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理工类稿件的排版优化方法探讨

2022-08-01张小琴

传媒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理工类方正文档

张小琴

新媒体技术下优化出版物排版方法、提升出版物排版效率,不但可以提高出版物整体质量,而且可以提高编辑业务知识水平,是出版物出版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出版物,国家制定了很多严格的标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科技类图书、期刊,尤其是理工类图书、期刊等的标准比以中文为主的图书和期刊要多,编排起来也非常繁复。其中有些标准可以在约稿时或作者交稿之前提醒其注意调整,但还有些标准必须由编辑在排版和校对过程中参照处理。

目前,常见的排版软件有Word/WPS、方正书版(方正飞腾)、LaTex、InDesign等。笔者所在编辑部以往收到的理工类稿件以Word排版为主,但近年来也陆续有作者利用LaTeX等排版后以PDF的形式交稿。由于缺乏LaTeX专业排版人员,因此这类来稿处理起来往往特别麻烦。最初,由于没有相关经验,排版人员对LaTeX排版的来稿的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即将文稿全部重新录入方正系统,这样不但排版人员的工作量巨大,耗时费力,而且编辑更感到头疼,因为接下来要全部核对原稿。众所周知,理工类稿件的排版涉及大量的字母、公式、图表以及一些特殊字符,核对起来非常吃力,一旦漏掉或打错一个字符,将会影响上下文的阅读。虽然已有较多编辑或相关从业人员对科技类论文、期刊、图书等的排版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针对性不强,其经验总结并不完全适用于笔者所在单位。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经验以及对一些科技类期刊和出版社的调研,重点阐述三种处理理工类稿件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优化排版质量、提高排版效率的方法。

一、处理理工类稿件的途径

(一)将Word文档导入方正书版

方正书版一直是业内使用最广泛的排版软件,具有强大的中文处理功能,适合文字较多、版式规整的书稿排版。大多数期刊社、出版社都使用方正书版(或方正飞腾)对论文或书稿进行排版。但是利用方正书版排科技类稿件,尤其是数学类稿件,需要先把书稿内容完全拆解,然后重组,公式都要重新输入、图表要在画图软件中重新制作。近年来,随着方正书版的不断更新(现在最新版本是11.0),其与Word文档、MathType编辑器的兼容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Word2007/Word2003及以下版本,一般无须手动输入,即可将公式、图表等有效转换,避免了拆解重组造成的一些问题,减少了排版过程中的错误,把编辑从核原稿中解放了出来[1]。但是对于其他版本,还是需要手动处理一些问题。例如,转换后的公式或重新输入的公式中,有些特殊符号不能被识别,需要手动输入;公式中的对齐方式需要手动调整(如图1);公式中字符间距需要手动调整(如图2中字母E和Y,上标字母i和t距离太近)等等。

图1 公式中的对齐方式

图2 字符间距的调整

在方正书版中,还有一个问题经常出现。由于很多控制符号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缺少其中一半,文件就会出现错误。校对过程中经常遇见的情况有:改变字母的正斜体,如果漏写一半控制符将改变后文中不需要修改的字母的正斜体。编辑要重新查看内容,确保其正确性。若在最后一次校对出现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忽略,造成不良影响。

公式编辑器的使用在理工类稿件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可建议作者在写稿时采用较高版本的编辑器,如MathType7,版本越新,其功能越完善,与排版系统的兼容性越好。

(一)直接利用LaTeX排版

LaTeX是一种专业的高品质文字排版系统,在国际学术出版界得到了广泛使用,受到了专业人士的青睐。与其他文字处理系统相比,LaTeX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具有高质量、高专业水准的文稿排版效果,然而其排版命令烦琐,源文件可读性差,可视程度低,这令很多人望而却步。事实上,对于习惯抽象思维的科研人员来说,使用LaTeX排版应该是得心应手的。经过短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普通科技人员也可以轻松掌握。经历了几次重大升级,LaTeX排版效果更加优化,并且已经有了汉化版。因此,期刊社或出版社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掌握该软件。利用LaTeX排版可提高出版物的排版质量,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大大减轻排版人员的重担。

