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系列微广播剧的编剧技巧

2022-02-08宋士斌宋雨轩

剧作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朱氏广播剧渭南

■ 王 进 宋士斌 宋雨轩

从2014年浙广集团组织策划百集系列微广播剧《最美浙江人》开始,“好人”系列微广播剧便以最适合互联网传播、分享的优势,承载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模范典型人物(集体)的任务,相比较声音的其他传播方式,微广播剧更有新媒体特征,能够有效增加受众的黏合度。此后湖南广电的《湖南好人》、湖北广电的《好人好报》等一批同类微广播剧纷纷推出,形成了省、地、县争先创制的喜人形势。而谈及新近一批同类微广播剧,不得不提到渭南广播电视台创制的百集系列《渭南标杆》。也是在担任《渭南标杆》主要编剧的过程中,笔者将《最美浙江人》《湖南好人》的编剧经验逐一梳理,加上王波先生的不断提点,形成了一些浅知拙见,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好人”系列微广播剧必须以真实为第一标准

既然是“剧”就必然要进行艺术加工,但“好人”系列微广播剧所选取的核心事件必须是真实的,只能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矛盾设置、艺术处理,否则塑造的人物必将扎不下根、立不住脚。周围群众也会说这件事不是他干的,他干不了这样的事,从而对整个剧作产生怀疑。相比较而言,核心事件的真实性是最容易把握的,而人物关系设置的真实性却往往被忽略。在“好人”系列里,可以有虚构的人物存在,但主人公的利害关系人必须是真实的,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也就是说剧中出现了主人公的儿子,那么他一定有一个儿子,并且这个人物要与生活原型有较高的相似度。因为“好人”系列的主人公一般都是被周围群众熟知的,所以任何可能造成不必要质疑的人物关系都不要出现。如果一定要设立一个虚构的对立面,就要在“路人甲”上下功夫。这个路人甲可以是朋友、同事、邻里,就像《愚公移山》中的智叟,合情合理,却无据可查。

二、“好人”系列微广播剧要找准找对心理支点做事件的关联

“好人”系列微广播剧也可以分为写人、写事两种。但无论写事、写人都要准确找到主人公行为的心理支点,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写出温度和感情。例如在创作《渭南标杆》渭南富平县朱老二骨伤医院院长朱龙的好人故事时,我拿到的信息仅仅是朱龙是朱氏正骨传人,他率领医护人员组建了汶川救援唯一一支非官方医疗队,但他为什么这么做却无从知晓。于是第一稿题目叫《单传》,把心理支撑点放到了非遗传承上。看一下微剧《单传》的重点段落:

刘局长 恭喜!恭喜“朱老二骨伤医院”新址落成,朱氏正骨术是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难得啊!朱院长想不想带几个徒弟?

朱 龙 刘局长,不是朱龙没想过,实在是祖命难违,朱氏家祖有训:朱氏正骨术非嫡亲不传。

汶川救援,朱氏正骨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病患需要,这引起了朱龙态度的转变。

朱 龙 作为一个医生,患者就在眼前,可我却无力救治,这应该是最大的悲哀了吧?

丁主任 不是您的过错!

朱 龙 怎么不是?如果我能早点儿把正骨术传给更多的人,他们就能救治更多的患者。朱氏正骨术代代单传的规矩从今天开始废除了!朱氏正骨术第七代传人朱龙开门收徒!

可真正见到朱龙后,我们发现自己犯了几个错误。第一没有解决朱龙为什么组建救援医疗队的问题;第二朱氏正骨早已开枝散叶,广收传人;第三朱龙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了“家训”,其中没有非嫡不传。显然是心理支撑点没有找对,情节再精彩当然也劳而无功。于是又形成了第二稿《家训》。选取几小段比较一下。

开篇——

老 者 忠国家、孝父母、济苍生、完国赋……

儿 童 (跟随)忠国家、孝父母、济苍生、完国赋……

其中老者是朱龙的祖父,儿童是童年朱龙。微剧一开始即强调了“忠国家、济苍生”。

儿 童 爷爷,正骨术很厉害吗,我也要学!

老 者 厉害的不是正骨术,是医者的仁心。

好孙子,记住喽,以后你行医,要忠国家、济苍生!不能为了钱昧了良心,否则不配做我朱家的子孙!

……

朱 龙 大家都知道,汶川地震了,现在伤患数字每天都在增加,他们急需救护。我决定遵照“忠国家、孝父母、济苍生”的家训去汶川救灾,我需要两名医生、四名护士、两名麻醉师、两名司机,共同组成一个救护单元。这一行可能有危险,你们都不是朱氏家族的成员,我不勉强你们。能去是情谊,不去是本分,但我需要你们,灾区需要你们!

这里“忠国家、济苍生”就是朱龙行动的心理支点。如果单从戏剧角度,我们无法评价《单传》与《家训》的优劣,但站在“好人”系列微剧的角度,第二稿可信度更高。

三、“好人”系列微广播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

“好人”系列微剧短者如《最美浙江人》,时长五分钟,长一些的像《湖南好人》《渭南标杆》,时长在八分钟以内。而生产方提供的材料往往涉及一个人的几十年。要想事无巨细地表达,显然是不现实的。若是一带而过,对主人公难免不负责。这样就必须让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尽可能地承载最大的信息。《渭南标杆》推出的第一篇《简单工作》就是如此。面对为数不多的素材,编剧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在互联网上查看了所有相关素材,并一一与主人公核实。其次我们把所有的细节压缩在樊反美带小周巡山的过程中完成。

[二人在雪中跋涉,周喘粗气。

周志超 樊师傅,咱每天都得走这么远的路吗?

