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对策

2022-02-07孙兆扬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成因裂缝

孙兆扬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建筑工程数量也急剧增多,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面临更高要求,然而受到建筑工程环节众多、工艺复杂等因素影响,建筑工程结构出现较多漏洞,裂缝问题发生频率较高,对工程结构整体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当前迫切需要对引发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并从源头上提出科学有效地解决办法,以确保整个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我国建筑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解决办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对策

1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类型

建筑结构设计中,比较常见的裂缝类型有几种:①沉降收缩裂缝, 主要是由于地基土质不均、含水量大或者回填不实等因素引发的不均匀沉降导致,也可能是模板本身刚度不足,支撑间距设置不合理,尤其是在冬季, 如果模板支撑在冻土层,当温度上升时,冻土解冻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这就可能会引发混凝土结构开裂问题;②塑性收缩裂缝,是指在混凝土凝结前,表面失水过快引发结构体积的急剧收缩,在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抵抗强度时,就会导致结构表面开裂。一般情况下,塑性收缩裂缝多出现在大风或者干热天气;③温度应力裂缝,通常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或者温差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积聚在结构内部无法及时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结构表面则散热较快,过于强烈的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膨胀收缩程度不同,由此产生的拉应力如果超出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极限值,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2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危害

结构的裂缝会导致渗漏、保护层的脱离、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会慢慢的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不仅对建筑物的美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会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当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有结构裂缝的建筑物往往是由于无法承载地震的荷载下整个建筑物的自重和荷载,进而发生坍塌等事故, 因此我们对应结构裂缝予以高度重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找出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更好的预防结构裂缝的产生,避免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3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分析

(1)环境温度。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出现还与环境温度存在密切联系, 当外界天气不断变化时,温度升高和降低会使建筑结构内部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是温度过高时建筑材料会变得更加坚硬,建筑结构因为失水干裂出现裂缝情况的概率也会增加,而建筑结构内外部形成较大温差时,所产生的内应力也会引发裂缝问题。(2)荷载因素。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完成之后,由于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由于外部荷载压力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不同程度的应力作用,如果结构长期处于一种不均匀性应力作用下,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建筑结构当中会出现不良的混凝土裂缝。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结构裂缝问题和建筑结构的动静荷载以及应力影响有着密切的关联。(3)材料质量。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混凝土材料的水化热等会导致建筑裂缝的产生,优良的材料质量会增加整个建筑物的硬度、增强荷载能力和承受的拉应力,所以,原材料质量对于裂缝的影响非常大。(4)施工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直接影响到裂缝的有效预防。但是,调查发现,部分施工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增加裂缝发生的几率,如对上部钢筋的随意践踏已被束缚。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人员能否认真、全面地监督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裂缝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4建筑结构裂缝的控制对策

4.1严把设计关

①在工程设计环节中,相关人员要全面分析可能诱发建筑结构裂缝的各种因素。②重点分析建筑体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刚度,进而采取相关办法去提升整个建筑体的荷载能力。③要分析建筑体可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在以上现象出现时,会形成一定压应力和拉应力,并且会造成建筑结构对温度应力的抵制能力降低。故此,为规避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诱发结构裂缝,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精确测算建筑体的荷载能力,同时对突发情况及不可调控因素进行预测与判断,进而不断提升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可执行性。

4.2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从工程实践情况来看,原材料质量往往是一个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质量做出明确规定,并将设计要求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环节。严禁施工企业为降低施工成本, 选择廉价、劣质的材料。

不仅要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加强材料质量检查,在设计阶段,也应明确其搭配品种和规格。尽可能使用优质的材料,比如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材料自身可能引发的裂缝问题概率。通过做好材料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控制因塑性形变引发的结构裂缝。在材料质量检查过程中,需要满足相应的抽样检查要求,采取合适的试验检查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记录,落实材料检查责任。

4.3优化施工工艺

建筑结构裂缝的情况要得到有效缓解,就必须要在建筑全过程当中进行合理的控制,合理规划好整个工程的建设。第一,要确保建设项目设计的科学性。例如我们经常遇到的荷载裂缝就是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混凝土强度和负荷力之间的关系上没有计算好所致,从而导致其架构与力学规律不符。故此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充分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尽可能的降低裂缝产生的几率。第二,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来进行,尽可能的将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上来。要想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先进施工技术的支持,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

4.4确保结构尺寸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以往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出现结构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的结构设计不合理。设计人员没有按照要求,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对使用的材料也不够了解,单方面的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结构尺寸与现场实际限制条件不符,一方面容易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容易因盲目施工而引發结构质量问题。因此,在工程结构设计活动中,需要尽可能详细的采集现场数据,到实地进行考察和测量,合理建立筑结构标准刚度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各部分的尺寸。在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顺序。

4.5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

养护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提升非常重要,尤其是掺料里有粉煤灰和硅灰的混凝土更需要养护,能有效减少表面塑性裂纹。一般在浇筑结束后就应当进行养护,如,在表面喷洒养护剂,或者用遮挡物覆盖,让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开裂现象他,同时控制温度,防止内部温差过大。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我国市场经济当中,建筑行业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严格把控其结构设计环节,尽可能的防止结构裂缝的产生,从根本上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上来,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泽.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裂缝原因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建材与装饰,2018,(50):79-80.

[2]李传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策略分析[J/OL].河南建材,2019,(6):264,267

[3]滕飞.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袁2019, 17(8)150.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设计成因裂缝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裂缝(组诗)
地球的裂缝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试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