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与传播探析
——以《唐宫夜宴》为例
2022-02-08穆秋语
穆秋语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1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新时代的创新及传播
各大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围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富有文化内涵的原创文化类节目。从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2016年的《中国诗词大会》,再到2021年河南春晚推出的《唐宫夜宴》,可以说文化类节目正在不断完善,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径。总体来看,文化类节目数量呈增加趋势,国民影响力正逐步提升,但仍存在节目内容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制作流于表面难触及文化内涵、传播途径单一、说教性过强而趣味性不足等问题。文化类电视节目急需寻求一条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创新路径,以增强传统媒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1年2月极具文化特色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在河南卫视春晚亮相,一经播出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热烈讨论。这个以安阳出土的隋代乐舞俑为原型的舞蹈作品,通过演员灵动的演绎和舞台布景的巧妙利用,将大唐盛世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感叹作品中所包含的美学艺术的同时,体会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相关数据显示,《唐宫夜宴》累计获得超20亿次播放量,30多家权威媒体盛赞,甚至走出了国门,获得国外观众惊叹,称其为难以赞叹的美[1]。
信息社会的发展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面临着复杂的传播环境,泛娱乐化更是给了传统文化致命的打击。美国学者波兹曼早在《娱乐至死》中就提到:“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2]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晏青在《泛娱乐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困境、方法和走向》中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在娱乐沉浸传播中进入大众文化的法西斯框架[3]。因此,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良性传播仍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同时,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有些学者偏重传播理论的研究,如干春松在《文化传承与中国的未来》一书中就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4]。还有些学者致力于分析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如李莉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中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创新要从更新认识、落实行动、加强检视入手[5]。还有学者以《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较为成功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策略。
《唐宫夜宴》的爆红无疑是文化类电视节目在新时代创新传播的成功案例,本文通过对《唐宫夜宴》中的创新性表达进行分析,为今后文化电视节目的创新与传播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全面发展。
2 《唐宫夜宴》的创新性表达
2.1 提炼地域文化内核,打破文字传播壁垒
地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具特色的丰富内涵。《唐宫夜宴》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能够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对地域文化的精准提炼。《唐宫夜宴》内容张力十足,描绘了1300多年前唐高宗在洛阳设宴,乐师受诏赴宴表演途中发生的趣事。节目主要包含3段内容:“乐俑复活”“水中嬉戏”和“唐宫夜宴”[6]。
面对当下“以瘦为美”的审美趋势,《唐宫夜宴》并没有一味迎合,而是选择真实还原历史场景。演员嘴含棉球、身着厚重宽大的连体衣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唐代女性的丰腴神韵。服装上,裙中印有唐代盛行的宝相花花纹,既醒目又不显土气。妆容上,演员红唇粉面,头盘高髻,眼角的月牙形妆容模仿了风靡唐代的特殊面饰——斜红[7]。演员在整场歌舞表演中都手持乐器,如琵琶、箜篌等,充分体现了唐代民族特色,乐器表面印有的饰文也是复原了敦煌壁画。可以说《唐宫夜宴》各个方面都在尽力还原唐代之美。
河南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唐宫夜宴》紧抓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本土特色,向观众展现出中原文化在唐朝时期的繁荣昌盛,以动态的形式传达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同时,歌舞的呈现方式不仅符合当下追求可视化表达的流行范式,也有利于打破文字传播壁垒,找到共情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2.2 拓宽传播渠道,确保内容精准传送
在新媒体时代,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若想获得关注,单靠传统媒体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传统文化产品,只有寻求具有时代性的传播路径才能扩大受众范围。河南春晚采用电视与移动平台同步直播的方式,一方面在其“河南民生频道”“猛犸新闻”等快手号上早于电视半小时直播春晚,为电视晚会预热;另一方面率先设置“唐宫夜宴”话题,在晚会结束后将优秀作品片段剪辑整合,利用短视频的方式,在抖音、微博等热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传播。相关内容经过大量网友的点赞、评论、转发登上热搜,并在短时间内以爆炸式的速度扩大影响。
与此同时,在《唐宫夜宴》突破圈层后,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多家权威媒体都在其微信官方公众号和视频号发布了有关《唐宫夜宴》的全方位报道。从舞蹈演员排练的日常、节目背后的历史故事到舞台呈现的细节,让观众从不同角度了解和学习了节目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微信作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拥有一大批稳定受众,这样的传播形式确保了内容传送的广度和精度。《唐宫夜宴》就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重传播渠道中实现了裂变传播,成为现象级流量IP。
2.3 技术与舞台完美融合,激活多重感官体验
如果说舞蹈演员娇憨可爱的舞蹈给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又有趣的场景,那么舞台的布景、音乐与新兴技术的运用便让传统文化真正“活”了起来。在《唐宫盛宴》中,制作团队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呈现三维动态场景,让舞者毫无违和感地穿梭于各个场景之中,推动故事发展。