国际上,大多数权威学术机构都推荐或要求使用La-TeX撰写论著。例如,美国人工智能发展协会、美国计算机协会、美国数学学会、美国物理学会、剑桥大学出版社、荷兰爱思唯尔出版公司、英国物理学会、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等。在中国,亦有很多大学师生采用LaTeX写作学位论文和科研论文,专业性比较强的期刊和规模较大的出版社也要求稿件用LaTeX排版,并提供相关格式模板给作者[2-3]。例如,《物理学报》接收北大方正或Word排版的电子文件,英文版Chinese Physics接收CCT(.ctx)、LaTex(.tex)或Word排版的电子文件; 《应用数学和力学》接收北大方正FZ7.0排版,英文版接收LaTex排版,并要求投稿人尽量采用互相兼容的软件。近年来,LaTeX中英文相关论著发文量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LaTex中英文相关论著发文量趋势

由图3可以看出,LaTex在国外较早开始受到重视,英文相关论著在2002年即达到5706篇,之后逐年稳定增长,到2013年达到7109篇。最近几年,国外对LaTex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相关发文量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在中国,LaTex较晚进入学者的视线,中文相关论著发文量在2013年前增长缓慢,每年300篇左右,2013年成为一个拐点,从336篇直接上升到2014年607篇,此后呈稳步增长的态势,说明国内学者与国际接轨,开始对LaTex进行大量研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排版中。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LaTex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时国内才有较快发展,虽然现在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已经越来越小。截至2021年7月,相关英文发文量为1619篇,中文发文量为781篇。

用LaTeX排版,可直接把生成的PDF文件或PS文件通过微信、QQ、电子邮箱等通信方式发送给作者进行校对,既省时,又可避免邮寄纸质稿件时存在的丢失风险,还能节省邮寄费用。这种做法的缺点是编辑不能完全识别作者对稿件的修改,有时会漏掉一些信息。不过,总可以找到解决方法,例如编辑可以事先和作者沟通,用不同颜色或字体体现修改之处,使后续校对顺利进行。

编辑掌握LaTeX的使用方法后,可在校对时直接在软件中修改,有利于实现编、排、校一体化,更有利于实现出版数字化、网络化。

(二)将LaTeX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

过去,如果出版社本身使用Word或方正书版进行排版,而收到的稿件是用LaTeX排版后生成的PDF文件;或者出版社使用LaTeX排版,而作者的稿件是用Word排版的,一般都是通过重新录入这种传统的方式来转化。在全媒体时代,出版社完全不必陷入重新排版的困境,只需采用两款转换软件——TeX2Word和Word2TeX,就能够轻松将Word与LaTeX相互转换,提高排版效率。 也许有人会说,LaTeX生成的PDF文件也可以与Word相互转换,但转换过理工类文件的人就知道其中的困难,因为PDF与Word格式解码不同,所以书稿中的字母、公式、图表等转换成Word文档后很多时候显示的是乱码,仍然需要排版人员和编辑重新处理。有了TeX2Word和Word2TeX这两款软件,尤其是没有实现利用LaTeX排版的期刊社或出版社,就可以先将LaTeX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微调之后再导入方正排版系统进行排版。这样做虽然增加了一个步骤,但是比PDF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要省力不少。TeX2Word能转换LaTeX中的绝大部分中英文文本,而不出现乱码,对数学公式的转换效能也非常出色。即使电脑上未安装LaTeX相关软件,也可以对文稿进行转换[4]。虽然转换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它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重新排版的工作量,提高了排版效率。

二、排版软件的比较

本文涉及的三种排版软件中,Word可以直接排版,结果也可以直接输出,实现所见即所得,但排版和印刷效果明显比其他专业排版软件差。 方正书版和LaTex需要输入源程序,然后生成相应的文件查看排版效果,过程虽然稍复杂但是排版效果较好。 表1从不同的角度将三种排版软件进行了直观的比较[5]。

表1 本文中涉及的3种排版软件比较结果

显而易见,利用LaTex排版虽然需要处理源程序,但是一旦掌握了方法,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编辑部要高效处理不同形式的作者来稿,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灵活采用适当的排版软件,适时更新相关技术和方法。具体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出版社应引进相关技术人员或培训内部员工,让他们专门利用LaTex处理理工类稿件;

(2)排版人员应及时更新软件版本,排除系统或软件不兼容等困难,提高排版效率,减少编辑的校对工作量;

(3)提升排版人员的业务能力,尽量实现对LaTeX、Word、PDF、方正等软件等的自由转换,从而促进新时代下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的发展;

(4)出版社应尽快实现编、排、校一体化,无须通过排版公司,编辑与作者沟通后便可直接修改,省时省力,还可以节省部分成本。

猜你喜欢

理工类方正文档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本季推荐四方
浅析射阳大米的由来
关于钢铁厂车间动力自动化设备管理应统筹管理的思考
Word文档 高效分合有高招
方正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Persistence of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chlorpiryphos-ethyl in male Wistar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