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2022-02-08聂文洁郦音悦董樊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科技

聂文洁,郦音悦,董樊丽

(1.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240)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国家级的顶层合作倡议,旨在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共赢合作。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先行创新引领和重要支撑作用。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高校的第五大功能,是“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机会和途径之一[1]。2018年,教育部在《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中提出,“以建立‘一带一路’双边和多边高校创新合作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先行者作用,提升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高校‘一带一路’建设的服务贡献度,作为评价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方面[2]”。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切实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推进高校“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建设,有利于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形成国际科技合作有机体,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人才资源、智力支持、技术动力。

1 高校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高校“走出去”及“引进来”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国内高校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及国际合作需求,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地域特色等优势,通过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研究院、研究中心、数据库等,实现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人员交流、项目合作、平台建设等,促进了高校在全球视野、国家视野及区域视野的有机结合。

1.1 发挥高校联盟凝聚作用,形成中外高校有机结合体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场域内,基于共同的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由不同高等教育机构结成的命运共同体[3]。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发起并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拉开了国内高校联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帷幕。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大约有30余个“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如清华大学成立了首个以亚洲高等学府为主体的“亚洲大学联盟”,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兰州大学发挥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地域优势,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

1.2 加强智库平台建设,汇聚“一带一路”智力资源

高校智库是高校成果的“思想载体”,是将高校知识积累转化为政府决策咨询、政策制定的“桥梁”。以中国顶尖学府北大、清华为例,北京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丝路沿线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智库管理服务中心等高端智库平台,聚焦人才培养、政策研究等,推进多学科交叉,为社会服务提供智力支持;清华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建立了“一带一路”数据库、东南亚中心,通过搭建高水平的人员与信息交流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平台建设。

1.3 聚焦科技成果创新服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应用

面向“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技术应用需求,发挥高校科技服务及科技支撑功能,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以工科类高校为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国内企业,推动油气地质与勘探、钻井和集输等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解决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勘探开发、油气集输等技术难题,带动了“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能源合作[4];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成“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促进与俄罗斯及“冰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挪威、芬兰等)开展深入合作,推动北极“亚马尔”油气田开发、北极航行安全等重大项目建设[5]。

1.4 增强人文交流互通,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在成果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开展的强劲引擎。以文科类高校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阿拉伯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针对阿拉伯国家开展国情研究,通过组织高级别官员研修及培训,推动中阿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和深层次合作[6];华东师范大学与 “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开展常态化合作交流,通过举办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学校长论坛、“中俄联合研究院·中俄青年学术精英讲习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员国暑期学校”等面向管理层、教师、学生不同群体的活动,增进中外的文化认同与交流。

2 高校开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困境

高校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管理体制机制、科研人员积极性、国际项目合作、高校联盟及智库平台建设上仍有不足,导致“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入拓展缺乏持久的内生动力和外部牵引力。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以下几点。

2.1 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2.1.1 顶层设计不足。针对“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我国高校尤其是“985”“211”高校,由于高校“定级”高,低估“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的潜在价值,出现“上层领导不重视,下层机构推不动”的现象。导致校级管理机构建设不到位,“一带一路”事务缺少统一管理出口。

2.1.2 管理模式有待完善。不能发挥院校两级联动优势,调动校内外、国内外合作资源,主动策划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事项。同时,管理人员缺少对“一带一路”国家国情、外交礼仪、政治形式等知识储备,不能在项目合作、合同谈判、国际专利、论文发表等过程中做好审核把关,影响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效率。

2.2 科研人员积极性不足

2.2.1 复杂外部国际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由于“一带一路”建设横跨亚欧非各大洲,沿线各国政治制度、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差别较大,尤其是针对一些政局动荡、战争频发的地区,增加了国际科技合作开展的不确定性及实施难度,削弱了科研人员对外合作的决心和热情。

2.2.2 内部资源集中化导致信息共享不足。开展国际合作的中外双方科研人员一般都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出于彼此的信任及跨国合作的特殊性,固定模式的合作人员架构不会轻易被打破来接纳“新成员”。导致国际合作资源集中化,高校科技成果的产出掌握在少部分科研团队手中,“外围”的科研人员缺乏有效开展国际合作的途径,被国际合作“边缘化”。

2.3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缺少吸引力

2.3.1 选择少、门槛高。项目渠道主要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业等,选择较少,且项目申报难度大。如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目标是实现项目成果的重大研发示范价值,对项目申报人及项目本身要求高;政府间合作专项,则要求中外方分别向各自政府提交申请,申报材料种类多、流程复杂。

