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职教故事”的“四力”实践
——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2-02-06吴青叶
□吴青叶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江苏省首批五年制职校,坚持走“产教研一体化、国际化”发展道路,获得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全省同类学校最多;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传播中国文化,全省同类学校国际化办学规模最大;注重“赛教结合”,师生在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其中酒店专业是全省唯一在国赛上保持100%夺冠的专业;注重“培根铸魂”,构架非遗项目嵌入式课程思政体系和“至诚”主题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大国工匠精神。虽然只是全国1.15万所职业学校中的沧海一粟,但学校立足办学特色,坚持用“讲故事”的话语思维宣传良好的办学成效,营造崇尚技能,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并向外界传达走进职业院校,走出多彩人生的办学信念。
一、勤用“脚力”,挖掘好故事
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创始人安尼特西蒙斯(AnnetteSimmons),认为好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她认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能让人读懂对方的观点和思想。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唤起普遍的情感共鸣?答案一定是深入一线、粘“泥土”、带“露珠”,最“接地气”的故事。于是,挖掘好故事的前提一定是勤用“脚力”,追求事实。当我们踏足职业教育教学的现场,把目光投向奋发朝气的校园,爱岗敬业的教师典范以及奋发向上的青年学生风貌,提炼浸润职业教育生态的价值观念,才能向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职教状态。
职业技能大赛,集中展示院校师生风采,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以及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产教结合的重要平台。宣传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不能仅停留在赛果的宣布、空泛的口号、大而空的总结。在苏旅财的橱窗、展板、校史馆、公众号,记录着历年来众多被大赛点亮的人生。走近选手本人及家庭、班主任、同学、技能指导教练,从多方位深入了解那些金牌选手背后的故事,了解金牌之路上的汗水与挑战。李政,学校2019级国际酒店管理系毕业生,2018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赛项中职组金牌第一名。通过多次的访谈,走近李政的学习生活,一个真实的技能成长历程生动勾勒于眼前。从不被看好的陪练,他一路走来默默无闻主动承担起技能课程的教辅工作;不论从形象还是天资,他都不占优势。奋进在技能大赛崎岖的道路上,他怀揣着“技能点亮人生、匠心成就未来”的坚定信念,备赛期间每天投入12小时苦练技能和专业。针对英语弱项,潜心磨炼,形成独特的发音训练。从省赛二等奖跨越到全国一等奖,李政在追求极致的精神推动下诠释了“勤能补拙”的真谛。从校级到市级层面的一系列的宣传,李政通过技能大赛点亮人生的励志故事在苏城家喻户晓,2019年度他获选为十佳苏州时代新人·苏州市道德模范,成为技能成才的标杆,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020年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考试结果揭晓,学校第一时间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116名同学被相关高校录取的消息,除了在官网发布喜报的同时,学校还组织邀请相关顺利“专转本”的同学来校宣讲,用“看得见”“摸得到”的实例向社会传递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同样有完整的升学通道,为后继者树立良好的参照。
二、开足“脑力”,策划好故事
职业教育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职教故事”可以独立成篇,但又是围绕一定主题并不单一割裂。开足“脑力”考验着我们思考问题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只有谙熟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运用脑力、善于思考,才能精心挑选能展现职教风采的叙事主题。职业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专属于职教盛事的每一场大赛背后都会检索到拼搏励志的关键词。常态化策划开展职业院校校园开放日、校企对接会、青年技能日等宣传展示活动,是选好职教故事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优秀毕业生校园分享”“最美职教教师”“最美职教毕业生”等评选,加强先进事迹、成才典型宣传也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每年的“招生季”与“入学季”学校都会邀请优秀毕业生来到校园面向学生和家长讲述个人成长的故事,他们是职教故事传播的强力信源。赵佳明,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央视纪录片《花开中国》第二集《杜鹃》中担纲主角。毕业后进入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工作,主要从事杜鹃花栽培等园艺养护工作。他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作为,细心钻研花木萎缩病态现象的成因及应对之道,成为病害防疫与研究治理的专家级人物,投身苏州传统园艺技术的研发与传承。金灵、叶美玲,艺术设计专业毕业。通过学校苏扇课程与这门传统手工艺结缘,先后从师于孙耀文、邢伟中和陈琴三位非遗大师,毕业后自主创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三家子公司的大学生创业知名企业,持续自觉地做好苏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陆园园,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作为“姑苏区陆园园国家金牌导游工作室”的创始人,打造了一支专业的政务接待讲解团队,是官方指定的苏州城市旅游推介团队。