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在预防学生欺凌行为中的应用
2022-02-06骆秋霖
□骆秋霖 谢 鑫
一、同伴教育和预防校园欺凌
同伴教育英文名称Peer Education。英语单词peer的意思是处于相同的年龄和社会地位,属于同一社会群体的人。同伴教育则是指通过年龄相仿或知识背景、兴趣等相似的同伴、朋友在群体中分享一种观念、建议来促进同伴群体中他人的改变,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苏斯曼(Sussman,1973)认为,同伴教育是由受过半训练和督导的学生,采用言语或非言语的交流来对需要帮助的朋辈提供倾听、支持或咨询服务[1]。邦德(Bond,1998)认为同伴教育是具有相似年龄、背景经历、社会经济地位、共同语言及相同性别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同伴教育者与其他人相比更能唤起身边同伴心灵的共鸣,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1]。虽然各个学者对于同伴教育的定义内容都各有侧重,但对于同伴教育的核心解释是一致的,也就是同伴在群体中起到的干预作用和有效性是独特的存在,是与专家教育、学校教育、家长教育等完全不同且较为新颖的教育方式。
同伴教育较为普遍利用的理论有社会学习理论、亚文化理论等[1]。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模仿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观察到行为后就会进行模仿。亚文化理论认为不同的群体会拥有各自不同的亚文化。因此,某些促进健康项目可以在特定的亚文化圈内开展,应用其独特的人际网络和信息传播途径来促进圈内同伴的改变[1]。
近年来校园内欺凌事件的频发引起了不少学者关注,一度成为青少年和校园研究的重点话题。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通知》《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施行,首次在法案的附则部分做了重新定义“学生欺凌”。法案中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二款对学生欺凌定义进行了解释。并且将精神欺凌(损害)也纳入到欺凌的范围内,更加精准地对学生欺凌行为进行了界定,同时还专门对防治学生欺凌做出了规定,例如对教师、学生进行校园欺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当前政府和社会对学生欺凌日益重视,是否可以建构一个以同伴教育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欺凌预防模式呢?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目前多运用于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关于同伴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预防艾滋病、控制药物滥用等实践领域,旨在通过转变其认知行为来帮助其回归正常的成长方向。许多学者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社会协同教育等方面对校园欺凌进行了研究。但是关于同伴教育应用在其他领域特别是学生欺凌方面的实践研究经验较少,而这样一种教育方式和校园欺凌预防教育能进行很好的契合。将同伴教育理论运用到预防校园欺凌中,从青少年人群中选取部分人进行反欺凌同伴小组的教育,利用组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回到同辈群体中之后用自己的行动和正向价值观影响和推动更多的同学主动积极改变,学会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更多的同学,像滚雪球一般的扩大群体内影响力,推动整个群体间文化氛围的正向改变。
二、同伴教育应用于预防校园欺凌中的优势
一是同伴教育者的人选来自学生群体,人力成本更低;二是学生对于同伴的信任度高于其他外来人士(例如教师、专业人士等);三是来自学生群体的同伴教育者对于教育组织者来说能够提供的较为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四是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交流中分享观念和知识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和价值观的影响,显得更为方便和自然;五是同伴教育者所具有的正确行为导向不仅能够影响身边的其他人,在教育影响过程中,同伴教育者自身还能提高知识和能力水平,并在与同伴交流过程中不断积累强化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三、同伴教育应用于预防校园欺凌教育的活动过程
同伴教育应用于实践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在外来人士(社会工作者或是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将有共同需求的同伴聚集在一起参与活动。通常这种方式所服务的人数较多,难以深入且具体的影响到同伴。二是通过选拔合适的同伴教育者,经过一定的培训和训练,形成同辈群体中教育自助式的力量,以同伴群体为目标来进行同伴教育。后一种同伴教育的方式在前期能够较为深入和具有针对性地对教育者进行锻炼,能为后期向更广范围人群覆盖和传播打下坚实基础,以此达到同伴教育中影响和改变集体氛围的目的。
(一)同伴教育者的确定。同伴教育者是预防校园欺凌宣传行动中核心的人物,他们的存在对整个活动的质量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教育者的选拔一定认真对待。本次预防校园欺凌同伴教育小组开展的地点为A小学,面向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招募。从个人意愿、领导力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对报名者进行考察和了解后,最终确定了初步人选。
