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唐山模式
2022-02-07田名川王旭春
田名川 李 莹 王旭春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0)
0 引 言
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路径
国外传统工业城市如德国鲁尔、美国休斯顿、英国伯明翰、法国洛林等地,在经历了经济产业衰退、生态环境恶化、劳动力流失等诸多问题后,为了发展城市经济、营造宜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弘扬地方文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4].总结如下表:
表1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
从各地转型经验来看,城市的优势资源和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转型具有很大的影响,各城市根据自身优势,统筹规划,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挖掘地方文化遗产,创造积极的公共空间;修复受损环境,培育环保产业;培养创新人才,加快发展新兴产业[6].借鉴发达国家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中的各种政策,概括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个层面同步推进[7].
1.1 经济转型
所谓经济转型,是将单一产业结构转化成多元的产业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壮大.我国资源型城市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需要进行区域经济联动,构建完整的产业链[8].对大部分城市而言,传统的资源和工业基础仍然是其最大的发展优势,转型发展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的发展优势.以传统优势为依托,以产业链延伸为发展目标,是城市产业转型的工作基础[9].例如,德国鲁尔区的经济产业转型是以生产煤炭、钢铁为基础,以新兴计算机信息产业为主导、多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休斯顿在自身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港口的区位优势,加强石化行业的研究,延伸石化产业链[10].
1.2 社会转型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是城市社会转型的重点.创建积极共享的公共空间,以满足各社会阶层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可及、可达和可享的服务型空间[11],是社会转型的主要方式.例如伯明翰通过改造运河,以“混合使用”为主旨建立良好的道路系统和精心设计的公共空间,推动了房地产、零售、休闲、文化、旅游、会展等行业的振兴,有效地提升了城市的商业环境和品牌效应[12].
1.3 文化转型
由于工业文化的独特性,资源型城市常常有独特的魅力.文化转型就是重视与保护存量工业空间.工业空间因其历史的久远,代表着当时重要的时代背景和所处地的一种工业生产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和寄托.德国鲁尔区的文化转型将矿山工厂遗迹改造为工业博物馆,不仅可以减少拆除产生的工业垃圾,实现绿色发展;同时成为当地著名的特色旅游风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文化遗产[13].
1.4 生态转型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在重新利用之前必须进行生态修复.鲁尔区转型中将环境修复纳入地区的发展规划,合理解决老工业区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培育环保产业,从重污染区转变为欧洲领先的环保技术中心.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治理,可以极大的提升城市生态潜力,提高城市居民满意度,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唐山转型模式探讨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以煤炭为主要资源[14].这里诞生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数个“第一”,例如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等.工业革命给唐山城市注入了活力,也孕育了丰富的工业历史和工业文明.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唐山被确定为再生型城市,基本摆脱了资源依赖,盘活旧工业,实现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2.1 延长产业链,培育替代产业
唐山具有丰富的煤炭、钢铁资源,又是重要的石油储备基地.曹妃甸南部地区的发展带动了唐山市的生产布局向沿海地区转移,形成了“一港两城”的城市布局,推动了中心城生产服务功能的发展、产业的提升和绿色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老城区与滨海新城的协调发展.
基于上述研究搭建的内网安全体系能够使企业内网真正做到可管理、可信任和可控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基本解决企业内网存在的四类主要问题,能够满足当前市场需要,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唐山市通过延长钢铁产业链,鼓励生产优质钢材;发展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石化产业,改变“一钢独大”的经济结构.以产业为基础,由黑色煤炭产业向蓝色海洋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向复合型和多元化创新发展,向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主导产业转变,实现技术、产业、观念和机制的创新.
与此同时唐山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冀东粮仓”.唐山盛产干鲜水果,板栗、核桃等干果产量占河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渤海湾的主要渔场,海水淡水养殖十分发达,水产品资源占河北省总量的56%.在资源产业方面,唐山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发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弥补资源产业的不足.
2.2 关注民生,提升空间品质
面对未来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的机遇与不确定性,最重要的是整合空间资源,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为承接新兴功能做好准备.“复合空间”是唐山公共开放空间的一大特点.充分发挥城市土地价值的潜力,扩大环境容量,打破传统意义上功能单一的城市绿地空间,在公共绿地中植入新的功能:开放的大型公共建筑、娱乐综合体与步行街并存,体现“复合性”特征.