2.3.2 项目立项经费低。以科技部政府间合作专项为例,立项经费一般不超过300万元,由于经费体量不突出,大部分高校在科研业绩认定时不会将其等同为一个非国际合作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

2.4 高校联盟发展“华而不实”

2.4.1 高校联盟“重数量,轻质量”。联盟目标定位不清,一味地追求入盟的成员单位数量来扩大联盟规模。不注重对成员单位的资质筛选,导致成员组成质量参差不齐、水平不一。个别高校“蹭热度”“随大流”,为名不作为,结盟动机不纯,拉低联盟“口碑”。

2.4.2 未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联盟的健康运行缺少科学的评估指标,导致联盟发展动力不足。当前联盟的运行多依赖通过峰会、论坛、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形式保持“活跃度”。成员单位间缺少深层次有效的交流沟通,未能通过挖掘“活动”外的联盟资源产生价值,提高成员单位对联盟的贡献值,推动联盟高效、高质运行。

2.5 高校智力支持能力有待提高

2.5.1 智库人才储备不足。由于高校学术导向性的体制约束,导致高校科研人员与社会实际联系不强。针对“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多限于学术圈的互动,缺少政府、商界及深入“一带一路”区域进行过实地调研的人员的参与,不能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形成有效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智库兵团。

2.5.2 智库影响力不足。智库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侧重应用对策研究,不重视对基础性问题的研究[8],使得智库产生的建议等偏重理论型。对上不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不能在政府建议采纳上产生重大决策影响力;对下不接地气,不能引起共鸣,缺少社会关注度。

3 高校“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构成

高校“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要明确国际合作定位、着力点,以前瞻的规划布局、创新的管理体制、完善的基地平台、专业的质量保障为支撑,形成人才团队、科学技术、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资源的统筹协调,确保组织架构的稳定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结构

3.1 前瞻的规划布局

科学的规划布局是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的依据和保障。结合“一带一路”发展需求,我国高校要把握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做好宏观战略研究及统筹兼顾。确定与“一带一路”发展适应的主要学科方向,科学布局基础理论合作及关键应用技术合作,合理分配高校教学、科研、经费、设备等资源。同时,结合“一带一路”合作双方的不同性质、特点,建立多样灵活的合作机制[9]。

3.2 创新的管理体制

建立与“一带一路”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体制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运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前提。“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要科学定位国际科技合作体系中学校、学院、课题组、科研人员等各类主体关系,集中有效资源推动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同时,优化调整科研管理及行政管理体系,创新组织结构,明确各管理部门责任权属,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创新管理制度,推进项目、经费、合同、基地平台、知识产权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管理办法改革。

3.3 完善的基地平台

坚实的基地平台建设是“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科研成果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来源。深化“一带一路”内涵建设,高校应发挥基地平台示范效应,聚焦当前全球性核心问题开展联合研究,解决“一带一路”国家实际共性难题。同时,加强“一带一路”前沿技术创新合作,推动未来科技发展。依托基地平台孵化优势,通过创新资源集聚及中外技术对接,搭建技术转移转化合作网络,促进“一带一路”科技成果共享。

3.4 专业的质量保障

专业的质量保障是“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深入拓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建立全面的需求分析及风险评估体系,针对“一带一路”对外合作进行科学的前景研判和风险预评估。同时建立过程检测与监督改进机制,定期对国际合作项目、平台发展、成果产出进行考核,保证高质量合作的稳定发展。重视国际合作成果及成功经验的宣传推广,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及深入的科技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4 高校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的路径建议

有效推进高校“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需要落实创新体系实施路径构建。探索“因校制宜”开展对外合作、构建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建立多渠道资金引入机制、完善适应型的激励机制、搭建校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建设是建立协同合作的“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的实施措施,为提升高校国际合作创新能力、强化战略研究、营造健康文化提供支撑。“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的路径建议实施,如图2所示。

图2 “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的路径建议实施

4.1 探索“因校制宜”开展对外合作

结合高校实际明确定位,因校制宜,寻求适合的发展路径及有效载体,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有机发展。

4.1.1 发挥“名校”优势。利用“名牌”高校人才、学科等资源优势,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实现从有限的个体影响到多团队协同的网络集聚效应,通过互利共生的优质战略合作,发挥科技主导作用,形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体系。

4.1.2 彰显“特色”高校亮点。依托地域临近性和文化临近性等区位特点,挖掘地方特色高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和历史禀赋优势,形成高校品牌特色,开展个性化“点对点”特色国际合作;发挥专业特长类高校优势,突出高校学科专业特点,发掘办学特色,搭建语言、金融、法律等专业优势平台,加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4.1.3 加强校际交叉合作。加强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文科类大学与理工类大学互动联姻,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科学应用推进剂,实现人文社科知识向推动社会进步重要力量的转变。

