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022-02-06李抗
●李 抗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对职业倦怠的解释是特指职业压力的一个概念。由此而引出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护士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将针对临床护士的工作特点,分析职业倦怠对护士的影响以及广大护士应如何合理应对职业倦怠。
一、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心理表现。许多护士的心理表现为繁忙的工作一天之后会感到精疲力尽,情绪低落,易怒,回到家里马上想上床休息,一点都不愿意动。长此以往,将会对病人变得越来越冷淡,仅仅局限于处理完医生的医嘱,就不愿意再与病人及其家属做更多的接触。对工作中的新鲜事物敏感度降低,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进而出现悲观失望。同时,繁重的工作也使一些护士变得对待家人心情暴躁。
2.生理表现。生理表现为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内分泌紊乱、体重骤变、疲倦、抵抗力下降,有的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头晕、胃功能失常等问题,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护士职业倦态所带来的危害
1.影响正常的身心健康。许多案例表明,护士的职业倦态所带来的个体表现,常常是失眠、焦虑、烦躁、忧郁以及强迫症等,一些人还会出现妇科方面的不适。
2.对工作态度抑或是工作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对工作行为亦或是工作态度导致的倦态案例表明,一方面,有的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降低,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承诺无法实现,同时对工作满意度明显降低。一些人一旦产生了职业懈怠,就会在出现自由散漫、工作态度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有的甚至会出现拿错药、打错针、输错液体的重大问题,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造成患者身体与精神的创伤,给护理工作和医院声誉带来重大隐患。另一方面,有的临床护士认为自己“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是医院和患者对自己的付出与辛苦不理解,也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干脆辞职不干了,一走了之,出现比较多的护士离职转行现象。
3.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许多案例表明,一些有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感的护士,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与家人、同事交流,稍不小心,就会与别人发生并没有涉及工作、病人的冲突,让人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莫名奇妙。时间一长,自然会导致与家人、朋友、同事的关系变得微妙与紧张。
三、如何预防与化解临床护士职业倦怠
1.加强医院文化,更新管理观念。毋庸置疑,临床护士是一个非常辛苦的群体,她们既是脑力劳动者,同时也是体力劳动者,为解决广大患者的疾病,承担着大量的护理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层次,医院在医疗条件、医疗手段以及床位方面都有了大规模的发展,但是护士的数量与病人数量、病床使用率、住院天数以及新设备、新仪器、新技术在医疗上的广泛使用不成正比,其结果自然就造成临床护士工作量的大量上升,护士们都感受到了很大的工作压力,许多护士不同程度存在着职业倦怠。因此,医院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科室主任与护士长要切实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也要全面关心与体贴临床护士的工作状况,树立“以护士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对她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尽可能地提供支持,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通过多种人性化的现代化管理,让她们在做出奉献的同时,感受到医院文化,感受到医院是自己可以托付与信赖的“家”,从而有效地缓解护士倦怠感的产生。
2.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有意识地自我调节内在与外在的各种压力是应对职业倦怠的根本所在。因此,全社会都要摒弃对护士的职业偏见,调动各层次、各方面的力量理解与支持护士的工作。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微博以及抖音、快手等现代化传媒手段,全方位地宣传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大无畏的高尚品德,宣传临床护士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好人好事,特别是在当前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理解护士,肯定她们的工作,认可她们的奉献,让她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在家庭、医院以及社会中都形成良好的风气,就能够进一步减少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关资料显示,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出台相关法律,从各层面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3.学会倾诉。每一位护士都要学会倾诉,无论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受到了压力,还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都要积极主动地向家人、朋友、同事、领导倾诉自己心中的不快,不要不好意思,任何不痛快的事情积压在心中都会导致职业倦怠,出现胸闷、头晕甚至抑郁现象。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别人沟通,可以及时排泄各种不快,舒缓内心的压力和情绪上的紧张,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
4.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引导临床护士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学习、生活、家庭之间的关系,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进行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同事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解压。平时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养成早起早睡、合理饮食的良好习惯,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提高排解各种不良情绪的能力,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工作、学习、生活。这样才可以以满腔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5.合理安排工作,改善工作环境。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每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也是管理者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一方面,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每一位护士都能有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后勤保障,在减轻临床护士心理负担的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医护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
6.开辟上升通道,提高护士地位。长期以来,护士在医院的地位不言而喻。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医院有关部门要充分掌握每一位临床护士的具体情况,了解每个人的技术水平、知识结构、文化程度,要尽可能多地为她们创造各种学习、交流、实习的机会,更好地提高她们的业务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同时,要挖掘她们的潜力与才华,为她们提供上升通道,增加岗位编制,提高各种待遇,在薪酬、奖金、晋升、职称、评优等多方面关心与爱护临床护士,让她们有所期、有所盼、有所“值”。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倦怠已经成为职场人士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每天要面对各种病患与繁杂的服务程序,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与工作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医院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科主任与护士长要认真研究这一问题,有效地帮助广大临床护士预防并远离职业倦怠,从而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病人热情服务的工作与家庭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