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

2022-02-06□冯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育

□冯 维

一、创新创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一)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他的出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富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实用教育,其面对的群体是全体学生,尤其是有创业需求或者已在创业实践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通力合作,分层次、多方位地使受教育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进行意识强化、能力提升,并科学合理地进行环境认知和实践模拟。

(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它以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为核心任务,通过各方面的构成要素之间协同融合、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教育和社会各方的良性循环。它是一个自由组合、多元共生、自更新、可持续的动态平衡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融合各个子系统的资源优势,构建统一协调的育人体系,从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最终培养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创新创业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要素

优化整合有效资源,合力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需要高职院校、政府组织、企业行业和家庭社会等多种构建要素融合参与、协同合作。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育主体。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培育载体。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需要高职院校在明确人才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体系、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创新意识素养,提高创业实践技能,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能成为适合社会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2.健全完善课程体系。一是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和精英课程,基础通识课是必修课,针对全体学生开展普及教育;精英提升课是选修课,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实践提升教育。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比赛融入专业技能大赛。三是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训课程,以分组式、项目化开展。

3.建立师资队伍。目前比较常见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学工部门的教师、专业教师和校外导师。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一要加强校内专职教师的业务培训,给予其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在职称晋升等方面提供激励;二要鼓励和吸引业务知识丰富、教学能力优秀的校外导师加入。

4.搭建实践平台。高职院校应实行平台共享和资源开放,在校内,开放专业实训室、创业工作室,提供流程性指导和技术性扶持;通过创业社团活动、创客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在校外,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利用地方经济优势以及企业特色资源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二)政府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主体。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引领者,应从顶层设计引领、舆论氛围营造和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1.政策引领,加强顶层设计。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各项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文件,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各项政策引领下,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通力合作,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清障搭台,积极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营造创新创业的舆论氛围。创新创业为稳增长、促改革、扩就业、惠民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创客”典型,推广优秀创业者的成功经验,不断释放大学生创业者的青春活力,使创新创业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3.整合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提供完善便捷的配套保障措施,在场地租赁、税收减免、创业基金等各方面为高职院校创业大学生保驾护航。此外,政府还应精简办事流程、下放一定权力,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三)企业行业: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助推主体。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企业成为催化剂,使创新创业教育有更好的培育土壤;让行业成为助推器,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提供较好的平台。

1.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应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无缝对接”,企业通过“订单班”等形式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课程设计等重要的教学环节,从而节省日后企业的培训精力和成本。同时,学校将教学场地搬到企业,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前瞻性,从而减轻在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2.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成果转化。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并不断培育和吸收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可持续地高效发展。此外,企业家可以发挥自身特长,在创业项目孵化、创业竞赛指导、创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四)社会家庭:创新创业教育的启蒙主体。高职院校还要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1.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提升学历,找到高薪稳定的工作,不希望子女走创业之路。因此,父母需要转变观念,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注重创新创业素质的培育,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受挫力。

2.营造氛围,培育宣传成功创业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全社会应该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树立成功的创业典型,并予以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能受其鼓舞,砥砺前行,从而使创业典型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化。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

(一)制订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划。高职院校需要协同各个构建要素,融合共进、协调发展,从而做到能量交换,动态平衡,形成“高新技术变革-产业集群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持续发展-教育改革完善-技术研发创新”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统一协调的发展规划,高屋建瓴地做好顶层设计,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展战略,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增长有着密切必然的联系,需要激发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储备人才。国家和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和校内机构应共同协作,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组建“校企合作基地”、“产教研一体化基地”和“双创产业园”等,形成有组织、有保障、一体化、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应该利用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结合所在地区的产业优势,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此要创新课程体系,将理论类和应用类知识以通识课、专业课等跨学科综合式的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同时,还应储备校内外师资力量,引入创新思维的教师,从而使师资队伍多元化,提升创新创业的各方面素质和涵养。此外,还应建立“理论教育-模拟实训-实践活动-科技转化-孵化实战-后续跟踪”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依据社会及行业发展需要,培育知识储备多、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推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局面。

(三)开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高职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尊重个性,注重行动领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最终付诸以实践。在模拟实训环节,可以运用ERP沙盘模拟等仿真虚拟平台,进行体验式、探究性学习,通过商业模拟、原型检证、兵棋推演等方式全面了解创新创业的过程。还可以通过创业大赛、创业社团和俱乐部等形式,实行项目驱动、引领变革,提升学生的模拟经营技能。在实践活动环节,充分利用创业园、科技园、校企合作基地等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创业项目孵化,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此外,开展“企业家面对面”、校外创业导师沙龙等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提前感知社会、深入了解商情,为之后步入社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转换平台。科研成果的转化、商业模式的变革等都创新创业教育成果,都需要平台和载体来实现。高职院校要联合政府社会、企业行业、其他组织,搭建平台,提供载体,顺利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转换。政府是各项政策的制定者,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果转化的机制,从政策文件来保障成果转化的实行。企业行业是重要载体,将高职院校师生的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应用改进,顺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其他第三方组织是支持者,提供科研成果转化所需的工商、法律、金融和知识产权等各方面的服务和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各方优势,为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做好后续跟踪服务,解决相关瓶颈问题,从而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和高职院校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五)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公共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提升共性技术、咨询规划、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核心服务能力,建立云应用资源库、服务及解决方案库、产品库和行业专家库等核心资源库。广泛利用各种创意园、产业园,大力发挥创业孵化器的作用,采用“投资+产业+运营+大数据”四位一体运营模式,全力打造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创新创业服务,提供培训场景、创投场景、展示场景、创业场景、营销场景、服务场景等。在区域孵化器内由专业运营团队为创业大学生进行服务,采用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模式,让创业大学生感受到政府的扶持力度,建立信心,从而使管理更便捷,服务更有效。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