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的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2-02-07魏宗平郭旭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工程力学思政政治

□马 权 魏宗平 郭旭侠

一、引言

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全新的综合教育理念。工程力学是理工类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成果,几乎能在所有的理工类高校中实施,对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提高学生的政治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国内高校已经对工程力学课程思政进行了较多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受到课程教学学时和教育理念的制约,教育实践和文献报道都反映出,现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存在两个方面的欠缺: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受教育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得到提高是评判课程思政效果的标准,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围绕提高受教育学生政治素养进行开展。但在实际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程度低,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1]。二是采用灌输教育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学生对教育内容不能形成共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本文研究讨论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启发式和探索式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实施方法。

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式、启发式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达到提高学生政治道德素养的目标,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研究和工作。

二、开展思想政治调研

现代大学生身处信息时代,他们接收外部信息的手段与途径很多,接收的信息量远超十几年前的大学生。另外,现代各种思想和言论层出不穷,这些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具有多面性和不确定性,符合与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同时存在,这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对作为课程思政主体的学生开展思想调研,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动向是课程思政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2]。开展思政调研就是要切实掌握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真实状况,厘清学生对关键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明确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共性与特性,并据此制定有效可行的课堂思政教学实施方案,使课程思政开展做到有的放矢,增强课程思政的效果。

开展思想政治调研的模式多种多样,例如教师在课间休息或课堂间隙,抛出一些思政议题让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发言借此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做一些口头或书面的选择性思想政治问卷调查,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掌握学生的普遍思想状态等。

三、建立工程力学思政教育库

想要做好思政教育,就必须要深入挖掘工程力学课程内容中的思政素材及与之关联的德育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工程力学思政教育库[2],为工程力学思政教育做好思政理论和思政素材储备。

我国在工程力学研究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巨大贡献,比如历经千年的赵州桥,建于辽代被称为“世界三大奇塔”、至今900多年历经数次地震不倒塌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等。另外,我国近现代还涌现出一批在工程力学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如李四光、丁肇中等。悠久的历史与巨大贡献,科学巨匠及其事迹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素材。除此之外,工程力学知识还与科学精神、忧患意识、团队意识等正面思想紧密联系,为课程思政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的来说,工程力学课程内容中的思政素材很多,与之关联的德育思想具有多面性,存在一个思政素材对应多个德育思想,或者多个思政素材仅对应一个德育思想的情况,认真梳理工程力学知识体系,建立工程力学思政教育库,实现思政→素材和素材→思政的双检索对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让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作用

利用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引领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符合课程思政倡导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目标。通过榜样带头作用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为学生带好头,作好榜样,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做到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双受益。二是不简单灌输某种思政理论,而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引导,就不会在学生思想中形成抵触情绪。三是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能有效地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有的学生在毕业很多年之后还能清晰回忆起当年教师的某些言行,说明教师的言行已经映入他们的脑海,也证明利用教师的榜样带头作用开展思政教育可以起到深入持久的效果。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带好头,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时刻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这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要求,而不是对学生的要求。教师榜样带头作用的效果显著,通过教师榜样带头作用的潜移默化地引导,可以让正确的政治思想在学生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和成长,成为学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的效果,教师首先自身必须具有高的政治站位,始终将党、国家和学生装在心中,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这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教师需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充分扎实地备好每一堂课,认真地批改学生交的每一次和每一本作业,认真严谨地对待和回答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端正自身的行为,并及时发觉和纠正自身的错误言行。

五、创新学生作为主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穿插思政片段是当前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模式,学生处于消极被灌输状态。“教师在讲台上慷慨陈词,而学生无动于衷,冷眼旁观”是当前大多数课程思政教学的真实现状。

提高课程思政效果,需要让学生成为课程思政的主体,并积极参加到思政教学之中。教师通过提出思政问题,启发学生对思政问题的思考,为学生主动探索思政问题创造条件,并开启对思政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辨别是非,得到思政问题的答案。不但学生的思政素养在主动思考、探索及讨论中得到提高,而且学生探索研究思政问题能力和对错误思政思想的辨别力和免疫力也同时得到提高。

因此,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课程思政的主体,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思政效果[3~4]。为此可以设计在课堂间歇插入短时间思政议题讨论,比如开展工程力学在我国著名工程,如长江大桥、探月工程等中应用的讨论,让学生感知国家的巨大发展,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程考核和课后练习中加入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对课程思政议题进行缜密思索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思政议题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整体,从而使思政素养得到提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和创新教育模式,在兼顾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

六、让正确的思政气氛感染学生

情绪具有相通性与感染性,周围环境或氛围对人有巨大影响。古时,孟母为了给孟子寻求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不惜搬家三次,现代家长为孩子择校也是相同道理。因此为学生创造正确的思政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5~6]。

如果学生始终处于正确的思政气氛中,他就会被正确的气氛感染,进而在头脑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营造浓郁的思政教育气氛,使学生被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气氛包围、感染,是课程思政教学努力的方向之。

为此在教学时,可以为每一个章节设定一个课程思政的主题,在做教学PPT时可以在合适的位置插入课程思政的主题页,比如在讲授工程力学的压杆稳定时,可以插入“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思政主题页。另外,还可以为PPT选择具有正确政治思想的背景,上课时学生能一直受到正面课程思政主题的感染,从而正确的政治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思想的组成部分。

七、不断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践行和保持先进的思政理念犹如逆水行舟,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需要时刻校正自身的思想和言行,稍有松懈先进性就可能流失,因此不断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和摒除头脑中的不良思想,正确的思想才能始终占据我们的大脑。为此,教师和学生需要每天总结当日的工作和学习,及时发现工作和学习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思想和行为,并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教师的思想才能始终保持先进,为课程思政的正确开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课程思政的效果才能得到保持,学生的思政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实现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好此根本任务需要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本文从六个方面研究讨论了开展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的方法和思路。通过思想调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使课程思政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建立工程力学思政教育库,为课程思政的开展做好思政素材和思政思想的储备;通过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保证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以身作则和营造正确的思政气氛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的目标;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学生的思政素养稳步提升。按照本研究开展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可以与思想政治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但也应看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和价值取向更具多元化,自我意识强烈。在此种条件下,如何将“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综合人才,还需要在课程思政方面作出更多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工程力学思政政治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工程力学》微课教学模式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