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造性转化情况分析

2022-02-06莫黄燕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旅创造性广西

莫黄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时给馆里八位老专家回信中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1]创新是支撑图书馆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有着丰富的典藏资源,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注重将馆情实际与现代新媒体和数字科技手段相结合,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1 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1.1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和传播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与担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跨越千年、绵延至今,皆离不开浩如烟海之卷册的承载。公共图书馆拥有海量文献资源是传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数字中国的号召中,公共图书馆调整人员队伍结构,培育出一支信息素养较强的人才队伍,对数字阅读领域进行强化,并逐步完善了多元化的数字资源网络体系。在此软硬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整合挖掘馆藏资源,以自我开发或与社会机构合作为手段,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按需供给,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让中华文化经典永流传是图书馆人的使命与担当。

1.2 能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民众文化自信

全民阅读推广是传承、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深度阅读典籍能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培育及文化素养提升等产生重要影响。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实践者”的角色,在扬弃继承、激活、传播经典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激发更多群众热爱阅读的兴趣。例如,黑龙江省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中,选择精品地域文献来实现读者对城市文化认同的形成与文化自信的建立;用《诗经》祝福中国系列传统节日文化推送,让读者回归经典文献阅读等。切实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来能直观地让群众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滋养文化情怀,提升文化认同感,营造独特的城市人文环境。

1.3 是践行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实例

近年来,以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人文情怀和价值理念的文旅融合项目日益增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永流传》等传统文化节目受到观众火热追捧。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形象体,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去强化自身活动品牌效应,链接到文旅融合热点趋势和热点项目中,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以“文旅融合发展”为着力点,打造“网红主题文化馆”“网红研学旅品牌”“网红国学讲坛”等系列活动,对传统文化传扬和创造性转化时践行了文化旅游服务功能。

2 公共图书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2.1 “线上+线下”联合,打造品质化“活动品牌”

图书馆界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系统的提炼与推广,依托活动品牌建设,从文献保护、经典传承、文创研发等不同方面推动馆藏体系可持续发展,营造了立体生动的文化氛围,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2.1.1 开展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①举办读书分享会、“十佳读者评选”等阅读活动,交流阅读心得,鼓励读者多读书、读经典。②定期举办“名家讲坛”“国学课堂”等“荐读经典”的传统文化讲座。③利用重大节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非遗技艺、文化艺术等方面培训及各类展览、文化演出,以提高读者的传统文化修养。④提供特定阅读场地,通过经典诗词诵读、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2.1.2 挖掘整合地方特色资源,活态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在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切实提升服务效能之际,一方面,利用新技术手段对本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发掘,追溯地域文化源头,创建地域文化地图、地域文化电子导览,引发民众对本土历史及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另一方面,举办设置中原作家图书专架、特色文献专库,通过“你选书,我买单”等形式把书店引入图书馆,满足读者购买图书的需求,实现文化传播的便利性。

2.1.3 创新阅读推广品牌建设,拓宽传统文化宣传平台。在智能化时代来临之际,网络移动设备得到大面积普及,不少公共图书馆紧跟社会潮流,把图书数字化服务延伸到了B站、微信、抖音、微博等平台,让广大读者足不出户就能畅游书海,尽享图书馆的优秀资源,拓宽文化产品的宣传阵地。如广西图书馆2020年在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在“全民阅读月”联动全区市级公共图书馆,借助微信公众号策划了“走读广西”品牌活动;线上以一张《广西公共文化场馆导览图》为引,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启“走读广西”旅途;用文字、图片、音频等,带领广大读者“云游”广西美景、“云尝”广西美食、“云听”广西故事;线下联动全区市级公共图书馆举办“走读广西,八桂美书”展览、“走读广西书香旅途”等活动,让读者在“行万里路”中读“万卷书”,感悟广西灿烂文化,展示了“文旅融合”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成果。

2.2 以主题馆建设为契机,在建筑布局中注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日渐成熟,也让“馆中馆”成为提升图书馆社会影响力、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在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型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建设中,国家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等纷纷建立了在业内具有典型代表的创客空间、数字资源VR体验馆等。空间资源是图书馆的各资源要素之一,图书馆既是收藏典籍的建筑体,也是创造性转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人文气息浓厚的借阅环境,主题鲜明的创造性转化成果展示空间,有利于吸引读者回归图书馆,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例如苏州第二图书馆中“苏州文学馆”就以展区的形式参考苏州可园内的挹清堂、学古堂布局,演绎苏州各个时期的作家或文学现象成为市民了解苏州文学的第二课堂。在有着亭廊桥榭、山石花木的馆舍中既能领略古典园林里的诗意与恬淡,还能领略到苏州的文化魅力,在时光的流逝中将苏州优秀园林文化浸润读者心田。

