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022-02-06王广平
□王广平
激励作为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主要借助于一些有效的措施及方法来很好地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及动力,这样就能让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这一理论最开始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生产组织起着十分显著的推动效果,现如今我国十分注重科学管理,而激励理论的有效应用则能够促进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为此,本文将就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展开如下探索。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层面来分析,现如今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部分学生在学校内能够学习到较多的知识,借此来有效提高学生能力。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这促使其成绩直接下滑、分数也逐渐偏低,而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就学生管理方式来分析,其明显远远落后于国外很多院校,国内高校更加关注的也是如何从形式上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反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以及学生的心理建设,再加上现如今高校毕业生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学生全面培养与发展也明显被忽视,这种情况下若无法做好学生管理,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就无法满足时代发展诉求。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
管理心理学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更加侧重的是研究管理领域内的人的心理以及行为活动。激励理论可谓是管理心理学重要理论之一,涉及到公平理论、期望理论、需要理论等,其主要宗旨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与调动人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从而有效引发个体积极的行为,有效提升整个工作绩效,以此来实现管理目标。不管是企业组织管理亦或者是学校思想教育管理,有效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热情并且以积极饱满精神状态投身于工作与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乐视受传统理念所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习惯于硬性的刚性管理,同时也习惯于填、卡、压等工作方式,整个学生管理公式化现象较为显著,无法起到良好的学生管理效果。可是在新形势背景下,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是时代发展必然要求,激励理论注重的是人性化教育、柔性管理,同时还十分注重情感与个性因素的充分发挥,所以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不足之处,这样就能为高校学生发展与进步提供良好保障。此外,激励理论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之中还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与心理等多方面特点,尤其是在现如今大学生认知普遍较小、认知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激励理论应用效果自然也更加显著。
三、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措施
(一)按照需要层次理论明确激励目标。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按照需要层次理论来对激励目标进行明确,这是激励理论十分重要的构成。马斯洛有提到,人都是有需求的,而需求都是分层次的,并且其还将其划分为了胜利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组中需要,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内部得到满足,这样才能有效激励其发展与提升。为此,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管理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特点合理应用需要层次理论来对整个激励目标进行明确,立足于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层次需要来做好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于学校的要求大多是对其硬件条件方面的诉求,像是宽敞的教室、有丰富藏书的图书馆、美好的校园、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等等,但是在时间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学生对于学校整个环境自然会更加的熟悉,这个时候他们的诉求也会逐渐开始变得不一样且多样化,像是对于成才的渴望、对于学习的强烈诉求等等。一方面,学生年龄在逐渐增长的情况下,其整个自我意识自然也会有明显的增加,同时其整个社会责任感、强烈自尊心也会有所激发,很大一部分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此,对学生强烈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较多的才能展示机会,另一方面大学生也需要尽早进入社会,加强与社会、企业以及他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凸显其存在的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并且还能为其获得他人认可打好基础,所以在学生管理的时候可以借由此来有效激励与引导学生。
(二)注重过程管理,凸显学生主体作用。高校管理的对象就是大学生,可是其同时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学生不管是学习亦或者是生活大多是依赖于日常的积累,所以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平常的教育与管理十分重要。
1.需要在管理期间强化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管理的时候为学生开发一些能够有效凸显其主体管理作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期间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这样学生就能在各项活动中熏陶与陶冶自身,从而真正有效凸显自我价值,并且还能让学生改变之前过分依赖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现状,让大学生能够真正树立起自信、自尊、自强与自信。
2.需要进一步强化自我教育管理。自我管理也是教育的最佳方式。具体而言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展开自律与自我管理的培养,这能将之前被动的学生管理工作转化成为学生自主的约束与自我管理,让学生整个自我管理意识得以提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自己管自己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责任感以及思想认识,真正让其能够为自己负责。在过程管理实践期间,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另外还需要在管理的同时树立起能够有效服务于学生的思想认知,在服务过程中真正考虑学生利益、为学生成长与今后发展着想,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发展与提升,从而最大程度优化学生管理。
3.需要强化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真正立足于客观事物规律、学生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表现之间的内在管理来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在管理的时候,尤其要注重情感角度方面的管理,具体而言就是要立足于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来开展思想教育,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管理效果。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心理交流与沟通,真正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教师还需要在管理的时候尊重、热爱学生,同时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思想,在平等相处、真挚交流与沟通的同时激发学生情感,与学生维持零距离的接触,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管理工作针对性,让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从而有效发挥出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4.需要进一步强化激励。多借助一些正强化、负强化激励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在管理的时候,对于学生正确的行为多采用肯定、称赞、奖励等方式来进行激励,这样就能让这一行为得到有效巩固,而学生则能够在正强化过程中得到有效激励、自我约束和管理,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管理效果。激励大多是一些外部的激励因素,教师在学生管理的时候要想有效发挥作用,一定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内化一些内在的因素,具体而言就是强化学生认同感、义务感,在管理过程中借助激励力量来将外部刺激转化为学生内在精神动力,这样就能有效优化学生管理,从而发挥出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三)制定目标,做好目标激励。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想得以有效应用,教师在管理的时候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利用目标激励来进一步提升整个管理效率和质量。目标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个人发展目标与班级、学校整体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目标锁链,这对于学生而言能够起到十分良好的激励效果。相较于其他激励方式而言,其可谓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主要诱因,一般目标明确学生整个头脑中形成的思想也会越发的生动。在目标激励实施过程中,学生大多可以很好地认识自身责任与情感,而且在经过一系列公平竞争之后,学生还能在目完成的时候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另外,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与班级甚至是学校整体目标保持一致。在目标激励应用过程中,一是需要制定出合理大目标,立足于学生总体目标例对班级、学生目标进行明确;二是需要在上一阶段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来促进个人目标得以实现;三是对于需要达到的结果还要做好测定与评价,真正做到奖惩共行,这能起到更为良好的激励效果。为此,学生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期间可以结合班级、年级来为学生制定出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管理目标,而且最好是鼓励学生也参与到目标制定以及实现之中,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明确所制定的目标期望值大小,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这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从而在师生认同中推进这一目标,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目标激励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最大程度发挥出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正在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在实施的时候能不能与时俱进解决实际问题是关键,也是直接对学生成才与发展造成影响的关键,所以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来革新工作理念,主动探索学生管理新形势以及新方法,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