现担任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团总支书记,以打造“姑苏繁华图,古城新旅游”为目标,推行高水平旅游管理与服务,助力“姑苏全域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在宣讲现场,毕业生们声情并茂地述说着个人的奋斗历程,或技能专研或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他们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职业教育就业有路、升学有望、创业有成的成才途径,让在场受众深切感受到宣讲者的工作智慧和优秀品格,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合理规划个人成长通道,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核心素养,坚守工匠精神,勤学苦练,勇于创新立下生动的注脚,更让人认识到,没有现代职业教育,就没有人才结构的合理性,社会发展就会失去有力、合理的人才支撑。
三、善用“眼力”,凝练好故事
眼力是一种大局观,既能从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观大势,又能着眼细微处观察校园风貌。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与就业和民生关系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具有独特的“职业形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强力助推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讲好职教故事需要善用眼力,深挖自身特色,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每一所职业院校因属地不同、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同,独具特点。细微处察校园风貌,总有学校的亮点和特色优势,即使是常规工作也能常做常新。
学校2009年起引入非遗大师进入校园,以“匠心德育”为核心教育理念,开展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将非遗特色课程嵌入相关专业,组建双导师教学团队,从普及非遗知识、兴趣培养入手,到非遗技艺传授、传承创新,整个过程贯穿工匠精神的德育熏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持续而开拓性的“匠心德育”实践,学校育人成果显著,为苏州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弘扬“苏作”工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围绕着非遗传承的教学特色,各类故事精彩纷呈。2016级毕业生范辰霄获全国十大“最美中职生”标兵等称号,是学校非遗思政育人的典型代表。他青春立志打造缂丝品牌,瞄准中高端缂丝艺术品研发、销售,又探索婚庆礼服定制等实用性设计,将目光投向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融合之路。他秉承初心为提升技艺努力奋斗,作为非遗技艺创新与传承的“00后”代表,坚定了推进苏作工艺传承创新的信心。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江苏网等十几家媒体相继报道了寻梦缂丝殿堂的青年励志故事。
非遗的教学实践引申出“沉浸式”的非遗课程体验,学校利用烹饪、茶艺、核雕、苏扇、苏绣等非遗文化课程优势,面向社会各界人士、海外师生开展非遗技能的综合性“浸润式体验”活动。借助此契机主流媒体、自媒体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通过专题报道、平台路演、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引申出各类非遗技艺的工匠事迹、劳模风采和创客品行,将职业教育“能工于心、巧匠于技”的技能与品性,将“劳动最光荣”的民族劳动实践风气浸润大众之心,提炼出独具苏旅财特色的“非遗传承故事”。
四、锤炼“笔力”,述说好故事
新的媒介技术的诞生,又赋予“笔力”丰富的内涵。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笔力”不仅是文章写得好,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综合传播手段也是“笔力”的一种呈现,这也意味着好故事的述说有了新的交流场域。近年来,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微媒介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宣传工作的革新。以抖音、微视、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迅速蹿红,视频媒质的发展应用更是引发了信息接收模式、社会话语形态、价值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比起图文传播的宣传,用短视频来讲故事更能捕捉职业教育的亮点,瞬间吸引眼球。据微信后台数据统计,自2020年,学校官微的部分推文中尝试增加视频媒介之后,相应的微信KPI考核有效到达率大幅上涨,点击率多能达到30%,视频的介入大大增强了文字的影响力,其中《超燃艺术节,和非遗来一场完美邂逅!》更是成为当月爆款推文,用视觉形象进一步呈现学校非遗传播的蓬勃生机。除学校官方媒体外,在校师生也跃跃欲试,在自媒体上发出职教好声音。吕贤洁、张碧莲、余苏雅三位姑娘是学校国际酒店管理系烹饪专业的“尖子生”。作为烹饪技能集训队队员,她们曾多次代表学校在省市级大赛中斩金夺银。她们将平时教师所教、自己所学的技能展示出来,将一道道菜肴制作拍成了精美的小视频,在网红视频媒体正式发布“美食一学就会”系列,吸引了同样热爱生活、喜爱美食的小伙伴们,除了介绍美食的制作,他们还会在自媒体公众号讲述美食的故事,述说职教生活的美好情怀。
职教故事是职业教育理念的符号印记,是科学人才观的直观表达。苏旅财用一个个具有立体感、画面感的小故事串起了学校为地方现代服务业输送高素质、国际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奋进历程。通过讲故事的办法,用渗透融合的方式梳理整合了政策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实践力度、故事温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任何讲好故事的前提是“干得好”,“干得好”,才能真正“讲得好”。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怀着职教人的使命和担当,苏旅财将继续职业教育的版图上述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