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问题研究
2022-02-06蔡云晨刘雨龙
□蔡云晨 刘雨龙
近年来,人文素养教育在高校教育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文科学校相比,当前工科学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欠缺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如今兴起的“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围绕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中心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下许多工科学校必须及时分析和解决的首要问题。[1]
一、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人文知识较为匮乏。由于专业的不同,造成了学科的学习内容不同,因此大多数工科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兴趣,甚至没有受过系统完善的学习,对于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等缺乏宏观的了解与感悟,不利于他们形成必要的历史观、民族认同感和开放的胸怀。大学的人文通识课程大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很难达到提升或者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目的。同时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普及,碎片化的阅读造成学习到的知识是欠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几乎不会引起学生更加深层次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他们对人文素养知识的积累。在人文素养欠缺的众多方面中,语文素养不高是其中最为突出和而明显的事实,很多工科学生在基本的应用文的写作技能上掌握很少,且经常存在格式不规范、错别字满篇、语句不通顺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人文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与积累。
(二)人文精神仍有欠缺。一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引导的知识教育,在注重学习的同时,忽视了一定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少大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一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基础,形成了政治意识淡薄、受挫力弱等问题。二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单方面从书本学习固定知识,主动思考的辩证精神缺失,不懂得更不敢提出自己的质疑和批判。再加上工科学生在就业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故对自身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学术发展关注度不高。三是“00后”已经占据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主要部分,生长于优越物质环境下,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与社会处于同等地位甚至将个人置于社会之上的现象时常出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获得个人利益,会利用一些有违道德和纪律的手段,例如考试作弊、伪造简历等,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乏的表现。
(三)人文行为有待培养。人文知识的积累,人文精神的习得,最终都外化表现人文行为。所以,人文行为是评估人文素养教育是否成功的最佳指标。但就目前而言,多数工科学生只满足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应付各种考试,忽视了文明礼仪与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公共意识仍有所欠缺。就环境行为而言,不少学生对于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保持环境卫生等理念仍存在错误理解,并常常作出不适当的人文行为,如在学校中,仍存在不少学生忽视宿舍卫生、教室卫生与校园卫生等,对于“光盘行动”“公寓文明建设”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处以嗤之以鼻的态度。同时,现如今很多学生缺乏尊敬老师的意识,不认真听课,不尊重老师辛苦工作的成果已是常态,有时甚至还会出现言语顶撞等行为。
二、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原因
(一)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原因,“重理轻文”是我国社会中一直留存的传统理念,尤其是从20世纪50年代高校兴起的大规模院系调整运动,当时大力推崇“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更是甚嚣尘上,直至如今,大多数父母依旧坚持要让孩子学得一技之长,他们认为文科专业太过于虚幻,缺乏实用性。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下,很多理工科学生也成为精致的实用主义者,认为文科太过于务虚,实用性不高,功利性的求学目的和动机,使得工科大学生过于注重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意识极度缺乏。
(二)工科高校管理偏向的影响。大多数工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出身于理工科背景,其中部分管理者一直存有“重理轻文”的价值判断,这种管理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必定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在我国的教育评估和考核体系下,衡量高校层次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依旧是以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主。另外,家长和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评判的标准集中在就业层面,“就业至上”的教育理念也是桎梏了高校办学治校的手脚。部分工科院校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人文素质的教育更是补充性的选择。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工科高校在发展管理时偏向于一些看得见的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大学的使命和校园文化建设,忽略了对其文化素养环境的塑造。
(三)工科学生先天性知识结构的影响。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高中教育便开始区分文理科的教育,分科使得教育长期处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分离的状态,所以不难发现高中的理科班级中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很高,但是对人文历史等学科的兴趣十分低下。这种过早的强行文理分科教育,导致这类理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基础知识较差,主动学习人文知识的意识更是薄弱。加之,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老师人数有限,而且忙于全校的思想政治公共课中无法抽身,进一步妨碍了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也无法在校内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不仅如此,工科专业随着社会发展也在不断更新,学科新知识不断出现,课程学习负担较重,学生疲于应对,将大把的时间花费在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课程,人文社科知识越发薄弱。
三、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效融合。同时,一方面要打破专业限制,拓宽教学内容,开设涵盖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的人文社科课,使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随着时代、学生群体的变化,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情景教学以及开放式讨论等方式,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空间性,通过社会调研、参观学习以及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学到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质,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二)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效果。校园文化环境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隐性作用,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做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充分挖掘校园环境中的育人资源。此外,精神文化建设的脚步也要同步跟上,从院校历史发展中挖掘和提炼自身的人文精神,渲染良好育人环境和氛围,这便要求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通过主题班团会、形势政策课、重大节假日等载体举办丰富多彩、内容创新的文化活动,也可以定期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开展人文教育专题讲座,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接触到、积累到人文知识,进而接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建立健全人文素养考评体系。由于社会中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高校的实施以学业成绩和专业能力为主要指标的学生评价体系,人文素养的考量少之甚少,几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又完整的大学生人文素养考评体系,是当前工科院校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在制定考核指标时,院校要综合考虑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项指标[2],全方位地、多维度地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意识地规范日常行为,提升个人道德情操,通过有力的制度保障,从内心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当代工科院校学生的内在支撑,是更为长远的发展规划所然。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工科院校应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大学生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意志和品格,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