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新探索

2022-02-07黄斌生孙燕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互联网+

□黄斌生 孙燕兰

“互联网+”视角下,中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尤其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思维及技术融入到其中,既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需求,也为计算机专业教学革新助力。基于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实践,应树立“互联网+”的教学思维,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以“互联网+”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向新的发展方向进程,从而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素养,提高中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必要性

(一)拓宽教学空间。“互联网+”视角下,中职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虚拟技术在其中的运用,拓宽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空间与平台,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环境优化模式。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学科教学要分为理论教学部分、实践教学部分以及实验教学部分,这些教学部分的综合性实施,有助于计算机教学良好的开展。但由于受到以往计算机教学弊端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于重视计算机理论与实践信息的传递,使实验教学开展成效不足,影响到计算机教学整体性实施。而计算机教学在“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的辅助下,运用虚拟技术,提升计算机设备运用成效,在计算机的设备中构建计算机教学的空间,达到传统计算机教学与虚拟技术的融合,开展混合式计算机教学模式,以此能弥补传统计算机教学实施不足问题。

(二)更新教学手段。将“互联网+”技术及思维运用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能更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手段,尤其针对计算机的实验教学部分。在以往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计算机实验教学实施成效不足的问题。而在“互联网+”视角下,中职实施计算机教学,既能促进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实施,也能促进计算机实验手段的多样化,为计算机整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一是在计算机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实现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良好实施与开展;二是在计算机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引领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与实践,使学生在计算机操作中运用知识、获取知识、感悟知识,增强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三是在计算机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不仅推助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新革新方向,也为学生打造一个虚拟现实的计算机实验平台。

二、“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新方向

(一)混合式教学方向。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互联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开展,其在“互联网+”技术及思维的支撑下,要求中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向混合式教学的方向进程。“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其借助先进技术的优势,促进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做到线上线下都能够开展计算机教学及实践活动。例如:以“互联网+”为导向开展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其整合计算机专业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教学部分,立足于这三个教学部分,开展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做到计算机课前教学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并向学生传递计算机所学信息内容,包含计算机理论信息、计算机实践技能、计算机原理信息等,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计算机课中教学部分,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实践平台,包含计算机知识思维平台、计算机技能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解答课前学习疑惑,并引领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计算机课后教学部分,作为评价及课业布置,通过评价学生,让学生知晓自身自主学习的优劣势,之后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计算机课业信息。例如:在网络平台中,以计算机课程主题,借助虚拟技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实践平台,包含计算机软件制作、计算机网页制作等,让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达到计算机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意义性。总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其在“互联网+”支撑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应做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无缝衔接,从而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的水平。

(二)人本化教学方向。“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革新方向,应向人本化教学方向进程,这也是对传统计算机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提倡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结合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设计学生适合参与、融入、实践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以此使学生从中获取较多的计算机能力、素养、思维等信息。中职的“互联网+”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计算机教学观念的束缚,以人的发展诉求,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包含互动式教学模式、研讨性教学模式、情境性教学模式等,带动学生参与到计算机实践教学及理论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获取及计算机实践操作,从中获取较多的计算机能力,以此助力于学生个体及群体的发展模式,达到中职开展“互联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价值性。

(三)一体化教学方向。“互联网+”视域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革新,向一体化的教学方向进程,从而达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革新的意义性。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其涉及的内容多元,包含计算机理论教学、计算机实验教学、计算机实训教学、计算机实践教学等,而这些教学对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促进意义。而要想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应整合所学计算机教学部分,做到多个教学部分的衔接,为学生开展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既有效获取计算机理论知识,也进行计算机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从中发展学生计算机思维,提升学生计算机能力,彰显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成效。因此,在以“互联网+”为导向开展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为学生构建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助力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新路径

(一)树立“互联网+”教学思维。

1.提升“互联网+”认知。在“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进程,应提升对“互联网+”认知,了解到“互联网+”技术及思维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的价值,并依据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不足问题,在此基础上,以“互联网+”融入为基点,重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例如:加强对“互联网+”研究,知晓“互联网+”与计算机教学之间的关联,促进两者的融合,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及模式。

2.践行“互联网+”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中,重视“互联网+”运用,并践行“互联网+”思维,促进“互联网+”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效性运用。一是提升教师对“互联网+”认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根据“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学革新方向,为学生设计计算机教学活动。二是发挥教师教育引领成效,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变革,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思维,更好地践行计算机学科知识的实践,做到计算机教学以人为本的实践模式。

(二)构建“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在“互联网+”视域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构建“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学平台是关键。一是中职以“互联网+”为导向,重视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构建计算机信息资源库,拓宽学生计算机视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计算机学科信息。二是中职以“互联网+”为导向,重视虚拟技术运用,针对计算机学科教学模式,在互联网平台中,打造多个计算机学习空间,包含自主学习空间、实践教学空间、实训空间等,依托于校企合作,实现教学空间设计与打造的实效性。三是中职以“互联网+”为基点,重视社交软件运用,借助微信、QQ社交软件,开展多元的计算机讨论、主题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增强学生计算机学科信息感悟能力,进而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向新的方向进程。

(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教学实践。中职计算机教学在“互联网+”支撑下,得到良好的开展与实践。但在其开展中会遇到病毒的侵害,这影响到计算机教学的良好实施。从学生计算机学科学习视角出发,学生要想学习好计算机学科,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学生以自身计算机能力促进网络病毒的消除,维护网络安全,促进计算机教学良好实施。例如,将“互联网+”思维及虚拟技术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在计算机设备中植入计算机病毒软件,根据计算机病毒特性促进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播,教师引领学生分析计算机病毒,认知计算机病毒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方式消除计算机病毒,并在虚拟机中构建一个病毒防御体系,从而达到良好的网络安全技术教学模式。教师在网络安全技术教学中,以虚拟机为导向,引领学生认知、消除病毒,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演示,之后以虚拟机为导向引领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实践,促进学生对网络安全技术的良好掌握,促进“互联网+”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良好运用。

四、结语

“互联网+”视角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实践,能依据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明确“互联网+”融入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价值、必要性,促进“互联网+”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融合,构建“互联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增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以此也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素养,助力于学生发展。因此,中职在“互联网+”视角下,应重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开展,走教育创新革新的路径,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及方式,促进“互联网+”良好地融入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从而彰显中职“互联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价值性。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互联网+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电路与模电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