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对新闻节目的影响

2022-02-08赵金龙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新闻联播传统媒体受众

◎赵金龙

(绥化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绥化 152000)

随着4G、5G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渠道方式越来越多。其中从手机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火爆,使得人们从电视上获取信息改为从手机短视频上获取。因为短视频具有播放内容立体、形象使人们更容易接受的特性。所以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不断成熟,信息传播不再是小部分群体的特权,因此,短视频的信息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

一、短视频传播新闻存在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节目出现在大众面前。如各种选秀节目、情感类节目、文化类节目,它们都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而电视新闻已经深深地植入受众的内心。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的桥梁,由于参与平台建设的人群众多,而且每个人都从事着不同工作,使其发布内容广泛,普通群众都会成为人们了解的对象。所以短视频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强力纽带。正能量的短视频传播新闻会引导众人形成一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短视频传播新闻的优缺点

(一)短视频媒体传播新闻的优势

1.短视频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相比于传统媒体播放新闻具有一定优势。在新闻时效方面:短视频制作相比于传统行业省去了很多步骤。如:排版、稿件录制、制版等步骤,这样节约时间使得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闻消息。在新闻制作方面:短视频相比于电视、广播等媒体行业具有很快的传播速度。如短视频行业在制作短视频新闻的速度是惊人的,只要网络好,发布者只需要一个按键就能够发布出去,接受者就会很快接收到发布的内容。

2.传播面广

短视频发布新闻相比于传统媒体传播新闻的发布面更广,其原因是互联网具有其传播内容速度快,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特性。互联网连接了全球各个地区,它是21世纪人们相互沟通的一种渠道。短视频与电视、报纸相比不会受到诸多阻碍,如区域限制、频道封锁等。这也表明互联网是一个面向广大群众开放的工具,只要有网就可以接收由互联网传来的信息。而且互联网按照“包切换”方式分布式网络,这样不仅保障了互联网的沟通无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互联网的安全性。

3.技术成本低

短视频制作技术低而且技术相对成熟,使短视频媒体的成本低廉,在短视频拍摄和剪辑视频只需要一台手机或者电脑。而且使用手机或者电脑发布在相关平台上操作简单,有时候仅仅点击一个按键就可以自动发布。此外,市场上一些高端的剪辑软件使得使得短视频制作和拍摄更加容易。新闻媒体则需要多部门配合,还需要科技的支持和巨大的资金投入。而且传统媒体的制作周期长,并且时效性相比于短视频发布慢,基本上等于投资与收入不成正比,以上等因素促使短视频火爆也是必然的。

4.信息量大

由于互联网的使用人数众多,促使短视频等新媒体提供海量信息,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甚至可以查找到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信息,为人们寻找信息资源提供了保障。而且相比于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并且传统媒体受到版面和资源的限制,可以给广大群众提供的资源是屈指可数的。但是短视频不会受到期限限制,它聚传统媒体众多优势于一体,使得传播性更强、更加生动。

5.传播模式灵活多变

互联网是传播消息的主要渠道,其内容传播主要是以个人或者团体通过此渠道来进行的,同时互联网也可以做到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等多种渠道,并且它们给了广大群众成为传播者的机会。互联网短视频的兴起,使得广大群众的意识提高,并且使其认识到独立性改变了传统媒体受众被动接受的局势,使得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和接收适合自己的信息甚至可以发布自己的个人主观看法。因此,与传统的新闻媒体相比,短视频的文化传播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新的观点、新的思维。同时作为传播者也更快地了解人们的感受,这样可以及时地总结和概括出此传播活动的得失,进而优化传播行为,同时也能充分地了解受众需要并及时调整策略。

(二)短视频媒体传播新闻的不足之处

短视频网络平台由于是一个虚拟的传播平台,网络监管相对薄弱。人们可以任意地发表自己看法,虽然大部分想法都比较有正能量,但是仍然有一些动机不纯的人来发表意见,诱导网民,形成错误的舆论倾向,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1.网络暴力频发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们总会试图从环境中寻找支持,避免孤立无援。当发现自己的发表意见大多数人都赞同时,人们会更加大胆地表明自己的主观意见。最终形成一个以占上风观点为主的舆论场。无论观点正确与否,但随着交流的倾向性加强扩大,从而会形成群体化的强大的舆论引导力,最终可能形成极端的观点和行为。由于人民群众的素质高低不一,有一些人对未经证实的事件,就在网上实施人身攻击或者在网上进行“人肉搜索”欺犯他人的隐私权,对其当事人造成损害,这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

2.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负面的互联网信息,会引发青少年道德意识减弱、社会责任感下降,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情,甚至容易误导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网络上一些负面舆论的影响,会使青少年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恋爱观。现实中有很多青少年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失眠、有的甚至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

三、短视频在传统媒体方面的影响

由于传统媒体立足于真实、客观与公平,它代表着国家。通过新闻资讯的传播,引导公众建立对和谐社会的认可,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电视和报纸等经常会报道一些先进高尚的榜样事迹,如新闻联播推出的《走基层·学习雷锋好榜样》专题,鼓舞了很多受众,无形中增强了公众价值观与正义感,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新闻联播》作为新闻节目的典范,独具匠心,在画面剪辑的严肃性、会议叙述的公文性、播音言语的纯正性、肢体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由此带来的某种程度的封闭、空泛和程式化,使节目降低了对公众的吸引力。

