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溯源
2022-02-07褚清清
□高 欢 褚清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发展观的阐述,在中国的实际发展中,不断深化对发展理念的认识。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作了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概括和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靠的是发展。必须落实新发展理念。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指出“新发展理念应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1]新发展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中国特色国情为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一、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作为基石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发展观问题,为各代领导人探索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中,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存在着某种客观的发展规律,但是归根到底来说社会还是受人类主体的影响;在坚持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主观目的性[2]。创新的发展理念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前提下,根据我国具体的发展国情提出的。协调发展要求我们要将“社会有机整体”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具体问题相结合,要求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充分解决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马克思在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上,认为学会尊重自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及其规律,才能把握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该观点为绿色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在其理论中提出的关于世界一体化的观点,为当代中国的开放发展给予了思想上的启发。
二、以中国特色国情作为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发展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中探索中国的发展理论,根据实践需要逐渐形成并完善了适应于我国国情的发展思想和理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回顾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来发展观念的演变,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由刚刚认识的初步探索,到各代领导人对其进行完善,再到如今形成中国发展的发展体系,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身影。
(一)萌芽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社会的最早体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党在历史性的过渡阶段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实现我国的制造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完成三大改造。实现创新与变革、协调发展生产力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根据当时社会发展情况中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报告从工业、建设与各方面关系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注意和把握的一系列重要关系。毛主席还强调,我们必须借鉴苏联的模式和方法,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他曾经提到过“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他认为进行革命,宗旨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还要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要做到社会公平正义;尊重自然界,做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新中国刚刚诞生时期,毛泽东就强调外国留学的重要性,支持海外留学,积极促进与其他地区和国家正常的交往。这为中国的发展理念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理论条件。
(二)发展时期。
1.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领导和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面对中国在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在不断探索发展中,扭转了潮流,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并在其2001年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中首次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进行更加系统地明确论述。邓小平在南方考察中就经济发展和改革体制问题,进行了强调。认为中国的社会要保持发展,经济也要保持发展。要促进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使中国在历史上再次迎来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实现了由刚刚初具格局到逐步加快的重要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继续坚持和发展一个具有明显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其确立了基本的政治思想和基本原则。
2.明确“全面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科学地判断中国历史发展方位并对其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使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新的历史认识和新的创新探索。针对中国的现代化战略蓝图,在总结创新以往领导者的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党的十六大的政治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重中之重。江泽民一再强调,“发展是绝对的真理,必须始终牢记”这是社会发展必须要贯彻的战略思想。[8]协调发展与自主创新是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发展是永远要坚持的主题。用共同发展的眼光来研究解决在发展前进路上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江泽民依照南方谈话的重要精神,特别提出了我国要正确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要概念。这些新概念、新内涵、新政策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念。
3.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中国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胡锦涛根据国情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紧紧地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树立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解决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困难和问题的核心。调整市场经济结构,把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活动作为重要的支撑;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发展;要时刻学会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宏博精神和伟大创造中吸收智慧和力量。胡锦涛指出,当前国家发展需要具有全面性、整体性,要准确把握五大建设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是不断创新、丰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科学发展观的观点。
(三)完善时期。随着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习近平对这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把握了当前世界发展的历史局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仪式上再次强调了新发展理念。要求必须做到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好新的发展理念。习近平认为,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就要学习新的发展思想、打造新的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时期发展思想和理念,确保我国发展的目标的顺利实现。
2021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对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提案,明确提出关于经济、改革、社会、生态、民生、治理六个发展目标,指明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新时期发展理念得以继续完善和发展。
三、以新时代挑战为戮力
以新的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思想,是在深入系统地分析并总结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历史大势中逐渐形成的。
新发展理念是在针对自从1978年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代以来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而重新提出的。它具有立足于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利环境和条件、符合当代我国发展的现实国情背景。但面对疫情的特殊环境,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就要稳民心、抓创新,抓科教,抓生态,抓文化,正确处理开放问题。新时代挑战下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把握以下四点。
(一)继续重视创新发展。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将发展的目标更多的转向高科技和大数据前言,整合优化已有科教资源,向原创性、引领性研究倾斜,加强体制建设和人才建设,为创新注入更强劲动力;同时创建一批更高大上的中国品牌,让经济发展的新机会向所有行业开放。
(二)脱贫时代的乡村振兴让老百姓更有盼头。在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更加贯彻,差距不断缩小。但仍要继续保持发展的协调问题,充分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更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制定适合我国共同富裕的行动纲领,实现个人收入与国家收入同步增长,从而满足人民的不同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探索实践。
(四)中国的开放在新的发展时期将继续前进。当今的中国目标,不仅是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双循环,促进中国的大发展。还要创造国际新机遇,积极参与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迎接中国新发展。使中国能够站在舞台中央,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结语
“十四五”时期,面临新的发展阶段,要提出新的发展理念、打造新的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强调新发展理念是指导原则,要具有整体性。要做到全面、完整、准确的贯彻和落实。新的背景下,我国的发展道路注定是陌生的,发展方式、发展战略也是陌生的,我们没有经验可循。所以更要注重新发展理念,在制定出每一个伟大的战略后,只有将其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