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排球课程改革探索
2022-02-06□王杨
□王 杨
当前互联网思维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习惯,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依赖于智能手机APP平台进行日常工作与学习。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适应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社会变化,积极进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学改革。
一、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排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正通过APP软件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办公的方式。未来通过智能手机APP平台完成日常必备的工作与学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高校排球课程也需要认真思考时代需要,互联网思维进行课程改革,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改革效果的提升。
(二)教育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1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无论是政府部门、政治家,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已经或正在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促进学校教与学的巨大作用,并且将信息技术对促进学校教与学的巨大作用,并且将信息技术融入了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教育系统和课程规划”。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内生变量”意味信息化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止于构建信息化教育环境,而是要面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因此高校排球课程进行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排球课程改革策略
(一)教学模式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共同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成果在线下的课堂与体育馆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教学。对于高校排球课程而言,教学中包括台球相关理论基础、战术技巧、排球训练技巧等,这一部分对应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教学视频来达到较好的知识传播效果。对于排球课程而言,当前部分学校中的排球教师及技术技能水平与国内顶尖的排球运动员尚有差距,因此在动作与技巧示范的过程中其动作的规范性与技巧性也不能达到顶尖水平。在以往的教学中只能通过教师在课堂当中的亲自示范来讲解这些知识点与技巧。但是现在却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视频资源,剪辑国际顶级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当中的视频作为教学中的视频案例,让同学通过课前课后观看视频来达到对于技能了解。
当然光靠观看视频是不能达到提升排球训练技能的目标的,必须配合足够的线下实践训练才能够达到技能的提升。这就需要线下课程来进行训练,师生在真正的排球训练中由教师给予技术技能的充分指导,使得学生可以将其所观看的理论知识内化成技术行为。可以说这一环节当中教师教的行为正在逐渐弱化,而进行技术指导则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
(二)教学资源改革——借助慕课平台增加视频资源。传统的台球课程教学更多的是以教师亲自示范来进行关键技能的讲解,但是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排球课程则可以借助更多的慕课平台,以视频资源的方式来进行排球课程的教学。例如重大赛事介绍、国际国内顶级运动员介绍等通过剪辑好的视频进行展示更加直观准确。再比如排球运动中的动作规范等,通过视频介绍也更加直观、准确。因为教师的直接演示可能会在瞬间完成动作,而经过精心制作的视频资源,则可以采用慢镜头、360度制作采集、动作暂停等方式来使一个动作的展示更加全面、具体、准确。而这些无疑是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动作规范学习的方法。
(三)考核评价模式改革——基于线上线下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模式。以往的高校排球课程主要考核单纯的以学生对于排球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考核标准。但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更提倡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内容。对于学习过程的考核主要包括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部分主要是学生完成线上学习资源的学习,线上作业、测验、考试的完成情况以及在线学习时长等,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设定成绩比例,由平台自动给出学习成绩。
线下学习过程也不能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运动能力,而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应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评价点。通过每节课设定的训练任务点,按照学生对于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成绩的积累。对于任务点的完成情况也不能单纯以技术技能作为唯一考核点,要融入学生的训练热情以及参与程度。避免出现学生排球运动基础能力较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几乎不参与学习却能得到很高成绩的情况发生。
(四)增加教学目标——融入思政教育。2019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对高校排球课程,教师可以进行重大赛事的介绍,将中国女排的事迹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体育与国家强大的重要关系。作为青年人加强体育运动,除了增强个人体质外,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体育的魅力在于同一规则内的极限拼搏与竞争。所以体育比赛必须讲规则,只有在严格规则之下的竞技体育,才能彰显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公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节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教师要将体育精神融入到教学当中,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结合。有体育精神延伸到日常行为规范与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同时,也要与学生探讨爱国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例如通过2018年11月18日,“苏州马拉松比赛”中,在比赛现场接近终点处,中国马拉松运动员何引丽在与非洲选手争夺冠军时,有志愿者分别两次进入赛道递国旗,最后何引丽以5秒之差夺得亚军。如此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体育运动与爱国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爱国不是形式 体育要讲精神”的道理。
(五)师资队伍建设——互联网+教学能力提升入手。对于高校排球课程教学而言,大多数专业体育教师都能够胜任。但是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多教师还没有接受互联网+思维,仍然故步自封,不能够采用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革。因此要积极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重点从互联网+教学能力提升着手。将互联网+思维注入每一位高校排球教师的头脑中,让他们不仅接受,而且其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改革。让每位教师意识到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是未来教学工作者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高校排球教师在互联网+教学资源制作与收集方面能力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使计算机教师具备微课制作等新能力。能够运用慕课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三、改革中的注意事项
(一)要量体裁衣,不要盲目跟风。“互联网+”教育下的高校排球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处于广泛推广阶段。可借鉴的高校排球慕课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实践应用当中,一定要结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班级的具体现状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项目的选取等。不能盲目跟风,将其他学校的慕课资源照搬照抄,拿过来就用。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从实践出发,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要开拓创新,不要故步自封。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总是有很多顾虑,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当前互联网+教育已经广泛应用,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如果固步自封,则必将被社会淘汰。
(三)要有效利用,不要重复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解决线下教学课时有限的现实情况。将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课前学习解决的问题,再以线上资源的方式呈现。而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用于实践操作与实践当中问题的解决,这样才是有效利用线上与线下两个阵地,共同为提高学生能力而服务。然而,有些教师在应用当中线上与线下重复着相同的内容,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率,反而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实践中,教师还要不断地分析,将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分割与联系。
四、结语
高校排球课程承担着增强青年人体质的重要责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使其为高校排球课程教学改革服务,同时也要正视一类课程的重要特点,即:训练为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合理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分配。使其能够发挥优势,共同为提升学生排球运动能力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