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因子分析的278例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证候特点分析❋

2022-02-06张振奎金艳涛许前磊王丹妮陈莉华李鹏宇贾皇超王月圆吴智慧郭会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病位肝郁体征

张振奎, 金艳涛, 许前磊, 王丹妮, 陈莉华, 李鹏宇, 贾皇超, 姜 琦, 王月圆, 吴智慧, 郭会军△

(1.河南中医药大学, 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 450000)

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是在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治疗普及之后逐渐被关注的。ART疗法的使用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使艾滋病成为慢性感染性疾病。但长久的抗病毒治疗使得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逐渐显现,血脂异常即是长期抗病毒治疗后的常见问题之一[1,2]。有研究表明,ART后艾滋病患者血脂异常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40.3%[3-5],并且血脂异常的艾滋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提高[6]。目前关于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机制及ART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4]。虽然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血脂异常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7-10],但关于艾滋病血脂异常的中医药研究相对较少,其辨证受艾滋病这一基础病的影响与普通人群有一定差异,且血脂异常患者早期症状体征表现不明显,也给临床对该病的辨证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血脂异常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等出现异常的一种代谢性病症,常表现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3];但其临床表现多不突出,甚至不表现出任何症状。而且在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治疗中主要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与某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克立芝等相互作用容易发生不良事件[11,12],因此西医治疗本病存在很大局限性。而中医药从整体出发多角度辨治,不仅能有效改善血脂异常相关症状,延缓其发展演变过程,还能降低抗病毒药的副作用,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收集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症状体征,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证候分布特点,以探究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并分析ART后血脂异常的中医临床表现及其相关证候特点,以期给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与防治提供借鉴。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20年在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县周口市商水县及南阳宛城区调查了278例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其中男154例(55.40%),女124例(44.60%),年龄在18-80岁之间:≤40岁28例(10.07%),41~50岁61例(21.94%),51~60岁119例(42.81%),≥60岁70例(25.18%),平均年龄(53.36±10.47)岁。感染途径血液传播175例(62.95%),性传播76例(27.34%),其他27例(9.71%)。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μL者18例(6.47%),200 cells/μL~350 cells/μL者47例(16.91%),>350 cells/μL者213例(76.62%)。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2 mmol/L者94例(33.81%),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7 mmol/L者178例(64.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1.0 mmol/L者106例(38.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LDL-C)≥4.1 mmol/L者11例(3.96%)。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发布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13],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3],即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血脂异常:TC≥5.2 mmol/L,TG≥1.7 mmol/L,HDL-C<1.0 mmol/L,LDL-C≥4.1 mmol/L。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正在接受ART治疗者;年龄18~80岁;四诊信息完整者;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调查者。

1.4 排除标准

近1个月内已接受过其他降脂治疗;神志不清、痴呆、各种精神病患者及不愿配合者;血脂异常但患有严重脏器疾病者;存在其他影响中医证候因素者。

2 方法

2.1 信息采集方法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4]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5]制定调查表,调查表问卷内容主要为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脉等信息。另采集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TC、TG、LDL-C及HDL-C等数据。

2.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中医症状及体征、舌象、脉象分布情况

本研究将纳入的症状因子进行频数统计,删除频数小于15%的症状体征,共得到32个症状体征因子(见表1),排在前10的症状因子分别为淡红舌(65.5%)、苔白(61.9%)、苔薄(57.9%)、神疲乏力(56.8%)、睡眠差(49.3%)、健忘(47.1%)、情绪消极(40.6%)、苔黄(37.1%)、肌肉关节痛(35.6%)和腰膝酸痛(35.3%)。

表1 278例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32个症状因子频数及频率分布情况比较

3.2 因子分析

选择症状体征中出现频率≥15% 者进行因子分析。经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0.738(>0.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近似卡方3143.592,自由度496,显著性0.000(P<0.01),说明本研究数据可以用于因子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从32个症状体征中提取11个公因子,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255%(见表2)。根据因子载荷的绝对值大小,分析原始变量与各主成分之间的相关度(见表3)。

表2 11个公因子特征值和总方差解释

表3 11个公因子包含的载荷系数≥0.3的症状体征及对应证素

4 讨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而证候要素是辨证的基础[16],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证候进行“降维升阶”,可将各类证候体征进行归类分析,使辨证治疗更加准确。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因子分析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17]。高嘉良等[18-21]研究发现,血脂异常的证候要素有痰浊、湿阻、内热、血瘀、气滞、气虚、阳虚、阴虚,病位靶点为脾、肺、肾、肝,其主要证候要素为痰浊血瘀,主要病位靶点为脾。目前中医多认为艾滋病血脂异常属痰、浊、瘀范畴,以正虚为本,痰瘀为标,为本虚标实证,常见证候为肝郁脾虚痰阻[22-24],比较后发现艾滋病血脂异常患者肝郁等肝系病变较明显。此次研究通过分析患者症状体征,辨明其证候要素及病变脏腑,为艾滋病血脂异常患者的辨证分型及进一步诊疗提供思路。

本次调查的278例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排除了频率小于15%的症状体征后共得到32个症状体征因子,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了11个公因子;结合临床及专家意见认为,本次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涉及的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阴虚、气郁、内热、湿郁、胆火;病位有脾、肺、胃、心、肝胆、肾,其中气虚、气郁、阴虚为主要证候要素,脾、肝、肺是其主要病位。此次结果显示,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早期病变主要为肺脾气虚伴肝郁及阴虚,与以往得出的肝郁脾虚痰阻相比,肺脾气虚更为明显并伴有肝阴虚等。

另本次分析的结果还有一部分无证可辨的情况。李运昌等[25]认为,对于无证可辨的患者应当详察舌脉,同时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对其进行辨证分型;确无明确辨证依据即“无症可辨”的可依据正气渐虚、“伏邪”未发进一步指导临床。因此针对艾滋病血脂异常无症状者,可以认为是肺脾气虚伴肝郁为病,痰瘀伏邪未发,结合患者肝肾功能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痰瘀的病因以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综上所述,ART后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其发病病机是正虚为本,痰瘀为标,虚实夹杂;肺脾气虚加之肝郁导致气血郁滞,甚则痰浊瘀血互结,久则危及心脑血管等。具体为毒邪(疫毒、药毒)久羁,导致肺脾气虚,肝失疏泄,气血失运,痰浊毒邪郁滞生瘀;痰瘀互结血脉日久发病。其病位主要为脾、肝、肺受损,久则导致五脏亏虚。结合本次研究以及中医对血脂异常的认识,可以从肺脾气虚伴肝郁致痰浊血瘀论治艾滋病血脂异常,首先对于艾滋病血脂异常兼见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当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其次对于艾滋病血脂异常但无症状的患者应结合体质、饮食、地域生活习惯,并结合舌脉等综合诊疗,重在既病防变;最后对于有血脂异常发病风险的艾滋病患者可以结合用药、生活方式、舌脉等情况以及发病趋势予以健脾益气兼化浊降脂,以求未病先防。

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对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感染者的证候分布规律进行分析,为中医药诊治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提供了依据。但此次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受检查项目以及地域等因素影响,结果可能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过其结论仍不乏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为揭示艾滋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证候特点,有必要对艾滋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多类别研究,进一步指导临床。

猜你喜欢

病位肝郁体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
《伤寒论》之病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