樊反美 冬天得走40公里,夏天60公里吧!

周志超 我的妈呀,樊师傅,咱不带这么耍的!

樊反美 咋,哪个跟你耍?这是咱护林员的基本功!

周志超 (喘着粗气)樊师傅,这寂寞、苦累我算是领教了,可你说好的诱惑呢?这四十年你咋熬的!

樊反美 诱惑啥时都有,就看你能不能挺住!

行动中,在一个昼夜里完成了樊反美40年工作的回顾,所有信息量都实现了有效传达,而最后一节则是剧作的升华。

[闪回40年前。

主 任 小樊我看你为人勤恳踏实、责任心强,希望你能去护林一线。

樊反美(青年) 我行吗,主任!

主 任 这就是一件简单工作,只要耐住性子就成。

樊反美(青年) 那……成!(回响叠加)[闪出。

樊反美 婆姨,又下雪了,听老汉给你吼上一嗓子!(华阴老腔)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颗石头是华山……

可见我们总有办法把时间空间浓缩,把信息量最大化传递,而不是清汤寡水,拖拖沓沓。

四、“好人”系列微广播剧的人物塑造更要写出“性格”

对于编剧来讲,写好一个模范人物似乎不难,但如果一连气写几十个人物,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创作《渭南标杆》的时候,有人劝我拷贝《湖南好人》《最美浙江人》的故事结构,这样做的确会轻松很多,毕竟“好人”系列不外乎“爱岗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几大类,所有人物行动相似度很高。但同样是见义勇为,渭南的农民绝对不等同于湖南师大的教授;同样是集体,渭南医院护理中心也绝不等同于浙江上柏住院部。即便同样是在渭南,同样是刑警,杨建龙也绝不等同于薛卫韦,薛卫韦胜在一个“细”字,杨建龙胜在一个“智”字,这就要求编剧写出人物性格来,切忌千人一面。这里看一下杨建龙的布局在先,引君入瓮。

[杨建龙抬手给张小毛一个嘴巴。

张小毛 (河南话)我犯的不是你家法,你凭啥打我?

杨建龙 凭啥,就凭张四海,四海哥老实巴交的一个农民,咋养了你个贼娃?

张小毛 叔,你认识俺德儿(爹)!

杨建龙 不认识四海哥,你就等着坐大牢吧!还不快滚,别在富平出现!记住我小名叫石头!前村的!

王喜子 哥,石头叔让咱滚呢?

张小毛 (惊喜地)滚,我这就滚!谢谢石头叔,谢谢石头叔!

杨建龙 快滚![二人跑出去。

杨建龙 出来吧,张大所长!

张所长 你小名真叫石头,你是河南人?

杨建龙 河南一个村总有几个叫石头的,他娃还没弄明白,你不会就把他抓回来了吧?

张所长 你硬是敢放掉贼娃子,胆子大着呢!

杨建龙 放心,我敢断定,现在张小毛正给他大打电话呢。等他大想起我这个“前村”的石头,整个盗销团伙早就嚷遍了:富平刑警大队长是张小毛的石头叔!老伙计,你说,到时候他们还不得在富平做几起大买卖!

张所长 到时候我们就顺藤摸瓜,就势收网!

从杨建龙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其鲜明的性格,如果抓不住这些特点,加上微剧体量有限,就难免造成内容上的雷同。

五、“好人”系列微广播剧“集体”群像必须大胆剪裁,合理架构

创作“好人”系列微广播剧,不可避免会遇到先进集体,一个七八分钟的微广播剧,要描写几个甚至十几个人物无疑是不小的挑战。编剧在进行创作时,必须对事件进行合理剪裁。《渭南标杆》里有这样几篇,《故市法庭故事多》《说说咱们的交警队》很具有代表性。第一篇,编剧把故市法庭四位法官办理的四个案件,压缩在一下午并列进行,重点放在庭长雷亚军办理的合同纠纷案上,之后以雷亚军去各现场旁听为线索,带入其他案件,突出了故市法庭的忙而不乱、为民解忧的初心。第二篇实际上是一个警队建设的标准材料,编剧与导演别出心裁,把采风过程直接加工,在被采访对象的讲述中,对故事进行还原,短短八分钟讲述了两个完整故事,四个人物原型。这些手法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合并”与“拆分”。

六、“好人”系列微广播剧要写出时代特征

但凡好人好事都具有很大的共性,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人物原型的心理支撑、性格特点,还要注意其时代特征。在《渭南标杆》中有一篇时代感极强的作品《一张网红照片背后的故事》。故事的原型是一位在风雪里站岗接近退休的交警张宏仓,如果仅仅讲述张宏仓如何在风雪中坚守,显然是乏味和无力的,我们恰恰看到了网上对这张照片的评论,那么可不可以引入一个网络大V呢,让他成为事件的调查者?于是有了这样的结构。

天涯剑 大叔,大叔,晚高峰结束一会了,天冷,您该下班啦!

张宏仓 哦,该下班啦!谢谢你小伙子,不急,我再站一会,这个岗亭,我站不了几年啦!

天涯剑 那,我能给您拍张照片吗?保证不显老!

[键盘敲击出:“老张大叔,王天亮拍照的时候,我的镜头也在对准你们,不过我们没有按下快门!我是天涯剑,你在我心中不再是网红,而只是一位走过沧桑即将退休的人民警察。”

正是有了互联网,张宏仓才成为了“网红”,也引来了种种质疑,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双刃剑”,而我们又运用时代特征给张宏仓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猜你喜欢

朱氏广播剧渭南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王祥卧冰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朱氏妇科:大医无秘方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三国渭南之战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
A Model Analysiswhich Consider Direct cell-to-cell Transmission of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