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02-08严茂亮

新闻传播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文科舆情教学内容

严茂亮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安徽 234000)

伴随着全球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传统文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愈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本科教育全面振兴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致使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2019年4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 正式启动,倡导借助新技术为文科生提供跨学科学习。[1]国内新文科建设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国家工程,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摒弃自我封闭模式,注重学科交叉和文理融合,遵循“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守正创新”的原则。我国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新文科的“新”有不同的解读,如新思想、新方法、新格局等等。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认为,新文科的“新”是创新的“新”,不是新旧的“新”、新老的“新”。本文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出发,结合新文科视角谈一谈《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要求学生掌握舆情分析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笔者以“网络舆情”+“课程教学”“课程改革”为关键词梳理其研究现状,发现已取得部分成果,相关论文共12 篇。这些教学研究成果一方面围绕“课程体系建设”从新媒体时代、卓越计划、微时代等层面展开分析,另一方面围绕“教学改革研究实践”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形式等层面展开探讨。从研究层次来看,已有成果均发表在如《科教文汇》《记者摇篮》等非核心刊物上;从下载率和引用率情况来看,有7 篇下载量小于100,引用量为0,占比重的58%;其余论文引用率也相对较低。从研究方法上看,定量研究约占比重10%,这说明研究者更加偏重于宏观思辨。综上,目前舆情分析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成果视角单一,总体上围绕着必要性、特点、意义、可行性等方面展开分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较为薄弱,有待进一步拓展,而新文科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视角。

一、《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宿州学院等高校纷纷开设如《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舆情搜集与分析》《大数据与舆情分析》等舆情分析类课程。尽管这些课程名称各异,但是大多围绕着舆情发生、发展的传播规律以及监测、分析等理论和实践内容展开,以此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2]笔者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具体而言:

(一)教学理念滞后,课程育人功能不突出

目前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教学理念相对陈旧,偏重理论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的整体人格塑造。在笔者看来,如果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教学巧妙结合,就无法有效践行党性原则。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文科人才,落实新文科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就会受到阻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2020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虽然具有紧跟时政热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思政育人优势,然而由于在教学理念上创新不足,培养复合型人才任重而道远。

(二)教学手段单一,信息化教学方式不足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侧重多媒体教学,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这与新文科所倡导的将新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微助教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本应大展拳脚。然而,由于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高,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满足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致使云班课等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频率不高。此外,由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长期占据主体地位,而案例式、小组讨论、情景化、混合式等教学方式运用不足,致使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师资队伍薄弱,教师结构不合理

截至2019年11月,全国共有721 所高校开设1352 个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点(含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46 个),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本科生2001年以来出现大幅度上升的情况。[3]然而大规模扩招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队伍需求的急剧增加,以笔者所在的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为例,目前共有10 位专任教师,其中1 位副高职称,7位中级职称,3 位初级职称;从学历分布来看,均为硕士研究生,考虑到博士培养周期长,引进难度大,目前处于没有博士人才可以引进的尴尬处境;从所学专业来看,其中有3 人硕士所学为文艺学、汉语言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专业。从总体来看,师资结构缺乏高学历、高级职称人才;部分中青年教师由于缺少工作实践经验,甚至出现把实践课当成理论课来讲的情况。教师队伍薄弱,致使新文科改革受阻,不利于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以满足市场人才需求。

(四)教学内容缺乏文理交叉融合,同质化现象突出

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不仅要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网络舆情发生发展的机理,而且要培养学生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引导、经营、管理等能力,为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做好服务工作。然而实际上,由于教学内容缺乏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课程补充,而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又恰恰需要融合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编程语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对于文科生来讲,理科类技术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不易于掌握和消化。同样对于具有新闻传播学背景的文科专职教师来讲,也难以驾驭实践部分的内容。此外,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同质化现象严重,实践部分章节所占比重较小,理论化现象较为突出。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缺乏文理交叉融合的网络舆情课程教学与实际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

综上,新文科所倡导的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网络舆情课程教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上诸多问题,中国大学慕课和爱课程网上没有与舆情相关的网络在线精品课程即是其具体表现。如果不能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新文科建设这一国家工程就无法顺利推进以满足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对新文科建设高度重视,在学院群里上传《新文科建设宣言》《吴怀东: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文教育改革论》等材料,为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教学改革释放了明确信号并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

(一)落实思政理念,构筑思想防线

新文科所倡导的创新思维应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网络舆情分析课程蕴含着更加丰富的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播和思想引领方面发挥着绝对优势。为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递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例如与网络舆情分析课程相关的舆情分析师岗位要求相关人员具备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重要素质。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为抵制西方错误言论的不良影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应该挖掘富强、民主、文明、平等、法治等思政元素并结合具体丰富的案例深入阐释和分析,例如5G 通信、战疫情等舆情热点案例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呈现,只有这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

(二)革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取而代之的是启发式、引导式和课堂参与式等教学方式。[4]笔者借助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每节课课前上传网络舆情课件和阅读材料,课上进行案例讲解、答疑解惑、集体讨论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PPT汇报和专家讲座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效果良好。课后通过在学习通上的习题库布置相关课堂作业进行互动交流,受到学生一致好评。鉴于传统的点名方式费时费力,而学习通能够借助二维码等多种签到方式,准确记录每次签到的时间、请假人数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到课率。例如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通过学习通同步课堂可以网络化教学和签到,这都与新文科倡导的技术化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

(三)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优化师资配置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的教师偏年轻化、所学专业与教学岗位不符等诸多问题,笔者以为应该坚持“立足培养”和“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培训、访学考博以此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整体素质。[5]针对目前中青年教师存在的教学经验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等弊端,应该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教学比赛活动并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政策,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应该改善办公环境设施,坚持“机会平等”与“自由竞争”,“激励为主”与“监管为辅”相结合的原则,同时破除学术“近亲繁殖”和泛行政化现象,打破职务终身制并实行聘任制管理,这不仅有利于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而且能够提升其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打破学科壁垒,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合

教学内容应该适当补充R 语言、Python 语言、数据挖掘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统计学方面的数据处理技能,只有注重多学科协同共享,才能丰富同学们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推动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网络舆情课程教学改革主体的教学内容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教学重点,如网络舆情监测、搜集、分析、研判、分发、报送以及网络舆情报告的撰写。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可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配有二维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手机扫描观看教学音频、视频,同时要注重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网络在线课程的开发,注重线上、线下内容的交叉融合。换言之,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材也应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型,教材编写陈旧、形式单一、理论性较强的现状都有待改变,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线上、线下融合。[6]

综上,新文科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不应仅仅局限于以上四个方面,也要在校外实习、教学考核评价、教学软硬件设施等方面重点加强。[7]笔者以为,教学改革并不仅仅是教学单方面的事情,而应该积极争取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并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只有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才能推动舆情分析类课程教学良性发展。

结语

笔者对新文科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打破单一的知识谱系结构,提升改革的质量,而且在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能够提升同学们的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从而与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相适应。其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网络舆情分析类课程教学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学MOOC 和爱课程网尚未有相关配套课程,这为新文科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广阔空间。最后,在文理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度的把握,要以专业课知识为主,计算机、数理统计等知识为辅,切不可本末倒置或者文理分割开来“两张皮”的现象发生。■

猜你喜欢

文科舆情教学内容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孙文科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