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探究

2022-02-07孟慧芳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环境监测对策

孟慧芳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增加。如何解决环境污染,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对环境监测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在环境监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对策,旨在提升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策

引言:环境监测是实施环境保护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基于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当地环境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并按照相关标准对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价,为后续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条例等建立基础。为保证对所在地环境治理的效果,需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即确保当地环境监测所得数据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完整性。因此,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对环境保护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主要是利用科学的方法检测环境质量,确定环境变化的态势。落实环境监测工作,需要结合环境质量典型指标,准确的判断环境质量和污染情况。环境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成分和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方面,此外可以细化为大气污染监测、土壤监测以及水质监测等。在监测工作中,环境质量监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各种环境要素的污染情况,预测未来变化趋势,同时结合监测结果评估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相关标准落实情况,通过整合监测数据,可以有效判断环境污染综合状况。

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因素

2.1人员因素

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对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质量等环境质量监测大类进行监测分析,每种环境质量监测大类下还可以细分出更多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但无论是何种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其都需要由人员来实现。因此,若是参加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综合能力较差,对环境监测流程不了解,或者对环境监测设备操作不熟练,那么就可能导致环境监测结果缺漏或者精准度较低等情况,进而影响到环境监测效果。

2.2设备老化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不断涌现出各种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 有利于进一步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模式。但是在经济因素和地域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我国环境监测机构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在实际工作中仍旧使用老旧设备,一些设备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甚至超过了使用年限。在环境监测中使用这些设备,将会增加工作隐患,导致环境监测效率和质量不符合工作标准,也不利于高效的解决环境问题。

2.3监測数据不准确

在目前环境监测之中,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在实验室中的质量控制,在现场布点、采样等环节中并没有足够关注,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这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各个单位在进行环境监测时所使用的监测设备以及监测技术各不相同,导致各个单位之间的检测数据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数据之间缺少比较性[2]。另外,工作人员缺乏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估能力,影响整体环境监测质量, 且监测设备落后也是影响监测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原因。

2.4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开展环境监测的质量技术人员根据监督制度并结合其所接受的监测任务来制定本任务的关键要点;在环境监测期间监督人员应全程参与操作环节,并对操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与标准制度不符合的环节进行及时纠正。质量监督人员除了对实验环节进行监督外,还需对人员进行监督尤其对新上岗技术人员监督的连续性和真实性。

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对策

3.1提高监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监测人员在整个环境监测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样品采集、监测设备摆放、数据收集工作,还是对样品进行实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工作,都需要监测人员进行,所以监测人员的个人素质技能素养将直接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如果监测人员不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而且道德素质比较低下,即使使用精准的监测设备和先进的监测技术,也无法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所以提高环境监测员工的个人素质和技能素养是十分重要的。(1)所有环境监测人员要持证上岗。在进行环境监测人员招聘时,要根据监测项目以及工作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考试,从而检验监测人员的综合能力。在监测人员正式上岗之前,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保监测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具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计划,只有在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2)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监测技术和先进的监测设备、实验仪器出现在环境监测工作之中,所以要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确保监测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最新的监测技术[3]。而且在环境污染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环境监测站公司要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全面性人才,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不断组织监测技术人员外出进行深造,确保其能够掌握先进的监测技术,具备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3.2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

为了高效开展环境监测各项工作,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一些环境监测部门缺乏资金,国家可以提高扶持力度,为环境监测部门购买新型设备。环境监测部门可以积极申请扶持资金,在设备引入之后需要提高维护保养流动, 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解决设备发生的小故障,避免因为小故障演变为大问题。充分利用科技设备,可以获取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同时深入分析,可以实时监控环境质量,顺利治理环境问题。

3.3加强监测数据的管理

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实验仪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换句话讲,监测数据就是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目的,基于监测数据的重要性,要加强对原始记录、采样方法、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出具监测报告等工作环节的管理,每一项工作都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并且要建立监测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将采集样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确保监测数据不会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3.4完善监管机制

为了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果,需要制定环境监测质量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开展各种监督活动,完善监督机制,保障环境监测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4]。安排专业工作人员组建质量监督队伍,及时监督和校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结束语: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势必会造成会周围环境的污染。环境监测作为环境治理的基础,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保证环境治理效果的关键。同时,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的监督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的核心。实验室作为环境监测数据获取、分析以及处理的关键场所,加强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监督尤为重要, 并重点从强化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制度和体系、强化对监督人员和试验人员的管理、强化对新监测技术和设备的管理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帆.环境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概述[J].化工管理,2020,(22):8-9.

[2]唐楠.浅谈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J].能源与环境, 2020,(1):68-69.

[3]史晓云.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 (5):100+104.

[4]张文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绿色环保建材, 2020,(2):46+50.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环境监测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浅谈我企业如何推动QC小组活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