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实践与启示
——以湖南图书馆为例
2022-02-08蔡家意
蔡家意
(湖南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11)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深入和阅读推广机构的持续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不断拓展深度和广度。特别是,2018年正式实施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将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项法定职责。作为公共图书馆一项新的不断发展的重要工作,纵观当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均立足于具体工作的性质、内涵和外延、方式和方法、类型模式等方面。基于此,笔者将从图书馆阅读推广相关支撑性基础理论出发,对湖南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探索做一些思考分析,以期获得一些启示。
1 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1.1 研究现状
自2006年中图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成立(后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和理论探讨便逐步纳入学术视野,也迅速推出了系列成果。中图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编的阅读推广丛书开创性集合了阅读推广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进展和成果。范并思、李海燕、李武、李杏丽、王宇、高云、陆晓红、郑章飞等一批学者对2005年以来的阅读推广基础理论、实践探索和相关论文研究等进行了专门梳理或综述研究。特别是蔡迎春、金欢主编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赏析》,系统梳理了工作理论与方法和实践案例,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进展及热点聚焦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1]。据中国知网搜索统计,2019年1月—2021年1月,主题、标题、摘要关键词搜索“图书馆+阅读推广”,两年多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达3 551篇,与蔡迎春、金欢统计的2018年之前发表的论文之和基本相当,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趋热可见一斑。但是总体来看,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研究主题参差不齐,论文发表影响力总体偏小。特别是实践探索尚处于初级层次,社会贡献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进一步彰显阅读推广的社会期待和实践需求。
1.2 阅读推广理论来源
对阅读推广的理论认识,必须基于对阅读本身及其推广过程的认识。范并思提出,图书馆界对图书馆营销推广和图书馆新型阅读服务,包括推广阅读、扫盲、终身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服务,特别是新型的、活动化的服务都纳入了阅读推广的范畴[2]。由此可见,从目的、手段和过程来看,阅读推广首先是针对广大普通读者且有别于正式学习的一种阅读服务,其次是一种主动的营销推广,包括各种新型的活动服务形式。基于此,我们把阅读推广的相关支撑性理论来源分为阅读基本理论、价值理论、传播理论、组织推广理论等4个方面。
1.2.1 阅读基本理论。有关阅读理论研究中外均有非常多的成果。无论是从阅读心理学角度,还是阅读方式、阅读过程以及阅读本身而言,有关文本阅读、信息加工、信息交互、全民阅读、终身学习、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等理论研究都是阅读推广理论中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基于这些理论,可以明确的是:阅读是读者在信息交互选择、阐释和认知并创造价值意义的一个过程,阅读目的旨在获取意义和价值以便提升认知能力和水平。
1.2.2 价值理论。基于客观事物对人的生存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成为价值理论的基本来由。中外图书馆阅读推广对阅读价值的认识和选择成为阅读推广理论的重要内容。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以提高大众科学文化素质为价值旨归,把个人成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进步融为一体,由此决定了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1.2.3 传播理论。信息爆炸和媒介多元的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播信息价值,也成为图书馆关注的重点。阅读推广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和价值传播,有关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分众传播、意见领袖传播以及传播效果论等理论,基于传播本身的阐释、解读、解码和宣传工具论等,均成为阅读推广的基本理论来源。
1.2.4 组织推广理论。读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消费者,在充分认识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前提下,为满足读者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阅读组织推广行为,均为阅读推广理论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媒介传播、数字化推广为手段的多元营销推广理论成为宣传推广产品、信息、价值的重要工具理论。基于读者需求的4C营销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以及协同创新理论等,成为阅读推广过程中的组织行为、系统功能及其创新运作机制等实践探索的理论来源,为未来阅读推广实践探索及其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2 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
实践始终是理论之源。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为阅读推广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基于以上4个方面的支撑性理论,近年来湖南图书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以内容体系、品牌宣传、数字化等传播、营销为手段,从构建阅读推广管理体系、探索价值体系、打造品牌体系以及完善数字化体系等4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2.1 构建阅读推广管理体系
基于促进全民阅读的目的,构建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经费、执行、评价、研究等相对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做好阅读推广工作的基本前提。围绕分级阅读、分众传播以及适销对路的营销策略等基本理论思路,湖南图书馆逐步完善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阅读推广工作组织体系。该体系始于2013年成立的以小组模式为基础的老年、少儿、女子阅读推广组和讲座工作组、宣传工作组,随之按照分龄分众模式[3]相应成立了专题借阅部和公共服务部,包括独立的老年馆、少儿馆、女子馆、外文馆,后成立了专门的外宣协作部、信息服务部和数字技术部、研究辅导部等重要机构,这些机构占全部业务部门的60%,在组织管理体系上逐步聚焦于全方位服务社会的阅读推广功能和使命。
2.2 探索阅读推广价值体系
