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2-06□王飞
□王 飞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等办学条件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倍数级增长态势,2000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为94.98万,到2021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达到909万,逐年递增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给就业市场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国家、社会异常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应运而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师资水平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考核评价古板、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现实,导致该类课程促就业能力大打折扣,因此探索该课程创新改革已经迫在眉睫[1]。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意义
(一)了解就业形势,培养大局观意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分析国内当前就业形势、专业历年就业数据,可以让学生清晰了解近几年国内和本专业就业情况,增加高校应届毕业生对整体严峻就业形势的了解,激发学生危机意识,增加学生宏观掌控能力,有助于树立针对就业的大局观[2]。
(二)认清就业环境,建立系统择业观。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提前准备,才能做到更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入学早期开设,该课程系统的分析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环境,利用测评工具分析性格、能力、喜好等内部环境,两个方面系统分析回答了:“我适合在哪种工作”、“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疑问,认清内外环境,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择业观。
(三)导向成果教育,提高整体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促使学生思考学校、专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同一领域处于什么样水平,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平台提高自身能力、专业水平、学校声誉,为未来高质量就业提高保障。该门课程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职业现状、人才市场需求、职业前景等方面信息,最终会以本领域就业信息为依托,提高学习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动机,促成整体就业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不够重视。院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这门课,没有把它的重要性提高到相应高度。存在教师上课应付差事,学生上课应付老师的现象,导致学生接受到这门课程的信息大打折扣。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不够到位,很多高校学校层面没有把该课程列为必修课,课程成绩没有任何过程性考核内容,基本延续单一的论文写作,使得教师和学生思想上松懈,教学效果差。
(二)师资力量薄弱。执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一般都是兼职教师,鲜有大学生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普遍缺乏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经历和知识,缺乏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系统性培训。教师能力良莠不齐,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无法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导致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三)课程持续性不强。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另一门跟就业相关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一般在三年级或四年级才开设,两门职业相关课程共同构成了大学生职业教育方面的骨架,但中间没有很好的衔接,有很长时间的职业教育空档期。学生在这段时间没有机会接触相关的课程知识,无法形成强化记忆,课程的持续性不强。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破困举措
(一)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在大一新生入学的入学教育里,及早加入该类课程重要性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观念;二是高校的管理层在思想上应该充分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出台一系列针对该类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应切实将大学生就业相关的课程整合到学生培养方案,使之成为大学生要学习要掌握的核心课程;三是在校内广泛宣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邀请企业高管、优秀校友等具有工作经验的人谈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多层次、多维度筑牢思想根基。
(二)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可以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邀请优秀校友来校授课;逐步取消期末考试,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强化实践训练,加强校企合作[3],让学生真正走进企业,增长职业见识;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阐述对职业生涯的理解,针对学生薄弱环节,重点讲述。力戒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资源,改进现有方法,达到更好效果。
(三)增强师资力量。一方面,学校层面遴选一批有企业经历、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到就业课程的教学中,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加强对该课程教师的培训[4],每个学期邀请行业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虽然缓慢,但可以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同时,利用高校寒暑假的时间,组织教师深入一线企业,了解企业当下人才需求侧重点,对学生进行合理规划培养。
(四)持续就业教育。大部分高校在一年级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后,很长时间都没有类似课程的学习,最终导致不能温故更不能知新,学习效果不理想。职业生涯教育应该贯穿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整个过程[5],大一完成该门课程后,在后面的每一个学期应组织职业教育相关的报告会,不断向学生灌输职业生涯需要规划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