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公共图书馆人才发展策略探究
2022-02-06徐基田商丁元
徐基田,商丁元
(1.南通市图书馆,江苏 南通 226007;2.邯郸市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08)
1 新发展理念概述
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2]。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新发展理念引领,用以解决人才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人才生态环境健壮性、人才良性互动与充分共享等各种瓶颈问题。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发展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3],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主体。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各大要素中历来受到重视,国内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什么地区重视人才工作,就会实现弯道超车式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新时代孕育和产生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新时代人才发展自然需要新发展理念引领。
2 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
公共图书馆在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着人才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现状与业务需求不匹配、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不完善、学术研究氛围很淡薄、人才成长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5]。笔者将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人才观的指导思想,分别对公共图书馆人才制度、人才结构、人才生态、人才发展空间、人才资源活力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人才制度基本建立,需创新体现特色
近二十年公共图书馆馆舍与馆藏规模迅速扩大,通用的事业单位人才制度很难适应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国家对事业编制人员引进一般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统一公开招聘方式选拔,考试或考核内容专业性不强,导致公共图书馆人才引进自主性较弱,即使是公共图书馆的编外人员也是其业务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引进的人才很难直接满足工作需要。为此,公共图书馆只能通过人才培训得以弥补。公共图书馆应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梳理岗位职责与内容,根据图书馆不同部门业务特点和岗位特质,形成各具特色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体系。
2.2 人才结构较为合理,需协调突出重点
人才结构一般是指人才系统的构成形式,可分成3个层面:人才个体素质结构、人才群体结构、人才社会结构[6]。文中所称公共图书馆人才结构专指人才群体结构,公共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随之诸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人才结构日趋合理,但也存在性别结构严重失衡、专业结构比较单一、知识结构较难适应岗位需求等问题,公共图书馆人才群体结构各子结构亟须协调发展,基于事业发展现实需要与发展趋势,按“轻重缓急”依次突出重点,优先发展重要紧急的人才群体子结构。
2.3 人才生态局部失衡,需“绿色”营造环境
沈邦仪[7]认为,广义人才生态是指人才主体的生命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人才主体与所处环境生态的相互关系。文中所提人才生态特指人才环境生态,随着公共图书馆空间与馆藏规模扩大、馆员人力资源不足,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吸收了劳务派遣工,或者部分业务外包。劳务派遣与“外包内作”人员的加入,使公共图书馆人才环境发生变化,需要重塑营造绿色人才环境生态。
2.4 人才发展较为封闭,需开放职业路径
曾几何时,公共图书馆被戏称为“干部子弟俱乐部”,随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制度改革,近些年有很多“新鲜血液”加入,处于人才队伍转型期的公共图书馆,人事制度很多难以落地生根。人才职业晋升通道较为狭窄,图书资料系列职称岗位占比过大,有的甚至达到95%以上。计算机、媒体设计、文化策划等专业背景的人既需要做好自身专业工作,又需要应对图书资料专业职称评聘。公共图书馆需要开放馆员职业路径以提升人才效能。
2.5 人才资源活力不足,需共享价值实现
公共图书馆员往往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固守某一个业务岗位,容易造成人才资源固化,不利于人才资源开发。公共图书馆应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确保人力资源价值升值。人才资源丰富的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对基层公共图书馆进行业务辅导和人才培育工作,实现优质人才价值共享。
3 新发展理念下公共图书馆人才建设提升策略
3.1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彰显行业特色
以往公共图书馆人才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人才培育机制不够完善,馆内业务轮岗均为简单机械操作技能。人才竞争激励机制缺乏,绩效考核与待遇分配存在“吃大锅饭” “按资排辈”现象,没有形成按岗位分类考核绩效评价方法,从而导致馆员积极性不高,队伍发展动力不足,需要创新发展人才工作机制。
创新人才引进、培训、使用激励机制,把人才从各种不合时宜的政策和制度中解放出来,增强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公办公共图书馆人才引进自主性较弱,需要通过人才培训、使用激励机制来体现行业特色。
3.2 协调升级人才结构,突出业务重点
从总体上看,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男女比例失调,人才引进需要有所倾斜。专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中文和图书馆学专业。老馆员知识结构老化严重,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实施知识结构更新。随着公共图书馆走向全媒体、全素养、全过程服务,工作岗位专业需求更加多元化,对计算机、外语、媒体设计、活动策划、宣传营销等专业人才需求强劲,需要基于用户服务需求进行人才专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核心业务的重点岗位,协调全面构建合理的公共图书馆人才结构。
3.3 “绿色”营造人才生态,优化工作环境
主体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主体地位、能力和价值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自我认识和改造的意识[8]。无论是劳务派遣制员工还是外包人员,由于薪资待遇等各种差异,这些工作人员群体存在主体意识分裂现象。需要发挥工会和妇联等团体力量,健全组织文化、优化工作环境,营造利于人才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3.4 开放人才发展政策,拓宽专业视野
公共图书馆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构建起适应事业发展需求,专业、多元、开放的职业晋升发展政策,使人才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公共图书馆应加强馆员继续教育,与人才资源大馆强馆合作,构建“访问馆员”制度,拓展自身馆员专业视野。
3.5 共享人才资源活力,促进价值实现
共享人才资源有利于促进人才价值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拥有人才资源优势的公共图书馆应承担起中西部或欠发达地区图书馆的人才培训工作,为解决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问题贡献力量,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促进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普惠发展。
4 结束语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一轮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公共图书馆人才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人才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