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与养老模式探究
2022-02-08渠恩杰裴婷婷
渠恩杰,裴婷婷
(甘肃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农村养老现存的问题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古代的“四世同堂”到现在的“一家三口”,这种结构的变化在农村由于农村人们思想观念更为保守一些,会有少数家庭祖孙三代还会生活在一起,但是却有更多的外出打工的农村人,他们在城镇生活定居,只是偶尔回家看望一眼父母。而农村老人往往会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观念,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也往往另老人感到不适应,随着年龄的增大更愿意在农村生活。导致“农村空心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第二,家庭养老一直都是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对于老人而言,子女的孝敬是天理人伦的要求,90%的农村老人仍然需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但现在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长,子女在家庭中所占比例的减少,且现在家庭规模的逐渐变小等原因,这种养老模式逐渐开始弱化[1]。除此之外,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逐渐让国民感受到利益发展的作用性,对于农村年轻群体的传统美德培养逐渐减少和忽视,这就让有些年轻群体对于尊老敬老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了忽视,更不知道如何去孝敬老人。在家庭地位和影响力中,老年群体逐渐淡化,并且由于老年群体和年轻群体生活方式、习惯和理念等多方面难以达成共识,让他们逐渐出现矛盾和关系的恶化。
第三,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老年群体一直都是劳动力的代表,但是由于其年龄的不断增加,导致身体健康等方面不能满足劳动的需求,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将逐渐丧失。由于我国人口较多,使得人均所占土地面积较少,导致农村居民如果只是依靠土地获取收入的话,那么就会具有较低的家庭收入,所以农村老人依靠土地来获取养老能力的方式基本行不通[2]。与此同时,在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里,年轻人的结婚问题、买房问题、买车问题等多方面都是依靠老一辈的收入,当劳动能力丧失后,所有的经济来源除了依靠原有存款外,只能依靠子女,但是又由于两辈之间有关经济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代沟问题,这又导致了子女支付给老一辈的赡养费很大比例低于老一辈支付给子女的抚养费[3]。
第四,国家有关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来自于加强对他们有关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现阶段来看,这些保障所实现的农村数量较多,基本达到了全国覆盖的程度,但是仔细分析数据而言,也会发现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漏洞。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流失,多数年轻人组建家庭后与父母分居,而且现阶段我国所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国民投入养老保险的费用、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国家的财政补贴[4]。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和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就给养老保险的开支施加了更大的压力。综上所述,以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使得我国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不断增加,居民的养老问题也出现了更大的困难。
第五,由于我国人口开始不断老龄化,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远高于城市,这就使得传统的社会福利和救济设施难以适应社会结构的改变[5]。现阶段,一般建设的基层福利机构,如养老院,福利院以及敬老院等,所配套的功能比较单一,大多只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停留在比如吃、穿、住等一系列基础服务方面的阶段。且由于历史原因,那些农村的残疾群体、“五保户”以及孤寡老人等数量的不断增加,这类的群体更需要来自社会和各界的关照[6]。
二、当前新型养老模式概念界定
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分别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经统计,目前家庭养老占到了96%,社区占到了1%左右,机构养老占了3%[7]。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养老模式,但在如今的家庭结构,导致大部分农村子女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家陪伴和照顾老年人。机构养老包括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多种情况。喜欢群居的老人,特别是丧偶或寡居的老人,住在养老院或大型老人社区。
而我国的新型养老在近些年层出不穷,其中老年人愿主动接受并且取得不错反响的主要有三种模式。
1.互助式养老。“互助式养老”的概念一般是在有关养老的问题上,群体和群体之间进行相互帮助,可以是青年群体对老年群体,也可以是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特别是低龄老人对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对失能老人。有很大比例的老年群体对于养老院给予排斥,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养老院具有较低的情感氛围,也认为在传统观念里,进入养老院就表明子女的不孝。这就导致了有很大比例的老年群体选择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传统养老方式。但是现阶段所展露的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式养老方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缺陷这就让很多的老年人提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进化考虑,产生了一系列新型的养老模式,主要就是互助养老模式。这不仅仅能够不叨扰子女的生活,让子女能够更好地工作,还能够对于社会的发展不产生更深的阻碍。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将这种模式与社区养老结合起来,成为互助养老社区。
2.旅居养老。旅居养老是一种“候鸟式养老”和“度假式养老”的结合模式。
“候鸟式养老”一般是将老年群体比做候鸟,就像候鸟在不同季节会前往不同地方那样,老年群体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前往不同的地方进行旅游玩乐,实现自己的养老生活,这种养老模式相较于其他的旅居养老方式,会产生较低的费用,仅仅支付交通食宿的费用就可以满足旅游的需要,因此,也受到了老年群体的喜欢。还有一种旅居模式被称为“疗养式旅居”,随着老年群体的年龄不断地增加,其身体机能和素质也在不断地削减,导致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诞生了“疗养式旅居”的养老模式。
