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把握经济循环规律 精准高效支持市场主体

2022-02-06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22年4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市场主体财政

●本刊评论员

2021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先后召开。两次会议都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财政工作面临的压力、风险和挑战,确定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均突出强调“宏观政策发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的选择。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更是将呵护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支持置于今年财政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经济循环是一个国内外各市场主体、政府紧密联系、关联互动的大系统,要靠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国外需求几架马车协力拉动,所以,对市场主体的支持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能将对市场主体的支持片面理解为扶持企业部门。 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应该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对企业部门的支持与对居民部门的支持并行不悖。 笔者认为,无论从储蓄、投资、劳动力的供给方面来看,还是从最终需求来看,居民部门都是经济循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主体,应该从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畅通经济循环的角度来研究更有效的民生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 应该通过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增强其消费能力;减税降费政策也要惠及居民部门,仍要降低居民部门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社保缴费等负担,仍要进一步清理、整治针对居民部门的收费甚至“三乱”行为;要通过巩固扶贫成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举措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要通过社会保障待遇更高层次的统筹、更加公平和统一的标准来消除部分群体消费上的后顾之忧。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增强消费能力,必须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加以落实。

正如有专家指出,我国目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这既是缺点,也是潜在优势,可以转化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发展不平衡,说明存在不少需要弥补的短板。通过加大财政资源的统筹力度,集中财力解决一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成为财政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 所谓逆周期调节,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和公共工程等方面的支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处,如“三农”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环保问题、一些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基建投资空间等, 就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短板, 也正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着力点。 对于企业而言,政府购买和公共工程支出的扩张,就是很大的市场和机遇。所以政府支出的增加也是呵护市场主体方式之一。 当然,政府支出必须形成有效的公共品供给,确保物有所值、物尽其用。

支持市场主体,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如:如何防止垄断性的平台企业、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过度“抽血”,如何扭转经济循环脱实入虚倾向,如何避免税收负担苦乐不均,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关系等等问题,都需要精准、有效的财税政策和其他方面的政策供给。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市场主体财政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