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及后果研究

2022-02-07李育源

国际商业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过度投资后果行为

李育源

摘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新的科技技术不断涌现,即使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仍然阻挡不了许多企业的投资热情,过度投资现象也时有发生。世界各地研究过度投资行为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一致认为过度投资存在弊端。本文分析了高度投资的行为及后果,寻求提升投资效果的途径,希望能够对企业投资研究出一点力。

关键词:过度投资;行为;后果;对策

过度投资行为就是指企业的投资或融资的力度与企业本身的实力和发展情况不相匹配,投资和融资的量远大于企业实际所需要、所能承受的量的行为,尤其是把资金投入到某些负净现值的项目中,对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对企业经营产生了负面影响,是一种效率低下的投资行为,必然带来坏的后果。

我国近几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企业投资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在我国投资规模渐渐加大的社会环境下,更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愈发关心我国企业投资渐热这一话题。海内外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等传统的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最终都得出了较为统一的结论,即这些行业普遍存在因过度投资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比如产能过剩。然而一些新兴行业,如: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这些被称作新兴行业的行业中,也出现了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全球环境面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气候变暖的危机局面,不但需要降低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并且要大力开发使用绿色环保新能源,对当前这种能源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促进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设备及其装备制造行业必定会得到空前发展。很多新能源领域的制造企业便会因过热的投资而过度生产,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因此,本文认为,研究企业过度投资带来的后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引导企业正确适当的投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相关概念的理论分析

1.代理成本和过度投资

研究认为,企业经理人对私人利益的追求是企业诱发过度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企业经理人倾向于将企业的闲置现金流投入到资本市场中,这样经理人便可获得更多的资源优势,借助企业资源满足自身对利益和权力的欲望,如此这般,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频发不断。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的所有权掌握在股东的手中,但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掌握在经理人的手中,经理人则更倾向于牟取更多的私人利益,由于職能的差异及利益目标的差异,就导致了二者之间的代理矛盾,股东无法对经理人的行为做出切实的监督,而经理人在做决策时也不会将股东权益放在首位,这就诱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由于立场的差异,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矛盾并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经理人仍会借助职务之便不断将企业的现金流用于扩张投资,而且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更倾向于投资对自身利益的影响,而不会考虑该投资是否可以获得高额收益回报,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水平。为了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作者指出可以从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的控制角度出发,对企业自由现金流的使用做出适当的限制,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经理人的盲目投资行为。

2.公司治理和过度投资

理论上,若企业的股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么这些企业所有权的掌握者更倾向于加强对企业及经理人的监督,在强有力的监督下经理人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将会大大受限,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也会受到控制。这种情况下,企业所有者倾向于提高经理人的内在激励机制,当二者目标趋向一致时,代理矛盾就会得到缓解,经理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也会更维护公司的利益,提升公司的价值。

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企业的投资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二者之间表现出的是一种非线性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企业的股权结构分散在较多人手里时,这些人对经理人的约束力并不显著,此时经理人谋求私利的风险较大,企业过度投资的概率也较高;当企业的股权结构较为集中时,股东对经理人的约束力显著提高,并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经理人在做出经营决策时会更倾向于考虑企业的利益而非个人私利,企业的过度投资概率大大降低;当企业的股权结构过于集中时,也会诱导企业发生更多的过度投资行为,这是因为大股东希望通过借助于过度投资于投资回报率较差的资产项目,甚至是预期收益率为负的资产项目中以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二、过度投资的识别及后果分析

(一)过度投资行为的识别

为了保护企业及其投资者的利益,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探究,研究其是否已出现过度投资问题,以及该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如何进行规避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何识别出人们的过度投资行为就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理论及实践中,对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识别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利用对比法识别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对比识别法是指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规模与企业现实的投资规模进行比较,以此评判企业的投资是否超越了合理的限度。基于Jensen提出的自由现金流理论可知,企业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便是企业拥有的自由现金流量,因而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企业的投资规模是否适度,取企业当年自由现金流量的平均值作为衡量标准,若企业本年的投资水平高于该值,则判定企业存在过度投资,反之则判定企业不存在过度投资。

第二,利用预测法识别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预测法需要借助数据模型对企业的理想投资规模做出预测,由于企业的成长特征与企业的投资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可以构建二者之间的回归模型预估企业的理想投资规模。当预测出企业的理想投资规模后,将结果与企业现实的投资规模进行两相对比,若前者高于后者,则企业并未出现过度投资,反之,若前者低于后者,则意味着企业已经出现了过度投资。