(二)小组学习活动的展开。从已有关于欺凌事件资料来看,学生之间主要是以言语欺凌类的程度较轻的欺凌行为为主,而学生对于此类行为关注度不够或者说根本尚未意识到该行为属于欺凌范围内。所以对于属于校园欺凌行为范围的知识普及尤为重要,如果教育者自身都不能对欺凌行为进行甄别,那何谈影响他人来改善校园欺凌现状。除此之外,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当面对同学间日常矛盾时不能很好地应对和处理,部分被欺凌者迫于恐惧心理会选择默不出声。增强学生校园欺凌的预防意识和能力首先需要通过文字、视频等学习资料来让其理解、熟悉其中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转为能力。
(三)情景模拟实践。通过前面知识内容的培训,同伴教育者理解了校园欺凌的正确定义和行为范围、预防与应对学生欺凌的方法,在具备了积极且正确的预防校园暴力的意识后,在正式回归同伴群体之前,需要进行实践场景的模拟训练。通过剧本和角色扮演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之前的教育内容。情景模拟总共分为三次进行,第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上,帮助教育者缓解其紧张情绪,引导其在群体中自然的展开教育活动,传授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正向宣传内容。第二次在没有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教育者在室内观察室中对招募的同学进行预防校园欺凌行为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在暗处观察并做好记录,并根据模拟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最后一次在户外自然环境下,同伴教育者主动靠近熟悉的同学进行反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对被教育者进行活动采访,从被教育者视角来进一步完善教育计划和宣传内容。
(四)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活动。完成对同伴教育者的前期培训后,在校园内设计“向欺凌说不”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同伴教育者是活动的中心人物,也是促进校园和谐安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其在同伴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预防校园暴力的行动中来,纠正对于欺凌行为的错误认知,拒绝实施欺凌行为。同伴在受到关于校园欺凌的正向影响后,还会影响他的其他同伴,如此,就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影响下去。
通过培养校园内的同伴教育者,可以促进个体、朋辈甚至是学校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在个体层面上,教育者成为了积极反对校园暴力的倡导者,学习并掌握了校园欺凌预防与应对的方法技巧。在同伴群体之中,个人会影响其所处的社会网络,通过这样信任十足的朋辈关系来改变同学、朋友对于欺凌行为的错误认知,鼓励他们对校园暴力说不,并带动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参与预防与阻止校园欺凌行为。对于欺凌者而言,同伴的正向引导有利于对自我进行反思,促使其错误行为的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带动其他人,一群人影响另一群人。这样以个体为圆心的辐射性的影响,有利于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会促进整个校园逐渐形成和谐安全的文化环境。同时,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预防和管理。
四、同伴教育应用于预防校园欺凌中的不足
(一)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发生还与家庭、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如果青少年早期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遇到困难或问题难以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和调节,可能采取暴力的方式将这种情绪通过欺凌别人来转移[1]。处于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游戏、影视作品等中出现的暴力行为自我没有判断力,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武力对同学实施欺凌行为。单靠同伴教育者的努力还不足以从源头上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因此,想要更为彻底地解决学生间欺凌问题,离不开“家、校、社”共同的努力。
(二)部分学生需要更为专业的同情心的培养。具有同情心的学生很少具有攻击性行为[3]。因此教会学生考虑别人的安宁,才能在学校和社会中做到不侵犯他人。学生欺凌行为中的同情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情感方面对欺凌者的“愤怒、不满”,对被欺凌者的“怜悯和关心”;二是行为方面,对欺凌行为的制止和及时告知教师及学校。
(三)个体角色会发生转变。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一个人的角色不是永恒的[4]。旁观者、欺凌者、被欺凌者这三种角色同样会因为所处周围环境、同辈影响存在互相转变的可能,这种转变无疑会加重欺凌行为的负面影响[5]。而作为相似年龄的同伴教育者可能对于在预防欺凌行为时这种角色的转变缺乏必要的警惕和应对技巧。
(四)同伴教育的应用基础是核心人物:教育者的存在。但由于教育者自身也是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在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下可能会导致教育同伴群体预防校园欺凌行为失效。教育者自身的控制力、执行力是同伴教育行动能否有效实施的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