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构建
2022-02-06尹自强
□尹自强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不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在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的教育与培养上,还存在一定不足。社会各界已经逐渐将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养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如何构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工作的常态化发展,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鉴于此,对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构建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重要载体,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而青少年正处于性格完善期、自我成长期,自身知识体系不够完整,情感心理与价值观均不成熟,在此阶段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三方形成合力,共同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1]。在如今多元化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培育青少年服务意识,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形成参与青少年服务的自主意识,自愿为他人提供服务,在自主奉献的过程中,便实现了将社会核心价值观转变成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内动力。
(二)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德育水平。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增加青少年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实际生活中加深青少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政策方针的理解,进而起到了加强青少年德育建设的作用。而且,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还可以有计划地为青少年展开系统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弥补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不足,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也可以在无形中培养青少年的合作意识,使其在成年后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三)有利于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过于重视知识文化教育,导致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而志愿服务活动以公共服务这一形式,强化了青少年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教育的实践价值[2]。而且,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强调的是为社会服务、为他人奉献,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人翁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不计回报的公益性质的活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心,进而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
二、新时代下青少年志愿服务开展现状
(一)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不断增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公益活动开展逐步走向正规,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认识认同度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以及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参与度也不断增加,这些均意味着现代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接受程度不断增加,这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的培育,创造了有利环境。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大学均已经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且大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如看望孤寡老人、敬老院表演慰问、为贫困山区儿童捐赠物资等,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参与志愿服务面对重重阻力。一是法律、制度层面的阻力。目前,志愿服务的开展在我国仍处于探索性发展阶段,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难以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少年,提供人身安全保障,也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困难重重,面临很多阻碍。二是来自家庭方面的阻力。很多家长在对待志愿服务活动上,抱有“没必要”的心态,因担心孩子安全,阻止孩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而且,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对于那些想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孩子,不仅不支持而且还会劝阻、阻止,这也是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又一阻力。三是学校层面。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青少年面临中考、高考等人生大事,在繁重的学业中,很难抽出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家长都号召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时间,放在学习上,忽略了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目前社会各界均意识到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对青少年个人发展,及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化机制的构建中,且目前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一定不足,且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化机制的构建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随着社会进步不断进行相应的更新与完善。因此,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的常态化机制构建之路,任重而道远。
三、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的构建思路
(一)找准定位。找准定位,是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构建的首要前提,而本文中认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的定位,即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的培育,必须要结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培育方式与培育内容。对于青少年而言,最好的教育是实践体验,过多的理论教导不仅难以让青少年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甚至还会让青少年对志愿服务感到厌烦、抗拒。因此,本文认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应坚持“体验式培养”为原则,在实践活动中,让青少年体验到志愿服务的价值,对他人、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引导青少年思考志愿服务的价值,帮助其树立其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提高其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之,找准定位,坚持以体验式培养为原则,是构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的基础所在。
(二)形成常态。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构建的难点,即如何实现常态化。为此,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应形成合作,结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开设符合青少年心理与生理特点的教育内容[3]。同时,通过学校与社会相关机构的合作,结合区域实际情况,为青少年提供志愿服务岗位,鼓励青少年在课余休息时间,适当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之后再通过课堂教育,深化志愿服务精神教育,实现课上与课下的联动,使服务意识更加深入青少年的内心。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的青少年给予嘉奖,进一步确保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的常态化发展。
四、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编制青少年志愿服务手册。编制《青少年志愿服务手册》是为了在制度层面上,为青少年志愿服务培育常态机制提供保障。在该手册中,第一部分应是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相关历史以及各项活动等,以此来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的培育提供启蒙教育。第二部分,应是指导青少年如何成为真正的志愿者,介绍志愿者的基本技能,普及志愿服务知识,以及展开志愿服务精神的教育,以此来为青少年成为志愿服务者提供技术指导。《青少年志愿服务手册》的编制,一方面弥补了国内在志愿服务精神教育在政策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倡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作用,进而为少年志愿服务培育常态机制提供政策保障。
(二)建立校内服务岗位。建立校内服务岗位,从学校角度出发,整体部署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常态培育机制的构建。第一,以校内活动为载体,结合学校资源展开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以服务学校、温暖校园为主体,对志愿服务精神进行深化,全面服务于青少年志愿意识培育常态机制的构建。第二,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内志愿服务机制,科学地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服务岗位,建设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项目体系,确保青少年志愿服务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方针,即“组织到位、保障到位、宣传到位、服务到位”,以确保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养常态机制的科学化发展。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等,自主参与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挂钩,以起到鼓励作用,实现假期教育不脱节,保证青少年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的连贯性。
(三)走入社会开展志愿服务。在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的常态机制中,走进社会展开志愿服务,是保证意识培养落地的重要路径,更是保证培育机制常态化的重要策略。因此,学校、社会、家长三方应形成合力,明确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的侧重点,为学生创造参与多样化志愿服务意识培育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亲自体验志愿活动。例如,建立社会大课堂志愿服务基地,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的落实,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可以将志愿活动与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相结合,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作为志愿活动服务主题,如学雷锋日、重阳节、国际志愿者服务日等,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促进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的常态化发展。
(四)建立健全嘉奖激励机制。志愿服务是一种不求物质报酬的公益性活动,但这并非意味着志愿活动参与者不需要鼓励与奖励,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适当的奖励、认可,能够极大地激发青少年参与志愿活动的自主性,更有利于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的常态化发展。因此,学校与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应建立健全嘉奖激励机制,为参与志愿活动服务的青少年,给予奖杯、奖状、奖牌等精神方面激励,必要时也可以给予书包、教辅材料、书籍等物质嘉奖,并在学校范围内对接受嘉奖的青少年进行通报,以树立榜样作用,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的常态化发展。
五、结语
青少年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目前大部分参与志愿活动的青少年,是属于被迫参与,不仅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而且也难以发挥出志愿活动的育人作用。因此,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意识的培育,及其常态化发展,已经成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通过本文研究可知,应从编制青少年志愿服务手册、建立校内服务岗位、走入社会开展志愿服务以及建立健全嘉奖激励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青少年服务意识培育常态机制的构建,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