3.乡村养老。乡村所特有的勾起老年群体回忆往昔、休闲娱乐、放松自我的特点,使得农家乐、农事娱乐体验、田园景观等乡村风情体验逐渐被老年群体所喜爱,换一种生活方式,晚年生活也变得多样性,这也是最贴近大自然的养生。
三、解决我国农村养老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巨大,农村孤寡老人,庞大的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也再一次将农村养老问题推上了高潮,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第一,对于家庭式养老模式的不断增强。自古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着以“孝”为核心的家庭文化体系,这就让家庭式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坚守我国传统美德的文化模式。《论语》中多处提现了仁德和忠孝思想的概念就鲜明体现在了家庭式养老中,从而展示子女对于父母的孝道。而这种观念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家庭式养老依旧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力宣传“孝道”,对于年轻群体的思想道德进行深度建设。除此以外,由于农民收入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所以农村家庭自身养老功能十分薄弱,这就体现了对于农民收入的尽快提高,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使农民的收入提高进而提高农村家庭对于养老问题的经济收入水平就显得迫在眉睫,对于乡镇级别的企业和中小型的企业在农村进行大力发展和支持,从而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才能让老年群体等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作用。并且目前许多在大城市学习、工作的年轻人,都希望将来自己的子女能够在大城市接收先进良好的教育,而许多在农村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城市学习生活,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从而将农村人口素质进行提高,才能为我国家庭式养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基础。
第二,即使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不断地加强,但是现阶段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有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问题,有关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积进一步加大问题,有关应当将农村的灵活就业人口也纳入养老保险制度内的问题,国家应当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将灵活就业人口也纳入养老保险制度当中,这样才能让他们以较低的费用参与到保险的保护当中。只有这些灵活就业人口也参与到了养老保险制度当中,才能够很大程度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而且还增加了我国养老费用,加强了抵抗风险的能力。除此之外,我国在覆盖更广的养老制度的时候,还应当提高对于社会和个人养老的责任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如果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农村养老制度,就需要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基础,坚持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和意识,为农村老年群体建立更完善更高水平的养老制度和设施。对于农村养老的保障迫在眉睫,就需要保障每一项的养老制度都能够落地实施且完美实施,让这些制度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够不断增加养老制度的稳定,才能够满足国民对于养老问题的需求。
第三,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都存在不足之处,而这些不足可以通过互助养老模式来进行一定的改善,提供老年群体的生活水平,同时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以社会化养老和互助化养老模式作为养老模式的补充方式,来满足国民对于养老问题的需求。当下多省份所推广的互助养老模式应在更多的地区大力推广,传统的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大多只能满足老人生活上的物质必需,但无法满足老人在精神上的空缺,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所以老人平时得不到精神上的慰藉,而互助养老是一种将抱团养老、邻里相助、志愿服务都包含在内,但又不止于此的一种养老模式,其具有低成本、非营利、多元参与、灵活多样的特点。互助式养老的运行规则是年纪小的老年人照顾年纪大的,身体素质高的照顾身体素质低的,这是一种代际方式的养老行为,有些年纪较小的老年人,由于在城市找不到自己适合的岗位,才会选择回到乡村,但他们拥有更加高的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也具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与此同时他们的空闲时间也要和朋友一起共享才会显得更加有意义,更容易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发展这种有“人情味”的互助养老模式,是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形式。通常情况下,有关互助养老模式的方法主要有三方面,即志愿服务、低偿服务、时间银行。这三种模式都介于家庭养老和市场化的机构养老之间,只有当这些个养老模式落地实施,相互融合,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乡村养老问题,这也体现了一种以低成本来获取高幸福指数的养老模式。
四、总结
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目前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妥善解决的一大难题,近些年各种新型养老模式的出现,是整个国家对更优养老模式的探索,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相比于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有不少的老年人仍然面临着无法自理和缺少精神慰藉的困境,面对这样的情况,子女应当多回家陪伴老人,多征求老人的意见,帮助老人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同时农村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吸引青壮年回到农村,增加家庭养老的能力。与此同时,国家应当加强对社会群体对于尊老、爱老、敬老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培养和完善,建立社会美德新风尚,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