(一)开始更加贴近民生

1978年,《新闻联播》被推出并成为一个我国政府发布实时新闻资讯的平台,收视率在34年来一直稳居国内各大电视新闻节目之首。该节目的内容更是紧随国家深化改革的步伐追求创新,相比于常规会议报道或领导人活动报道,但是受到短视频的冲击,导致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逐年降低,所以电视新闻不得不做出改变。《新闻联播》特有的全国转播权,使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随着新媒体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闻联播》需要不断强化其品牌优势。《新闻联播》的受众群是不确定并不具特点的,必须进行市场划分,否则是很难在竞争中别具一格。因此,《新闻联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节目内容的制作不断创新,增强影响力。《新闻联播》需要真正关心受众,关注受众的所见、所为、所想,能从受众的角度贴切真实地报道事实的发生,这样才能提高受众的忠诚度,提高目标观众对《新闻联播》的情感忠诚度,才能真正形成品牌效应,吸引住受众眼球。

在现代信息传播时代,社会公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所形成的社会舆论会产生对社会公众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任何一个新闻现场的目击者都可以向全世界传播新闻信息。因此,《新闻联播》只有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力,才能在传播中提高对公众的威信。而且传统的媒体开始更加贴近民生民情。如:传统的《新闻联播》在两会期间也没有选择延长播报时间,而且有的主持人改变主持风格以此更加贴近百姓。这样会使传统《新闻联播》更受观众的喜爱。

(二)报喜又报忧,实事求是

传统新闻媒体所播报的新闻内容比较偏重地方经济发展出的成果,对于灾难性的新闻内容也是选取性质比较强烈的事件进行播出。比如,非典、禽流感、新冠疫情。这样传统媒体会展示给受众一幅国泰安康的景象。而传统新闻媒体通过政府的设制,使节目形成强大的反差,给受众一种不真实感,节目急需更客观与权威地报道与公众最密切的事件。传统新闻媒体也需要加强对负面新闻的研究。因为在受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国内媒介的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受众对节目需求变化,《新闻联播》也需要更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转变信息传播理念,改变从前过度宣传好的一面,注重突出新闻价值的主导地位。《新闻联播》在对重要会议以及国家领导人出访等事件的报道也需要创新。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挖掘其价值内涵,从而形成突出新闻本身要素的播报。而且因为最消极的事情也有可能是一个经验或者教训,但通过对经验或者教训的汲取,才有益于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新闻媒体不仅是进行简单的播报活动,还要充分挖掘出媒介的监督作用,在对社会重大事件中热点、焦点、难点方面的报道中要加强媒体舆论的监督功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三)更加关注民生民情

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新闻联播》应该做好新的定位,以民生为基础,对时事新闻进行综合客观的报道。新闻联播要做到以群众为基础,语言通俗亲切,关注民生,增加偏向平民性的报道,提高节目的真实力与感召力,加强主动设置议题的引导功能。要充分发挥栏目舆论权威的功能,突出言论的作用,旗帜鲜明地鞭挞丑恶,针砭时弊,充挥地发挥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新闻联播》要坚持以人为本,要真正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把握群众脉搏,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四、短视频的应用策略

短视频对于现在新闻媒体有着不小的冲击,并且产生重要影响。短视频不仅能够迅速地传播消息,同时也可以给用户观看新闻带来直接的体验。为了更好地发挥短视频的作用,我们要应该制定可行性策略。

(一)要高度重视短视频在新闻领域的作用

在新闻剪辑和发布中,我们应该把短视频作为在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和媒介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传播新闻和收集准确的信息,这样能促进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所在的绥化市电视台高度意识到短视频的发展前景,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短视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得以有效地开展。本部全面开展调研活动和深入市场进行研究分析,调查当前社会关注的新闻信息内容,并且进一步满足新闻传播的需求。从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发布信息,设置出不同的主题,并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传播,构建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二)提升短视频传播信息水平

由于短视频入门程度容易,导致从短视频上获取信息良莠不齐,一些非主流和消极的情绪也在网上传播。影响接受信息者的观感,特别是我国青少年上网占有很大比例。而青少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从而容易走上歧途。所以政府应该联合多部门构建联合监管机构,加强互联网视屏的监管,进一步提高短视频制作水平,使得短视频新闻的质量得到提升,提升用户的满意度。由于短视频时长为3分钟,所以我们应该提高新闻制作人员的挖掘信息核心的能力。技术人员能够切实地找出问题的关键,并且要求员工强化短视频的制作和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短视频的依法传播和理性表达。

(三)合理引入大数据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国媒体在积极应用大数据、智能AI等技术。使得短视频平台用户的使用量大幅度上升,同时平台的单位时间处理信息量也逐渐增多。这样就可以满足受众者在短时间内浏览到相关的新闻。同时也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处理数据和剪辑数据等。在制作并传播新闻中操作者合理使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并且以此为筛检数据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利用科技给受众着推送相似的新闻和关联度强的新闻事件,这样可以促进受众者形成充分了解并掌握新闻全貌。

(四)搭建新闻传播的平台

随着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娱乐生活比重增大。大部分人们会在短视频上寻找出新闻事件和了解外部事物。在当前的新闻传播中以短视频平台作为传播和发布的主要手段将是未来主要的工作方向。传统媒体应该积极与短视频平台展开合作。当前阶段许多传统媒体平台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都在短视频平台中建立自己的相关账号,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发布相关信息内容。而且与其他新媒体建立联系积极构建成闭环的文化传播矩阵。从而对受众者进行正面引导。

五、结语

经济飞速发展,使得科技也取得卓越的进步。短视频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所以作为21世纪传媒从业者的我们应该取长补短进而提升个人素养。而且短视频在新闻领域的应用是展现良好新闻传播效果的技术手段,为了该目的的实现,我们不仅要重视新兴行业的兴起。并且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搭建完善的机构部门。鼓励广大受众发布优质的新闻,促进短视频平台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传统媒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