第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识别的具体方法。

1.郑玲根据Jensen对过度投资的定义,将投资规模认为是该企业固定期限内的固定资产增加额,即I(投资规模)=,其中,固定资产增加额包括固定资产净额、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的增加额,除以其期初余额是希望可以消除行业间的差异。然后将该企业近两年的平均投资额和行业平均额进行比较,如果大于行业平均额,则认定其存在过度投资的可能,并继续对投资后的年度总资产平均收益率和投资前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果后者较大,则认为企业确实出现了过度投资问题。[16]

2.基于Jensen提出的自由现金流理论可知,企业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便是企业拥有的自由现金流量,在实际运用中,若想通过自由现金流来估算企业的投资效率可以参考汉克尔等人在测算企业价值时所应用的计算方法,即: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若资本支出增长率高于销售成本增长率,那么过度投资规模为正,可以判定企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反之,若投资支出增长率低于销售成本增长率,那么过度投资规模为负,意味着企业没有出现过度投资行为。

总之,企业在判断其投资行为是否过度时,自由现金流虽然不是决定投资行为的因素,但可以根据它来判断这个时间段里企业是否可以展开某一些投资行为,与此同时,企业还可通过预估企业当下的理想投资规模,并对比企业现实的投资规模,两相比较中判断企业的投资行为是否过度。

(二)过度投资的后果

1.加剧了企业的风险,降低企业价值

企业产生了过度投资,说明企业的投资过多的占用了企业资金,导致自由现金流量减少,这势必加大企业的融资需求,而此举又会引发企业偿债能力的降低,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综上说明过度投资会增加企业风险,损害企业的获利能力,由此降低了企业的价值。

2.降低资产利用率,产生大量无用价值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背后往往是企业的盲目扩张,企业的投资规模远超过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规模,并且投资方向往往不是最优的投资方向,不是企业最需要投资的方向,这就导致企业资产配置效率低下,产生大量无用的“资产”,降低了企业资产利用率。并且这些不良资产会持续抢夺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不断地获取资金却无法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收益,大大的损害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三、小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D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在2006年就开始大量投资。根据过度投资规模的计算公式,计算数据如下:

(二)案例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在2006-2014年间,有五年时间D公司的投资支出增长率高于销售成本增长率,也就是说这五年东方电气存在过度投资的问题,尤以2008年及2009年过度投资较为严重。自2010年开始,过度投资又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而以这几年的平均值角度来看,投资支出的增长率水平明显高于销售成本支出的增长率水平,过度投资总额更是高达340.69万元之多。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只有做好投资决策,保证投资收益的最优化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推動企业稳健运营。但是,D公司的投资决策显然背道而驰,这势必会削弱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地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另外,当一个企业的借款时的融资成本项目普遍低于投资报酬率时,企业可以通过贷款经营为企业争取更高的收益,企业面临的风险压力较小时,要使用财务杠杆的理论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加以剖析,不仅能给公司带来非常可观的利益,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从D公司报表数据计算得出以下数据:2006至2015九年间,D公司的负债额平均为500亿元人民币,但息税前利润的平均值却不足20.1亿元,由此可见D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自2011年起,息税前利润下滑使得企业在高负债率的情况下经营,这样会给企业带来无法预估的危机。然而随着借贷利率的上调,实际负债压力进一步增加,更加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四、研究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本文建议公司要对自由现金流进行有效管理。

企业应该扩大内部监管机构的权力,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建立资金监管制度,对企业的管理层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其决策行为进行监管。严格控制自由资金的使用,应该使用到有效的投资项目上,规避过度投资的情况,还要制定有效的分配策略,来避免投资过度的情况以及投资低效等现象发生。另外,建议企业规范投资决策程序,避免一言堂。

参考文献:

[1]李鑫.自由现金流与企业过度投资[J].上海:证券市场导报.2007(10).

[2]窦欢,张会丽,陆正飞.企业集团、大股东监督与过度投资[J].管理世界,2014(07).

[3]赵景涛,刘忠轶,刘佳诚.超额现金持有、过度投资与代理成本[J].保险研究,2014,(09).

猜你喜欢

过度投资后果行为
众荣的后果8则
上市公司非投资效率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
高管薪酬、企业避税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
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
贪小便宜的后果
省钱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