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美学实践
——以成都图书馆“城市阅读美空间”为例

2022-02-08刘英洁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天府书店成都

刘英洁,敬 洲

(成都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15)

为推进“书香成都”建设和全民阅读,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载体形态,2018年4月,成都图书馆联合市内各大实体书店,以馆店融合模式共同打造了20个“城市阅读空间”[1]。2019年1月,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提出“要凝练天府文化的美学表达,构建彰显天府文化特色的城市文化标识系统,以城市美学引领崛起”。作为推广全民阅读、弘扬天府文化的重要载体,成都图书馆结合成都城市生活美学形象,以原有城市阅读空间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打造“城市阅读美空间”。

“城市阅读美空间”作为成都图书馆全新打造的馆店融合项目,格外注重美学设计和展示,更加关注和聚焦读者品质阅读的需求,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融合阅读、生活、美学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1 “城市阅读美空间”建设背景

1.1 成都城市生活美学的提出

2018年,《三联生活周刊》以34个页码3万余字的篇幅,全方位解读了成都的生活之美。在中国,很少有哪座城市如成都,城市之美不仅融入了细微肌理,也塑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品位与习俗[2]。2019年1月,成都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指出要以“城市美学引领崛起。形成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相协调的国际一流场馆设施和文化地标,历史与现代、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公园城市的美学塑造引领新一轮城市崛起”[3]。独具韵味的生活美学既是成都市民生活幸福感、城市认同感的重要源泉,也是凝聚城市精神,推动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崛起的重要滋养。图书馆、博物馆、书店、茶馆、咖啡馆、商业体、广场、公园、街头等,构成了中国现代城市的线下公共空间体系。市民和游客通过这些空间,可以参与城市公共生活,体验城市生活美学。作为图书馆和书店结合的“城市阅读空间”,天然就承担起了体现成都城市生活美学的重任。

1.2 “城市阅读美空间”建设基础

2018年,成都图书馆充分发挥成都实体书店点位多、环境好、图书更新快等优势,通过整合国有和社会资源,将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相结合,设立了20个城市阅读空间,形成了图书馆主导、社会参与、服务连锁、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为市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环境更为优越的阅读服务。

城市阅读空间使书店具备了买书、借书双重功能,构建了覆盖全市的“15分钟阅读圈”,彻底拆掉了阅读门槛,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阅读选择,还让遍布全城的书店参与全民阅读,完善了城市阅读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内容有效供给[4]。经过两年时间的运行,“城市阅读空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20年4月,各“城市阅读空间”已累计接待读者超过40万人次,借阅图书近10万册次,开展公益阅读活动400余场次,其所在书店人流量较之前平均提高了30%以上,营造出了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为书香成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城市阅读空间的存在,已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市民带来了强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也正是生活美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为“城市阅读美空间”建设提供了基础。

2 “城市阅读美空间”的建设实践

2.1 “城市阅读美空间”管理办法的制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城市阅读美空间”的提出,为以前的“城市阅读空间”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在对原有“城市阅读空间”运营情况进行考察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城市生活美学形象,成都图书馆制定了《“城市阅读美空间”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计六章二十一条,对“城市阅读美空间”的设立标准和程序、运营管理、业绩评估、监督管理等制度进行了规范。在第二章“设立标准和程序”中,明确要求书店必须向读者提供不低于20m2、不少于10个座位的场所,同时还要结合读者群特点,每年开展公益阅读活动不低于20场。而成都图书馆则根据书店不同读者群的需求,提供2 000册图书且每月流转一次。在设立标准中还着重强调了空间设计的美学体验,明确空间设计应该“有独特的装修风格,能体现一定的人文美学,能给读者提供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在《管理办法》附带的评估指标中,成都图书馆又对该条进行了细化说明,指出空间设计要“讲究艺术美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色调协调,能体现生活美学氛围,彰显城市阅读美空间特色,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感”。

2.2 “城市阅读美空间”的申报与管理

“城市阅读美空间”的设立是以原有的20家城市阅读空间为基础。但经过两年时间的运行,对原有城市阅读空间面积、阅读环境、服务数据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发现不是所有书店及地段都适合建设城市阅读空间。成都图书馆决定对于服务半径与成都图书馆重叠的,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城市阅读空间进行整改或撤销,同时在原有城市阅读空间未能覆盖到的、特色鲜明、条件成熟的地区适度新增点位,建立准入准出机制。

经过对原有的20家城市阅读空间综合评估后,选出了15家符合“城市阅读美空间”建设标准的点位,设立了第一批“城市阅读美空间”,这其中既有老牌网红书店言几又、方所等,也有全国最美书店钟书阁,更有后起之秀闹中取静的熊猫学习馆。新的“城市阅读美空间”甫一出现,光明网、中国文明网、成都日报、成都文明网等媒体便争先予以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随后,成都图书馆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的“城市阅读美空间”点位,鼓励市内各大实体书店踊跃申报,截至2020年6月20日,已累计收到50余家书店申报。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考察,成都图书馆最终确立了24家书店作为第二批“城市阅读美空间”,并将第一批已不符合建设要求的“城市阅读美空间”两点位予以撤销。至此,共先后确定两批37家书店为“城市阅读美空间”,覆盖了高新区、天府新区、武侯区等16个区(市)县,无论是服务范围还是服务质量都较原来有了质的增长。

