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以标准化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2022-02-07李明琼
李明琼
(甘肃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和影响涉及各个领域,不仅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壁垒,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同金融、医疗、家电、环保、出行等众多行业深度融合,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时代,要做到依托平等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以标准化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1 “互联网+”时代与新型城镇化
多名学者认为互联网和城镇化存在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互动关系,互联网能为城镇化提供新兴驱动力和投资活力,城镇化也能为互联网发展提供重要载体以及人才支撑。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71.6%,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也达到3亿。互联网打破了地域与时间的局限,实现了资源的开放、即时和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整合了资源,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从而对传统产业的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了改造,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促进了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城乡的有效连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固了基础。
1.1 “互联网+”时代,有效建立了城乡发展纽带
互联网的出现和深入发展,建立起了城乡市场融合发展的纽带。互联网直接打破了传统的市场供需关系,加速和普及了农产品的市场化效率,实现了农产品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使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都能受益。同时,互联网利用大数据平台技术,有效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所需资源,加快了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发展的差距,加速了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脚步。
1.2 “互联网+”时代,加快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进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口的流动,人口指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互联网的发展也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在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下,农村和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别,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这种差距可以有效缓解,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共同的公共服务体系。因此,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快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1.3 “互联网+”时代,大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现代化
“互联网+”时代,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想跟紧时代步伐,必须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道路。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农业走智能精细化、高效率、高产出、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现代农业道路。其次,是通过互联网的市场连接功能,进行农业生产的供需决策,这样更加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收益。最后,就是借助于互联网电商平台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多渠道、多层面、多元化地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2 “互联网+”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推进的关键时期,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和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走绿色、集约、智能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布局不均衡、人口城镇化滞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明显、资源环境代价大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1 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不均衡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小格局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但是在西部边远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各项重要因素明显滞后于东部发达和较发达地区,国家也相应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户籍、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政策,也促进了当地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教育水平和能力较高的农民能快速融入城镇生活,城市优越的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吸引他们长期留在城市,造成的后果就是农村人才的大量严重流失,使得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发展差距更大,进一步影响到城镇化总体格局的发展。
2.2 土地的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很多地方占用农用土地、拆旧建新,出现了过分求大求新、千城一面的现象,存在着过度开发和建设的问题。尽管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对一些落后、脏乱的乡村面貌进行修整完善,但不能忽略掉对乡村自然风光和传统人文历史景观的融合,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的代价获取经济的发展。同时,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只有实现居民在城市的安居乐业才真正达到人的城镇化目标。而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城乡居民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传统文化习俗和观念的影响,存在着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归属认同感、城市融入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人口的城镇化要比土地的城镇化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
2.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显著
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镇化的重要指标,这里面主要包括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方面。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异。以甘肃省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例来说明其凸显的问题。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乏力。一定程度上投资的程度决定了建设的水平,甘肃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全国水平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这与投资和市场环境关系很大。其次,基础建设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甘肃全省14个市(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区域差异,其中省会兰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好,河西5市也不错,正因为有了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形成了河西区域市场的串联和分工,带动了河西城市群的形成。最后,较低的城市基础建设水平限制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甘肃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特别是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环节明显滞后,这就直接影响到城市居住环境、就业环境、医疗环境和养老环境的提升,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城镇化的进程。
2.4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从人口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还是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指标来看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公共服务措施、城乡教育资源整合、乡村医疗卫生和城乡公共文化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提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边远民族地区存在户籍改革和管理制度不到位,土地流转和其他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就凸显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实行“善治”,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
3 “互联网+”时代,借助标准化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纲要》里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进人“互联网+”时代,就更加迫切地需要提高城镇化建设标准,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要求,也有助于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升级。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借助标准化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3.1 以标准化建设布局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以协调,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存在着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对于这种不均衡不协调的现象,必须依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里的标准,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依据县城建设标准、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标准、资源、生态环境标准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风貌塑造等标准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均衡和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3.2 依托互联网平台,全面实现人的城镇化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就是共享、开放、实时和交互,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在进行城镇化“硬环境”的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软环境”的塑造,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互联网的出现为农村许多有能力有思想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通过互联网的共享功能,他们可以提升个人业务能力水平,可以接收到新的理念信息,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升级缺乏人才的问题,也可以完全实现城乡的互动连接。同时,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要解决广大居民的城市融入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完善的公共服务措施,而依托互联网的便利性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互联网+”时代,只有全面实现人的城镇化,才能更好地推进城镇化良好有序发展。
3.3 拓宽渠道、吸纳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异显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投资乏力,很多地方因缺乏资金没办法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由此,必须要拓宽渠道、吸纳投资。一方面,互联网具有整合信息资源的便利平台,特别是在融资中更具优势,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地区优势产业和资源,吸引投资,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要素禀赋不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符合要素禀赋的产业结构。通过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大建设农村互联网产业,如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农村互联网发展新模式,通过互联网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崭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3.4 利用互联网优势,合理整合资源配置,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在建设初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信息闭塞、生态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低下,从而严重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未合理地对城市的发展进行规划,而导致了大量优质资源的浪费和传统人文历史景观的破坏,有些甚至是不可修复性的破坏。所以,在当前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期和关键时刻,必须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合理整合有效资源,以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率。资源的合理配置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城镇化道路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还必须依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里的新型城镇化标准,建立健全城镇人居环境建设与质量评价标准。
3.5 借助互联网平台,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机制。不管是对户籍制度的管理还是对土地流转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都必须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完善。以农村电商平台为例,必须按相应的标准借助互联网建立规范的平台,这里面包括了信息平台、农产品采集平台、销售平台和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各个平台的运行也依据互联网的平台建设标准来进行,不难发现,通过这些平台对于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和绿色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对集体土地资源的分配管理方面仍然利用网络技术平台来实现管理的优化和完善。由此可以明确,只有将完善的管理机制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升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治理水平,才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迈上新的台阶。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必须借助标准化建设才能把握好这一机遇,并助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