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2-06蔡志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福建省试点课程体系

□蔡志君

一、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模式的提出。2015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统筹构建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出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6年2月,福建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实施“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招生,探索构建以七个“二元”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实施情况概述。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开展“二元制”首期试点工作,全省“二元制”项目有43个获批,试点企业63家,24所高职院校参与合作,招收企业员工1,177人;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总结推广“二元制”改革,共有131家企业与30所高职院校合作的86个专业参加二期试点,招收企业员工2,546人;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全面推行“二元制”改革,项目达95个,试点企业218家,40所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将近8成。2019年“二元制招考”招生院校再创新高,45所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涵盖电子商务、工程测量技术、建设工程管理等312个专业点,合作行业企业达617个。2020年改革进一步扩大,共有46所高职院校参与福建省“二元制”改革工作,改革专业点达到386个。2016年试行、2017年总结、2018、2019、2020年全面推广,日渐成熟起来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认可与支持。

二、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支持政策较少。从现有的政策来看,政府对“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政策支持较少,对于“二元制”项目,政府部门也还未成立专门的“二元制”试点协调管理部门,没有针对“二元制”项目的评估、监督部门,没有制定“二元制”项目校企双方的奖励机制与约束法律法规,导致校企双方对应该行使的权利与责任不清晰。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对“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支持政策较少,政策、法规制度不健全。

(二)校企双方对“二元制”项目的认知有待加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推出的时间较短,正处于推进当中,宣传力度不够,社会上的认知度不高,很多企业都还未听过,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没有从本质上理解本次“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意义,因此主动寻求合作的企业有限。

(三)“二元制”项目具有一定的工学矛盾。“二元制”项目的学生均为企业员工,领企业工资,在管理上企业仍占有主导优势,企业员工既要工作又要学习,不少学员除日常工作繁忙外,还有家庭负担,业余学习时间有限,员工较为辛苦,有时企业生产任务较重时,需要加班工作,学校教学常常受企业工作安排影响,课时难以保证,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有些学院教师授课安排在双休日,部分学员存在请假、旷课现象,加大校企双方管理难度,甚至一些相对艰苦的专业,由于企业工作压力大,出现了学生退学的现象。

(四)“二元制”项目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二元制”项目的教材编制和课程设置,既要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又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及专业教学规范和标准,需要学校、企业、行业协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并不断完善,制定出适合校企双方的课程体系。此外,“二元制”学生为企业员工,作为成年学生,存在年龄跨度较大,学习基础也有较大差别,且相对集中时间授课的客观现象,这几种情况都要兼顾的情况下,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五)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校企合作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合作,形成健全的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目前我省的校企合作层次比较浅,相关制度法规不够完善,不利于“二元制”项目试点的持久发展。健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包含多个方面,学校内部的制度机制、企业内部的发展机制、校企合作之间的利益机制以及政府对外的政策机制等,只有这些机制的完善与健全,才能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以及“二元制”项目的快速发展。

三、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策研究

(一)政府层面加大对“二元制”项目的支持。

1.健全“二元制”项目的相关政策法规。“二元制”项目的进行需要地方政府出台较为细化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例如制定详细的“二元制”项目合作的资格标准,学校和企业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是否具有政策吸引性,所以政府首先应该完善“二元制”项目的鼓励性政策,制定能够鼓励和吸引企业能够长久建立“二元制”项目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通过这些优惠政策来支持和保障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这种合作。

2.加大对“二元制”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政府部门作为“二元制”项目的发动者和推动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大力度对“二元制”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二元制”项目的了解和认知;通过宣传和推广,让企业和院校更加深刻了解参与“二元制”项目的必要性,也让企业和院校清楚地认识到该项目的进行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企业和院校本身可以带来的益处;通过对“二元制”项目宣传和推广,消除对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不良看法,为“二元制”项目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建立并健全“二元制”项目运行机制。要让“二元制”项目能够实现多方共赢,政府部门就必须落实责任、建立并健全“二元制”项目运行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落实地方政府责任,设置“二元制”项目管理机构,做好组织保障;二是建立“二元制”项目评价机制,做好项目质量与绩效监督;三是构建“二元制”项目利益分配与互赢机制。

4.加强政府统筹与引导职能。“二元制”项目的合作双方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在项目合作中两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利益主体,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管理与运行机制和发展理念也不同,需要政府部门在“二元制”项目中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到合作过程中,进行统筹与引导,充当校企双方的纽带。

(二)高职院校层面加强自身建设。

1.与企业共建校企“二元制”项目管理机构。在政府层面中,本文提出政府部门设置专门的“二元制”项目管理机构,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作为“二元制”项目的一员,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牵头与企业行业共建校企“二元制”项目管理机构,并且承担大部分管理工作,通过项目管理机构来对项目进行管理和实施,引导项目往好的方向发展。

2.改革课程体系。校企“二元制”项目招收的学生是企业员工,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为企业服务,因而项目的人才培养中应该更加注重能力方面的提升,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校企“二元制”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还要以企业岗位需求、技能需要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入相关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构建课程体系,优化项目课程设置,并且要积极吸纳企业、行业知名专家参与构建课程体系,保障体系的合理、先进性。

3.提高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作为校企合作的一方,怎么来吸引企业参与到“二元制”项目中,是高职院校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只有院校本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才会进一步考虑合作的可能性,只有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达到一流的水平,才能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二元制”项目中。

4.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元制”项目虽然有企业导师作为实践教学的师傅,但是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也是需要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强、教学教育理念不断融合创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一支队伍才能培养出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二元制”项目。

5.制定适合本校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由于每个学校和企业在办学条件、专业特色、企业需求、岗位特色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各个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也应该具有各自的特点。应该在研究和剖析了不同地方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专业特色、企业需求、岗位特色,然后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等情况,形成适合自己学校和企业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

(三)企业层面发挥企业主体地位。

1.企业应改变观念并提高对“二元制”项目的认识。“二元制”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所面临的人才培养问题,企业输送员工,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为合作培养人才,这是一种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通过改变以往观念,提高对“二元制”项目的认识,把“二元制”项目作为企业的日常工作,并且做出长远战略规划,积极推进校企双方之间的合作,并把项目所进行的人才培养当做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参与“二元制”项目。“二元制”项目最终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服务的,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只有企业全方面、全过程地参与到“二元制”项目中,才能把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因此,企业应该提高主动性,全程参与“二元制”项目。

猜你喜欢

福建省试点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试点改革 越艰难越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