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培养互联网新兴设计类人才
——以网络美工课程为例

2022-02-07曾冬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人才职业评价

□曾冬妮

2020年受疫情冲击,消费者闭门不出,线下实体经济发展受阻,消费场景大幅度迁移线上,根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0》显示,202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4.5%。因此在后疫情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箭在弦上,成为抵抗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发改委更是提出了“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希望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改变商业模式,利用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新的收益与价值。众多企业在疫情影响下,在技术推动下,在政策支持下,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将营销与销售场景线上化,以此突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而实现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是设计师;但是在技术发展与产业革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对设计师从职业职能和角色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将根据新兴设计人才需求,基于设计工作过程,重构网络美工设计课程内容,利用全新的“4炼(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整体设计,以探索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设计人才,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互联网新兴设计人才需求现状

根据腾讯2019年12月发布《互联网新兴设计人才白皮书》显示,新兴设计人才日益紧缺。传统的互联网设计人才多为针对实物产品设计,而新兴互联网设计人才不仅针对实物产品,还包括抽象的UI、用户体验等,因此新兴设计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商业、运营、服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得新兴设计人才不仅能够输出成熟的作品,还要能够从全局考虑设计如何更好地帮助产品营销宣传,从而达到促进销售与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目的。另外,伴随着企业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招聘新兴设计人才不仅要求具备专业技能,同时也注重态度、性格、思维等职业素养。但是目前互联网新兴从业设计人才存在诸多问题,以网络美工岗位为例,根据相关调研知,目前网络美工人才适应能力较弱、缺乏职业精神、学习精神、学习能力严重不足、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不足[2]。因此针对设计类专业课,需要根据市场现状与企业需求,重构课程内容与调整教学方式,为培养企业满意的新兴设计人才进行改进。

二、网络美工设计课程在互联网新兴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网络美工设计课程是电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互联网新兴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入门课程,同时也是赋能企业电商化必不可少的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基础理念、设计软件基础操作与设计技巧、视觉审美等,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企业要求设计官网、完成网店装修、产品宣传画册、产品宣传海报设计等。

三、网络美工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困境

网络美工设计课程是一门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依托的软件是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该课程内容丰富繁杂,同时伴随着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想要让消费者记住设计作品,或者设计作品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这就对设计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难度。因此网络美工设计课程有以下几大难题与困境。

(一)学生基础知识框架薄弱,课程学习信心受影响。网络美工设计课程开设在大一下学期,虽然学生已经从高中步入大学有半年时间,但是因为大部分学生在以前并没接触过设计相关课程,且针对电脑操作也较生疏,故而本门课程无论是从设计理念还是基础操作,都相当于为学生搭建最基础的基石,并且因为是全新的知识且实践性较强,部分学生会比较担心自己学习不好,对课程的学习信心有影响。

(二)缺乏硬件条件或者自我约束较差,很难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实践锻炼。网络美工设计,必须动手实践,只要在不断的设计中,才能熟练软件操作,才能强化设计技能。故而该门课程需要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实践,但是在课后,因为部分学生缺乏电脑故而很难进行实践锻炼,仅仅依靠课中教学时间,是很难锻炼技能;此外,学生自我约束较差,很难在课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到真实的设计锻炼中去,故而课后实践很难落实。

(三)审美没有固定评价标准,故而教学评价标准较难建立。美没有唯一标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学生设计作品的评价,很难建立标准化的模式,故而这对合理、健全、公平、公正的作品评价带来了难题。

(四)设计创新能力较难培养。一个优秀的作品,不仅要能准确向消费者传达营销主题,还要具有创新性与艺术性。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根据课程任务完成相关操作,但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其它作品时,学生通过参考优秀案例等,能够进行简单的模仿,但是很难进行突破与创新。

(五)提前建立不耐其烦、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设计作品需要满足客户与消费者需求,大多数客户对于设计作品需要反反复复调整修改,而设计需要抓住客户的需求点进行耐心设计,这不仅考验设计师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时候还要考验设计师的耐心,要求设计师自己就具备精益求精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反复的工作中,有良好的工作心态。