4.2 构建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

优化科技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协同合作的联动机制,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提供管理支撑。

4.2.1 创新顶层管理设计。建立校领导直接负责制,设置校级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相关事宜,直接向分管校领导汇报。同时,组建校级规划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等决策咨询组织,积极发挥政策引导、制度保障、氛围营造、资源支持作用,建立科学完善的顶层支撑保障机制。

4.2.2 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打通教务、人事、科研、学生、财务等职能部门业务链条,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专业性,实行“专人专岗”制。推动建立分工明确、协作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为对外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提供支撑。

4.2.3 加强院校紧密合作。发挥院系等二级平台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科交叉合作,探索建立“资源共建、成果共育、过程共管、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有效提升并保障国际合作开展的质量。

4.3 建立多渠道资金引入机制

国际科技合作专用科研经费的持续投入是促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多元化引资是关键。

4.3.1 加大高校经费支持力度。充分利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围绕国际合作需求,结合高校优势学科设立培育、奖励支持资金,形成种子基金、风投基金、访问学者基金等多类型资金支持形式。鼓励国内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围绕中外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基础研究及技术难题,以项目合作、人员互访、合作发表论文等形式开展深入合作。

4.3.2 拓展对外资金筹集渠道。深化“政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吸引国际企业、社会资本、政府等多渠道资金支持,通过人才联合培养、专利转让、成果转化等形式搭建稳定连续的资金支持体系。

4.3.3 发挥国际合作平台载体优势。依托国际合作基地、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技术转移平台等国际合作载体,提高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利用率,通过提供设备共享、咨询支持等公共服务产生资金收入。

4.4 完善适应型的激励机制

建立积极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研究人员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积极性。

4.4.1 设立多元综合的考核评价指标。破除单纯的学术体系内的职称评定及年度考核评价指标,引入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咨询报告、议案及研究报告等咨询类成果,引起社会关注的重大研究突破,具有重大行业引领性的技术应用等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科学全面的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考核评价体系。

4.4.2 建立院为实体的分类学术评价。弱化急功近利的短期考核,探索延长考核期试点。鼓励通过国际合作,面向科学前沿开展原创基础研究,面向应用需求开展技术突破革新,激励和保障“十年磨一剑”的科学精神,促进更高价值的成果产出,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发展。

4.5 搭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信息资源建设是基础性工作,是“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的基石和保障。

4.5.1 建立科技合作信息库。盘活校内国际合作资源搭建信息库,将国际科技合作涉及的项目、论文、专利、技术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开通国际合作动态实时录入功能,向院系开放共享,实现信息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

4.5.2 建立监管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平台实现高校联盟、智库平台等“一带一路”服务载体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测。同时,引入政府官员、企业高层、社会精英等多渠道资源,建立政企社校研“五位一体”网络合作,通过时事评论、成果发布、技术对接等,为“一带一路”服务载体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4.5.3 搭建信息宣传推广平台。综合运用官网、微信、媒体等线上资源结合期刊、报纸、著作等纸媒载体,拓宽多元信息传播渠道,构建全方位传播机制,实现高校思想及研究成果向产品及技术转化,提高“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

4.6 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建设

高水平人才队伍是“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的行为主体,引贤纳士结合内部培养是主要手段。

4.6.1 发挥科研人员学术带头作用。建立国际优秀人才引进机制,提高人才招聘国际化背景要求,重视领域专家的引入。发挥学术带头人行业影响力,通过举行重大国际合作论坛、在重要国际性学术组织及国际期刊上担任重要职位、策划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及大科学工程等,搭建高水平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平台。

4.6.2 加大“一带一路”优秀科技工作者引进力度。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善外国专家引才人事制度,结合教学、科研等岗位需求,设置访问学者、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等多种类型岗位,优化提高引进人才层次,形成多元化国际人才构成体系。

4.6.3 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重视“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管理人员遴选与培养,组织知识产权、政策法律、历史文化等交流研讨会等,鼓励开展“一带一路”管理类研究,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梯队,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提供管理服务支撑。

5 结束语

“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了高校创新要素的流动聚集,实现了高校国际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搭建高校“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体系,要以前瞻的规划布局、创新的管理体制、完善的基地平台、专业的质量保障为支撑。探索推进“因校制宜”开展对外合作、构建科学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多渠道资金引入、完善激励机制、搭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的实施路径,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的国际科技合作。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科技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