2.3 “城市阅读美空间”的美学场景营造

从《管理办法》中可以看出,“城市阅读美空间”尤其强调美学场景的营造。场景是价值导向、生活方式、行为符号、文化意涵、美学特征的物化表征。“城市阅读美空间”艺术化的场景营造及其体现的“场所精神”,对城市美学气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体现着城市里人的生活态度和品味。

“城市阅读美空间”的打造贯彻落实了市委文件精神,秉承了生活美学原则,每一个“城市阅读美空间”都严格按照“美”的建设标准精心打造,更加注重空间美学和舒适感,如钟书阁、言几又、方所书店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网红书店,其打造的不仅是一个卖书的空间,更是一个能体现生活美学氛围的美空间。

每一个“城市阅读美空间”又都有独特的艺术化营造和“场所精神”,更加关注和聚焦读者品质阅读的需求。如三联韬奋、途歌书店等,位于宽窄巷子里,却闹中取静,将屋外的嘈杂喧嚣隔离开来,屋内留下的只有静谧和书香,给了读者一个精神放松的家园。

2.4 疫情期间的“城市阅读美空间”

疫情期间,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都不得不关闭。“城市阅读美空间”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为满足市民阅读需求,各“城市阅读美空间”纷纷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直播等方式,开展线上阅读活动。如方所书店开展了“成都阅读者的100种阅读方式系列活动”,三联·韬奋书店发起了#疫情下的读书人#话题活动,鼓励大家通过阅读的方式来抵抗疫情,纾解心情。这其实也是生活美学的一种体现。仅4月份,各城市阅读美空间就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次,其中线上活动40余场次。今年以来,各“城市阅读美空间”累计开展活动120余场次,其中线上活动90余场次,吸引了数十万名网友参加。

3 “城市阅读美空间”的现实意义

3.1 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成都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提出要“打造‘书香成都’。完善城乡阅读设施体系,推进城市阅读空间建设,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建设全民阅读城市。”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来看,“城市阅读美空间”的建设,正是响应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打造“书香成都”,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

“城市阅读美空间”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实体书店成为公共阅读的第二空间,既满足市民对阅读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完善了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成都”建设,弘扬天府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此次“城市阅读美空间”的覆盖范围从原本的5个主城区扩大到了包括郫都、温江、崇州、邛崃、大邑等在内的二三圈层郊县,市民使用成都市社保卡以及电子社保卡就可以实现城市阅读美空间和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之间的通借通还,让市民借书再也不用“长途奔波”。

3.2 彰显生活美学,弘扬天府文化

每一个“城市阅读美空间”都严格按照“美”的建设标准精心打造,更加注重空间美学和舒适感,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融合阅读、生活、美学等多元化的文化公共服务空间,更是承载着成都人对阅读的热爱,引领着阅读的时尚和潮流,让“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的城市形象成为越来越耀眼的文化地标。

每一个“城市阅读美空间”,也是一个天府文化传播、展示和传承的平台。“城市阅读美空间”所摆放的图书,精选了与天府文化、四川历史文化名人、非遗文化传承相关的书籍,充分发掘了天府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资源。以“城市阅读美空间”为载体,市民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天府成都的美食、美景、美文,领略到天府文化蕴含的创新创造的时代精神、优雅时尚的生活美学、乐观包容的气度胸襟,友善公益的大爱情怀。

3.3 实现多方共赢,助力抗击疫情

“城市阅读美空间”的设立,实现了政府、图书馆、书店、读者的多方共赢。成都图书馆可借此拓展服务市民的覆盖范围,将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市民“家门口”,提高自己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影响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入。书店可利用配送图书拓宽书目种类,吸纳更多潜在用户;可争取政策支持和扶持资金,减少运营成本,彰显书店的社会责任和品牌效应,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民可以就近享受与公共图书馆一致的借阅图书、文献查阅、公益阅读活动、通借通还等服务,还可享受书店更舒适的阅读环境。疫情期间,在武汉一家方舱医院里,一位戴着口罩的年轻人在病床上捧书细读的照片走红网络,因此被网友称为“读书哥”。“读书哥”的走红激励了无数人对抗疫情,积极面对生活,也彰显了阅读的力量。“城市阅读美空间”在疫情期间开展的线上阅读活动,也让更多市民热爱阅读、热爱生活,不仅满足了疫情期间读者的阅读需求,更是安抚和缓解疫情期间人们忧郁、焦躁、不安甚至恐慌情绪的一剂良药。在“后疫情”时代,“城市阅读美空间”就如同一缕希望之光,温暖着我们的心灵,照亮着成都的生活之美。

猜你喜欢

天府书店成都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成都
最美书店
在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