利用新技术呈现故事的舞台节目不在少数,但是往往都会陷入一种“炫技的怪圈”,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唐宫夜宴》则有所不同,演员分别在舞台与绿幕前进行表演,通过后期抠图、VR等技术还原花园、湖边、宫墙场景,观众仿佛与舞者一同置身于大唐宫中。同时,《唐宫夜宴》以《簪花仕女图》《备骑出行图》等古代名画作为背景,穿插莲鹤方壶、妇好鸮尊等历史文物,通过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的结合,制造出一个穿越历史的奇妙夜。另外,节目中所使用的音乐也配合故事发展而时快时慢,舞者出场时音乐俏皮灵动,“水中嬉戏”时音乐唯美悠长,而后“唐宫夜宴”转场号角响起,又立马把观众带入震撼庄严的场景之中。现代技术和音乐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4 吸引群体参与,实现良好的传播效应
年轻群体作为新时代媒体的主要受众与参与者,是当下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汉服、茶道等都深受一些年轻人喜爱,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正在加速融合。《唐宫夜宴》也善于抓住年轻群体,通过年轻群体喜爱的传播渠道,采用年轻群体喜爱的形式进行宣传。
河南共青团官方账号在年轻人高度聚集的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注册后受到广泛关注,截至2021年11月,其粉丝数已达98万。在《唐宫夜宴》上线后,河南共青团第一时间在哔哩哔哩上传视频,与年轻群体进行实时弹幕互动,短时间内荣登热门视频第一名。河南电视台还采纳网友建议,精心打造了《唐宫夜宴》前传,发掘“唐小妹”的前生今世,丰富“唐小妹”形象,并保持与青年群体互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3 文化类电视节目创新与传播发展建议
3.1 传播内容创新:加大地域特色文化挖掘力度
传统文化电视节目若想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多受众喜爱,就要在内容的选择上多加思考,加大地域文化的挖掘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规避文化类节目普遍存在的内容同质化问题。
河南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唐宫夜宴》中出现的铜器文物大都出土于河南境内的古墓,不仅是河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文物。唐三彩是唐朝文化的代表、河南地域文化的象征,“黄、绿、褐”也被定为整个舞蹈节目要呈现的颜色基调。《唐宫夜宴》以黄河文化为支撑点,聚焦地域文化进行内容的生产与创作,并借助河南文化强省的先天优势,将国宝文物与豫味节目相串联[8],受众在其打造的文化盛宴中可以沉浸式地感受、欣赏,由此开拓了河南卫视独有的电视文化传播路径。
当下宣扬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时,常出现一档节目引发关注,模仿者就扎堆而至的情况。同类型的节目在较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不仅容易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还会削弱节目的传播效果。因此,电视媒体需要立足于本土特色,加大内容创新力度,如此才能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节目作品,吸引观众观看。
3.2 传播路径创新:巧用“微”路径展示内容
在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化、视频化地接收信息,因此巧用“微”路径传播内容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要想传播传统文化,应把晦涩难懂的内容以通俗易懂、贴近大众生活的方式呈现,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微”平台,满足大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增加与观众的互动频数。比如,将作品剪辑制成2~3分钟的微视频发布于社交媒体平台,既符合当下受众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又便于创造与受众互动的机会,鼓励受众利用弹幕、评论的形式参与进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时间与质量的关系,避免让视频出现过度娱乐化、快餐化的问题。这就要求视频制作者做到对内容的精准把握,并利用好微平台的大数据和精准推送,分析受众偏好,适量增加相关视频进行持续性宣传,让受众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化熏陶。
3.3 表达方式创新:打造新型体验形式,增强趣味性
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在如今的智媒时代,大众也越来越关注媒介带给人们的感官刺激。《唐宫夜宴》给观众制造的最大记忆点就是利用“5G+AR”处理呈现出的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这种具有新型时代性的表达方式能够给予观众极强的新鲜感。
因此,文化类电视节目想要解决内容枯燥、趣味性不强的问题,利用技术手段创新表达方式、优化受众的趣味性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借助5G、AR等新兴技术,通过时空对话的表达形式,生动展现典籍故事。新型的表达方式可以给予读者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赋予传统文化“活”的灵魂,助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3.4 传播思维创新:找准心理偏好,推动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的传播最重要的是要摒弃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思维,内容不能过于繁杂,避免受众产生畏惧心理,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贴近生活的表现形式讲出最具魅力的文化故事,还要找准群体心理偏好,以保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唐宫夜宴》爆红网络后,河南卫视趁热打造一系列相关文艺作品,从《端午奇妙游》到《中秋奇妙游》纷纷收获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9]。同时,河南博物馆跟进推出满足年轻人猎奇心理的文创盲盒,与“唐宫小姐姐”相关的胸针、手办等周边产品也迅速出现,并在短时间内受到大量关注。这一系列的传播策略给其他传统文化类内容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路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立足于受众思维,精准把握其心理偏好。
4 结语
在呼吁树立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一批批优秀文化电视节目得以涌现,《唐宫夜宴》只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新表达的一个缩影。它在内容上,以黄河文化为支撑,展示出中华民族独有的人文情怀;在技术上,运用科技给历史注入活的灵魂;在传播途径上,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联互通,提高传播效果。在《唐宫夜宴》“爆红”后,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对打破时代壁垒、跨越国家距离、树立民族自信、对外传播优秀故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作和传播都面临巨大挑战,但是全新的传播途径、先进的呈现技术也给予传统电视节目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视行业的发展是个长期而动态的过程,媒体工作者要树立内容生产的创新思维,形成全方位矩阵传播模式,借助新时代的技术优势更好地挖掘和呈现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更多底蕴浓厚、灵动精美的电视作品,以推动电视节目与传统文化的良性结合,进而更好地打造电视品牌形象、打造中国好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