2.3 “图书馆+”模式,文旅跨界合作,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途径,提升转化效能

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图书馆+”模式日益成为当前图书馆界的实践热点。各地图书馆纷纷与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跨界合作,引入社会力量支持,借助全媒体以“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造性转化拓展了渠道。河南省图书馆将研学旅行与阅读推广、优秀文化传承、文学常识普及等工作相结合,打造了综合社会实践的研学基地。桐庐、莫干山等多地网红民宿与图书馆跨界合作,“图书馆+民宿”模式让诗与远方携手并进,让中华优秀文化流淌于山水之间。广西图书馆与广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遇见好书》节目开展新媒体共享互推合作;以微信公众号互推、视频共享合作形式来推荐经典好书,作为桂版好书和广西文化宣传的窗口,引导读者好读书、读好书。

2.4 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跟阅读推广活动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

2.4.1 引进、开发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文旅融合以来,各级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策划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活动,主动结合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特色“文旅阅读”示范点[3],同时各馆也非常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工作,将馆藏特色资源进行提炼后以自主开发或者合作开发的模式,打造特有文创产品;并积极参与到“文创集市”“全域旅游集市”等活动中,寻找灵感,积累开发经验,接受市场考验,逐步摸清读者喜好,努力做读者“主动看”的文化产品,使馆藏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效益发挥到最佳。

2.4.2 借助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提升创造性转化成果的传播力,扩大影响力。要有效地传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造性转化成果离不开“数字化”宣传渠道。图书馆人借助广阔布局的场馆网点,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形式,提升中华典籍转化为文化产品后的使用率,大力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西图书馆以助推地域文化传承、体现当地文化精神为建设目标,从2005年正式开始启动地方特色资源建设,至今打造了一批涵盖广西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等领域,合计30余个专题片(资源库)的地方特色资源库群,自建数字资源总量达到283.5 TB,为传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依托“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务、广图筋斗云”等活动品牌,开展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活动(线上线下)48场,活动内容包括专题讲座展览、研学游、线上有奖知识问答等,总参与人数达30万。

3 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宣传推广手段上发力不足

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机构相比,在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因馆藏资源结构较为单一,加上缺乏专业性团队及专项工作经费,在文旅跨界融合和营销推广上明显发力不足;不能持续性、追加性地进行活动策划,后续跟进乏力。无论是阅读活动推广还是文创产品开发都局限于圈子内,在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及会展活动中推广影响力有限,创造性活动转化效益不高。

3.2 创造性转化后的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虽然,各地图书馆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思路和规划,业内可参考的成功案例也很多,但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各馆重视程度不同、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等因素制约,各馆转化后的文化产品存在深度不够、形式单一、持续时间短、流于形式等现象;部分图书馆为了完成转化指标任务而转化,没有形成长效运营机制,活动结束后,品牌效应随即消失,文化产品被闲置,服务效能无法持续发挥。

另外,组织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活动的馆员个人底蕴也有待提升。馆员自身喜好的偏向性、群众对于优秀文化创造性推广活动的 接受程度和“买单行为”上的差异也会直接影响活动开展效果,使得转化活动效益大打折扣。

4 关于公共图书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传播途径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造性发展的社会认知度、参与度空前高涨,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古籍资源已经孕育出一批水平较高的爱好者。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图书馆应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方式,多角度多渠道高效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主阵地作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普惠效应,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量:①强化顶层设计的导向作用,不做割裂的活动推广。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各阶段活动不是单独发力的,既离不开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也需要各馆员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推动活动开展;要有全局性的战略规划,站在全馆的层面去进行系列活动的开展,有主题、分阶段、有串联的持续发力;联合内外部力量,使活动效果影响力最大化。②拓展图书馆+可能性,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创造性转化过程中要聚焦文献价值和文献内涵,突出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发挥品牌影响力,协同作战助力全民阅读推广,助推实现文旅实体与专项传统文化资源的对接。③创新创造性转化方式,强化宣传推广力度,扩大教育活动开展的覆盖面。借助全面多元化、容量大的推广媒介,强化实体与网络平台融合效果,推动经典阅读活动整体的内外联动。④建立科学合理的创造性转化效果评估机制。图书馆在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道路上受到很多内外部因素的制约,是需要持之以恒、有耐心有信心的,需要不断地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把握好发力点,构建活动效果评估指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根源,探讨对策,不断创新品牌建设和文化产品供给方式。

猜你喜欢

文旅创造性广西
广西贵港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