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五的月亮》是这样唱火的

2022-02-07

妇女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军嫂一师官兵们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歌声飘荡40年,这首《十五的月亮》如今仍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优美的旋律唱出了戍边军人守卫祖国“大家”的无上荣光,也唱出军嫂们独自撑起一个个“小家”的汗水和辛劳。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创作原型,是一支曾驻防在内蒙古草原的英雄部队。

20世纪60年代,为缓解苏联陈兵我国边境线所带来的压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北京军区守备第一师,进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秋灵沟地区。此后的十余年里,驻守官兵与当地百姓克服重重困难,扎根秋灵沟,建设秋灵沟,共同谱写了一曲扎根边疆、献身国防的时代颂歌。

“部队刚进驻秋灵沟的时候,不仅自然条件差,官兵们的生活条件一样艰苦,更别说军属随军生活。”原守备一师师长邱金凯回忆,驻守秋灵沟初期,因现实条件制约,部队家属不能随军,后来随着条件改善,守备一师在距离师部150多公里外的集宁建设留守处,供随军家属生活。“尽管有了这些住房,但多数官兵的家属还是在老家生活,为她们的丈夫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两地分离的生活,让“军嫂”这个平凡的称谓愈加显得伟大。“一直以来,我很想写一首赞颂军属的歌,当年秋灵沟的那段经历,让心里的这个念头落地开花。”作为一名军旅作家,年逾八旬的石祥曾经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军歌,而那首《十五的月亮》最令他难以忘怀。

20世纪70年代末,石祥来到秋灵沟体验生活,与守备一师的官兵们同吃同住。“在连队体验生活就是为了在基层找灵感。走访时,一说起军嫂李友霞,师部里人人都能跟我聊上两句。我很好奇她是谁的家属,结果發现她正是师长邱金凯的爱人。”石祥回忆,邱金凯的老家在河北,参军时上有年迈的老人要尽孝,下有弟弟妹妹要抚养,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李友霞的肩上。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河北老家数年如一日,如黄牛一般不辞辛劳。

“家中老人生病,李友霞在床边细致地照顾,擦脸、喂饭、喂药,如同老人的闺女一般,任劳任怨,从没让边关的丈夫为家庭分心。”石祥说,都说长嫂如母,邱金凯的弟弟妹妹逐渐长大成人,李友霞仍旧忙前忙后,给弟弟张罗盖房的材料,走几十里地为妹妹准备称心的嫁妆。给丈夫的信里,她总是说“家中都好,勿念”。

“官兵们和我聊着李友霞的故事,其实也是在讲述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在每位官兵心里,都装着一个人、一个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值得赞颂。”石祥说,李友霞只是一名普通军嫂,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和李友霞一样的军嫂,替她们的丈夫挑起家庭重担,这些热血男儿才能手握钢枪,保家卫国!

于是,写一首歌歌颂军嫂的想法,开始在石祥心中生根发芽。20世纪80年代初,由石祥作词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开始在军营中传唱,朴实的歌词道出了官兵们的心里话,舒缓的旋律也唱出了军嫂心中最柔软的爱。时间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十五的月亮》却飘进了每一位驻守边疆的官兵心里。

“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走在守备一师的师部旧址,曾在秋灵沟服役6年的桂茹,不自觉地哼起熟悉的旋律。

润物无声,一首歌曲的创作灵感可能来自一个人的故事,传递的却是一个群体的情感,歌颂的亦是一个群体的精神。

“尽管这首歌的创作原型在守备一师,但歌颂的是每一位军属、每一位为祖国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官兵。”桂茹说,正是广大官兵与军属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拥有了如今的岁月静好。

(摘自2021年12月22日新华网

作者:殷耀、朱文哲、李志鹏)

猜你喜欢

军嫂一师官兵们
歌中军嫂分外美
军嫂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军嫂,强军背后的靓丽风景
我的自然笔记(二)
更正
双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