图书馆的使命在文化保存和传播教育,通过提升信息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开展信息服务,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价值引领的基本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文化”价值,湖南图书馆逐步探索完善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价值体系。比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开展庆祝重大传统节假日阅读推广活动,纪念周敦颐等湖湘文化名人,整理挖掘并开放湖南地方戏曲、非遗项目、村镇古民居建筑、近代名人资源等数据资源库,收集整理传统家谱资源、地方古籍文献,开展古籍专题展览和传统文化讲座,开展馆藏文创开发,联合媒体挖掘馆藏珍贵文献资料等;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价值,整理挖掘红色数字资源、红色旅游文献,开展老红军口述史记录和整理,开展红色文化基地研学旅行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搜集整理湖南省情数据库、优秀调研报告数据库、政协提案数据库以及社情民意数据库,服务当地党委政府“两会”决策咨询,举办“真人图书馆”信息采集,将“中国梦”、绿色环保等主题贯穿到小朋友们的日常阅读活动当中,推出“实现中国梦·小追梦人培育计划”等八大系列科普活动。阅读推广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不断增进读者的文化认同,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2.3 打造阅读推广品牌体系
推广即为了更好地传播,品牌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主流形态。基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和4C营销推广等理论,打造阅读推广品牌体系,同时通过强化自媒体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更好地宣传、发动、促进全民阅读。近年来,湖南图书馆从读者需求、成本、方便和沟通4个角度进行推广营销,将以往零散的、随机的阅读推广活动,打造成系统化、规范化和品牌化的活动体系,每年开展“三湘读书月”系列活动,构建“湘阅一生”主体阅读品牌,涉及少儿、老年、女子、外文、讲座、展览、志愿服务等多个专题品牌。比如少儿阅读推广按少儿年龄阶段、知识结构、参与时间、活动规模开设了4个方面、八大活动品牌体系,提升孩子对图书馆和阅读活动的品牌认知度。这些活动系统性涵盖不同年龄、不同参与时间、不同需求读者,着眼思考和动手两种能力,拓展到学校和社会两个空间,通过馆内馆外、线上线下以及新闻媒体和自媒体开展常态化、多角度、全覆盖的活动组织和宣传报道,顺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有力促进了全民阅读。
2.4 完善阅读推广数字化体系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图书馆”传播渠道和技术的平台化(网站、微信、微博、论坛等),使得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数字化变得日益普及。湖南图书馆围绕数字化、移动化、自助化、智慧型和广覆盖的数字化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了阅读推广数字化体系,为“互联网+”时代的读者阅读提供了新的选择。比如,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综合数字阅读平台,受到全国图书馆行业及读者的广泛关注。联合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多个高校图书馆,合作开通了湖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向公众提供集馆藏数据库远程服务、文献传递、OPAC目次服务、专题检索、数字参考咨询于一体的数字图书馆密集信息服务,成为面向社会的又一重要数字服务平台。通过“我的图书馆(My Library)”、微信公众号、网络信用借书、湖南公共文旅云等个性化网络信息服务,通过共享工程在全国首创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开通了覆盖全省集图书、期刊、有声读物、视频节目于一体、资源总量达14.2 TB的数字资源网络服务平台和技术咨询平台,建立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服务网络模式,网点乡村覆盖率达100%,特别是全省基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由此得到极大地提高。
3 分析思考
基于公共图书馆价值使命目标,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需求的变化,阅读推广的价值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趋热的当下,分析和思考当前理论探索的可能性和实践探索的可借鉴性,成为丰富图书馆存在价值的普遍议题。因此,梳理总结理论渊源和湖南图书馆的实践探索的经验,对未来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1 以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服务阅读推广
随着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要提高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效能,需要以系统思维从整体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使各项管理体制机制、价值取向、品牌打造和数字化服务等各方面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多方协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文献保存的难题逐步得到缓解,阅读供应的不足,加上推广技术的快速迭代,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应该从文献保存保护转变为服务时代社会,因此在机构、经费、人力和技术支持方面予以倾斜和保障也是未来关注的重点方向。比如,在图书馆系统结构的功能设置上,分为行政机构、文献采编保存机构和阅读推广机构三大类,阅读推广机构理应得到更多重视,而其他两个部分作为基础性功能设置,全面服务于阅读推广部门的工作。
3.2 以辩证思维促进多元互动,充分发挥各界力量
虽然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但是仍然离不开社会总关系,以辩证的、发展的思维重新审视图书馆和社会(读者)、文化文献与社会(读者)、图书馆管理者和社会(读者)、图书馆管理者和文化文献等多重关系,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未来发展的重要关注点。就多元关系而言,图书馆和社会(读者)各有目标使命,但共有价值需求,因此开放合作、加强互动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发挥自身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发展、开拓创新的战略举措。比如在图书馆管理上,吸收社会专家和志愿者力量,吸引社会捐助和支持;社会服务上,品牌打造、活动策划组织、数字化推广必须和社会价值取向和读者需求满足以及社会评价影响相适应;在推广手段上,坚持阅读供需对接、大众传播和分众推广、走出去和请进来、馆内和馆外、线上和线下等多种手段,围绕多技术支撑、全媒体宣传、全年龄段覆盖、全行业协作、全社会辐射,充分发挥各界力量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3.3 以融合思维推动智慧包容发展,主动融合新技术潮流
在社会跨界融合发展趋热的今天,作为组织传播的一种形式,图书馆阅读推广如何迸发吸引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影响力,需要图书馆机构强化“融合思维”,特别是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融合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虚拟化多种新场景、新技术,推动图书馆向智慧型、智能化、包容性方向发展,主动融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潮。在加强图书馆文旅宣传营销、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行业培训等,提升阅读推广品牌案例的影响力、核心团队的知名度,做好阅读推广人才队伍的提升,打造行业风向标,引领带动阅读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图书馆文旅融合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