业这方面问题更是十分严重。但是,进行校企合作是让学生尽早了解岗位、提前适应会计工作的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办法。对此,各大学校也是想尽所有办法寻找与校企合作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真正赋予校企合作更深含义的理论内涵,使校企合作真正向实践性更强、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全面深入推动学校专业招生模式和现代企业联合招工形式相互衔接,开展学校与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办学,对学校资源和企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设集现代化学校要求、企业需求、社会人才需要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人才项目输出、课程教材改革、社会实践服务和对接现代化学校专业能力建设,为实现校企合作提供更多创造性的新型高水平会计事务专业人才,真正做到校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度合作,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一)中小软微企业财务入校
聘请当地公司企业中优秀的会计事务人员到学校演示日常的记账核算以及真实的账户记录,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实际操作,为学生日后进入公司就职打下坚实基础,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企业运营与企业文化入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公司企业的账户流水,了解公司运营和企业文化,在进行校企合作交流中,在公司商务谈判、职场礼仪、团队交流沟通协作、职业素质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化培养,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
(三)智能会计与智能财税机器人入校
智能会计机器人软件及智能财税机器人产品将在物流产业中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得到更加广泛、更加实际的应用,将单据扫描、单据智能识别、机器学习、自动订单智能审核、自动记账机器人软件和业务智能配置机器人系统等引进校园,让各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全面地看到和感受当今国内最前沿、最先进、最实用的企业服务生产机器人技术。
(四)产业案例与产业业务入校
除了亲身体验外,还要有具体实例作为参考,引进各地国有中小型企业和国有财务公司的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例子,为后续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人才培养评价目标要求的及时调整改进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五)企业人才需求与企业内部招聘入校
在学校发布企业管理思想和实际招聘要求,并开设由企业师傅亲自到课堂上讲授企业真账实操过程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上岗实操,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且安排该企业师傅现场为每位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带薪实习咨询服务或就业咨询服务,为每一位同学答疑解惑,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不了解企业、不懂企业规矩的问题。
四、搭建对接岗位层层递进的实训平台
智能时代不断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以及各个中职学校和公司企业对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的不断改进。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教育教学也应始终坚持四个主攻方向,积极培育打造面向“理实一体化课程、虚拟仿真实训课程、智能化记账实训课程、代理记账实操课程”的四个目标层面需求的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根据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标准和实际需求,以及各种岗位职员、各个学习阶段的实际水准,构建一个综合实训的操作平台,帮助各专业人才更顺利地对接岗位。
(一)搭建理实一体化实训平台
根据专业知识和市场行情,创设真账实操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实践实训,在模拟的环境中可以独立或合作完成自己的业务任务,认真仔细地完成记账核算。
(二)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在信息化环境下,完成业务、财政、税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让学生对不同情况进行自主判断,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三)搭建智能会计实训平台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业,可以依据人工智能构造信息化技术自动记账计算的环境,自动采集数据、建立模型等,创建极为便捷的实训平台。另外,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平台引入各大行业的中小公司企业的常见业务,安排学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力配合下,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身具备的专业技能,出色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业务能力。
五、转变教师观念
信息化智能时代不仅改变了人才的需求,也改变了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体系,会计岗位中信息数据的共享化、数据自动处理核算、实际操作步骤逐渐简单化等等,都在不断地转变着教师以往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会计智能化与创新式思维方法在未来“财会一体化”教学新体系形成中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兼具普通高等学校会计专业知识系统应用和企业信息与智能化管理应用两个知识技能的本专业复合型教师人数较少。一些优秀的复合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对诸如现代工业大数据、移动信息通信终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新技术手段、新知识社会资源还不够了解,没有做到随时主动根据信息时代去积极适应新经济社会形势,对各种新知识体系内容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充实或更新,更没有系统地将信息技术新知识体系进行转化,并将这些新方法、新手段进行融合吸收。他们依旧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基于学校固有的教学模式、模板,照搬学校知识体系给学生授课,这样虽能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却难以传授当今智能化时代所需要的、学生步入社会时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
综上所述,在智能时代,中职会计教学所面临的是新技术本身与教学模式的双重挑战,应该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视教育改革措施的研究,积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的相辅相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随着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师对新型教学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中职教师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与线上教学技术扩充教学资源,进而为教育改革提供相应支持,以更好地应对新的市场需求,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