图1 唐山市重要公共空间
借2016年唐山世园会之机,唐山在南湖公园周边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公共服务设施,如唐山大剧院、图书馆、群艺馆、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展览馆、健身公园等,极大地完善了城市功能,满足了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举行的重大活动使得此处真正成为了唐山的“城市会客厅”,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文化挖掘,激活遗产价值
唐山市依托自身所具有的煤炭、钢铁、陶瓷、机车、水泥等资源,通过工业遗迹的改造提升,植入文化鉴赏、感官体验、娱乐休闲等创意思维,以工业文化肌理为核心,打造一批工业旅游精品工程,全面激活工业遗产价值.
唐山市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环五线”的工业文化布局(图2).其中,一环是以唐山工业博物馆、开埠纪念广场、西山往事纪念馆、培仁女中纪念馆、唐山陶瓷纪念馆、启新1889、广东广场、达道隧道、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员司街、创意园司广场、创意西山别墅—马场圈、唐山博物馆和西北井大坑为景点的核心文化环.唐山主要的文化转型都在这个核心环内,围绕工业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抗震文化等具有唐山特色的文化要素,建设富有特色的交流博览空间、富有魅力的城市窗口空间、尺度宜人的市民交往空间和充满活力的市民公共空间.
图2 唐山市核心工业文化布局
废弃的开滦煤矿经改造后成为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园区内到处都是近代工业遗址,被誉为“近代工业文化的圣地”.工业区改造应以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为目的,对工业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为后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工业建筑是具有特定历史时期记忆的建筑,由于其特殊的生产任务,会产生不同的构造形态和空间结构,其自身的形态和功能等因素,对后期功能置换和建筑改造具有不同的影响.启新1889工业旅游区依托老水泥企业改造[15],将老厂房设备进行整理改造,如原料仓、水泥仓、输送长廊、磨房等具有重要历史和文物价值的旧厂房,建成国内第一个水泥工业博物馆.重要的工业遗产融入现代艺术改造后成为特色鲜明的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集景观、文创、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发挥了工业遗产的特殊价值.
2.4 恢复生态,完善城市功能
唐山市规划建设总长度约为60km的生态廊道,以东湖为起点,串联唐钢、大城山、凤凰山、大钊公园、南湖和惠丰湖等景观资源,分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与公共空间塑造,形成连贯的生态廊道,体现城市的山水景观特色.
唐山南湖公园前身是开滦煤矿开采遗留的采煤塌陷地,经过生态修复后成为市民活动中心——南湖公园.南湖中央公园被唐胥路分为南北两个园区[16].北部园区现已基本稳沉,设计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为主,配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南部园区由于局部区域地形仍处于不断沉降状态,因而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
图3 唐山市中心生态廊道体系
位于开平区东湖片区的“唐山花海”,也曾是煤矿开采后的废弃地,是唐山市主城区附近的消极空间.规划通过对东湖塌陷区进行改造,向西融入唐山主城,向北联动北湖,以植树绿化为主,建设超级绿道,成为城郊的生态核心,发挥城市绿肺功能,打造市民休闲的花海公园.
2.5 完善配套政策,助力城市转型
另外,唐山市还在政策上为失业者提供帮助,对失业者进行职业培训,使失业者具备再就业能力.建立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完善科技成果技术转移体系,促进科技创新项目在唐山市落地.出台各种政策保障,助力城市转型.
3 小 结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唐山模式”是作为典型工业城市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其转型发展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工业文化的挖掘与再生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四方面实现.
通过对资源能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结合自身优势,培育经济内生动力,延长产业链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人性化公共空间,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激活城市活力.工业城市的改造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工业建筑,挖掘历史文化,延续城市灵魂.以生态绿色新发展为导向,加快工业区遗留棕地的治理,发展环境产业,实现由老工业基地向活力城市的根本转变.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转变,走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社会保障、科技支撑、人才带动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方可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有序稳步推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