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政策频落地 数字经济迎新机
2022-02-07
2022年1月12日,國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从数额上讲,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将从2020年的约7.90万亿,增长至2025年的12.50万亿。政策一出,随即引起市场重点关注,云计算、数字货币等相关板块当日均实现上涨。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连颁政策,促进数字经济落地深化,该产业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数字经济产业壮大,旗下各细分领域也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此次《“十四五”规划》,主要提出了五点内容:
包括5G、6G、光纤宽带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等;
后面区域性、全国性的数据交易所会加速推进。“数据”会越来越值钱;
其中数字产业化里面继续强调了国产替代,要在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瞻性领域发挥举国体制优势;
“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并明确提到了智慧社区、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云游戏等应用场景;
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健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经济产业早已被高度重视,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已有十余项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出台。(见表一)
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
分析机构普遍认为,随着政策不断出台,数字经济产业将转向普惠共享新阶段,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方面大有可为。
数字经济为何成为发展焦点?综合各方分析机构观点,主要有三个原因。
当前传统经济的发展势头有所放缓,而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兴起,数字经济已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顺风前行,显然能使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加速。
在疫情海外市场出口遇阻下,以社交、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新电商模式快速发展,释放了潜在内需消费;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有效打通了生产、消费、分配和流通环节,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优化了对外开放水平。
数字基建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万物融合创新为驱动力,对各个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的新型基础设施。随着整个社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数字基建的赋能效应逐渐显现,助力交通、电力、水利、管网、市政等领域数字化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近年来,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中国信通院、财通证券等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经由2005年的2.60万亿,增长至2020年的39.20万亿,占GDP比重高达43.70%,其中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4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增速9.60%,位居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