四、以“4炼(练)”为教学设计宗旨的必要性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市场与企业需求,培养合格的新时代设计人才,老师需要将“经师”和“人师”进行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授业解惑”与“传经授道”一体。对于学生的培养应从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淬炼是基石,教师要以身作则,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学生能够感想、敢做,敢于吃苦、勇于奋斗、乐于奉献;二是政治历练是学生成长的明灯,主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而老师则要以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影响学生,使得其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三是专业训练是学生发展的技能保障,通过专业的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关键要领,使得学生具备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四是实践锻炼是技能强化重要途径,在实践中锤炼过硬的本领,是要让学生到各项工作中实践,去现场学习,去现场锻炼,使得学生的本领从艰苦环境中、任务中真刀真枪干出来、动真碰硬炼出来。通过“4炼(练)”四位一体的教学,使得学生具备合格的思想素质,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满足企业职业素养需求,并愿意为成为中国工匠而努力,从而填补新兴设计人才空缺。

五、“4炼(练)”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设计

将“4炼(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培养学生对设计岗位认知、岗位职责认知,多方位让学生从实践中锻炼本领。

(一)以小组角色扮演法,进行“思想淬炼”,提升学习信心与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分别代表不同人群,并寻找相应的典型代表人物,了解其故事,感知其精神,从而进行“榜样力量”主题海报设计任务,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此宣传典型榜样的社会贡献、职业精神,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榜样人物的正能量影响,以此进行“思想淬炼”。让学生能够从榜样的事迹学会干一行爱一行,坚守岗位、一生一事、勇于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而满足企业对新兴设计师的职业素养要求。

(二)融入国家标志性代表物,彰显国家实力,以此进行“政治历练”,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让设计作品充满正能量。在设计主题海报过程中,一是可以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如活字印刷、丝绸之路等,彰显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增强爱国之心;二是可以在设计中融入领先的高科技元素,如天眼、神州飞船等,以此传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无数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日日夜夜的付出下,我国科技实力突飞猛进,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自己的人生道路,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让学生的每一个设计作品都能传达出满满的正能量,感染每一个消费者,传达产品与企业经营理念。

(三)以小组为单位,引入真实设计任务,以此进行“实践锻炼”,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实践条件。在课中与课后,通过引入真实设计任务,让学生基于真实设计需求,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完成主题海报设计,并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企业导师点评进行修改优化,并最终交付。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任务分配,解决部分学生课后无电脑进行实践问题,小组内电脑可以互相使用;此外,通过引进企业真实设计任务与企业导师点评,通过反复的修改调整,最终完成交付,能够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设计岗工作职责与流程,知晓设计岗的岗位技能与所需职业素养。

(四)基于“知、导、行”多元化教学设计,以此进行“专业训练”,强化学生设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创新意识。构建“知、导、行”教学模式,课前认“知”课程任务,并提前探索完成初稿作品;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后设计“行”动,强化技能。另外,为改进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习主动性,将“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结合“练学思拓”能力训练模式实施教学。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将复杂枯燥的理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口诀,将繁复的操作按照操作顺序,一步一步列明,让学生按照步骤操作即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过程性、结果性、三主体”相结合教学效果评价。为全面考核评价学生表现、职业能力、政治思想,故教学评价可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表现。结果性考核为学生作品考核。过程性评价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于作业提交率、知识学习完成进度等采用定量评价;对于课堂互动表现、发言等主要采用定性评价;对于课后的社会实践采用定性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评价社会服务意识是否有明显提高。结果性评价即设计作品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采用教师、学生、企业导师多主体模式(即学生作品展示互评、教师专业点评、企业导师点评),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综合化评价。

六、结语

网络美工设计课程通过“4炼(练)”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以“4炼(练)”为教学设计宗旨,由顶层到底层合理构建教学环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促进新兴设计人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也为培养“知行合一、精益求精、德技双馨、中国工匠”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一种值得探索及实践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人才职业评价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爱的职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