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课程思政现状及实施路径探讨

2022-02-06开学文程绍鸾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数学课数学课程育人

□开学文 吴 晖 程绍鸾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就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给出明确答案: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本工作。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提出了“九个坚持”,阐述了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其中,第二个坚持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所有的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样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是课程思政认识的起点。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基本单元,课程思政作用重大,意义深远,是课程思政认识的深化。全国教育大会坚定了思政育人的方向和目标,明确了课程思政是具体落实的手段,使课程思政走向成型。课程思政建设如沐春风,如火如荼。数学课程作为高校基础学科课程,受众面众多且广泛,学会在数学课程中寻找思政育人的元素,从多个角度,多种方法途径,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务必会一举两得达到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的双重目标。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高校数学课程的思政建设作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探索。沈振、虞艳娜[1]提出高职数学教学实施“课程思政”中应遵循“穿插适时、取舍适量、内容适当”三个原则。指出了高职数学教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可以从“学习思政中蕴含的知识点、深挖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充分利用数学中的历史故事”三方面入手,并逐步深入展开。朱志鑫、陶文辉[2]等人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学会尝试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展示思政思想方法,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高职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以期对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国忠金[3]通过种种方式构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统一培养模式,进而推动了“三全育人”大格局中数学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他是从更高的国家情怀高度,以及辩证思想、科学第一的精神等多层次阐述了数学课程的思政育人价值。邓翰香、吴立宝[4]认为要想把数学教育无声融入课程思政中,那么就要寻找课程的顶层设计,学校要全方位营造课程思政氛围;重视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学科育人能力;把握学生学情,优化课堂内外活动设计;立足教材研究,挖掘数学思政教育元素四个维度着力下功夫,把“四维并进、协同育人”作为数学课融入思政元素的改革方式和方法,从而助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建设。康文彦、刘彦芝[5]发现数学学科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这是由于相关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片面缺乏相关的操作技巧所导致的。他们认为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严谨和科学的思想、利用数学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和结合辅导交流影响学生的品行等方式实施课程思政。

二、数学课课程思政现状

(一)数学课课程思政的误区。很多教师和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课程思政在理解上有误区,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数学课进行课程思政,是不是让数学课教师都去讲思政课教师讲的内容。其实思政课程是一门课,课程思政是方法论,课程思政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先学会做人做事,之后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以致用,在数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目标。简而言之课程思政不是要把思政课的内容简单照搬到专业课程中去,不是专业课“思政化”,思政课与数学课课程思政各有各的体系,数学课课程思政不是讲思政课。

令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是数学课课程思政,是不是每节课都要有思政的设计?显然不是。首先需要教师用心寻找并且充分挖掘和开发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哪儿有课程思政元素,哪儿就有课程思政,学会把数学基本知识和思政元素巧妙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被无形地熏陶和感染了思政教育,形成与数学专业知识融为一体的数学课程思政资源库。课程思政不是生搬硬套,不是为设计而设计,数学课课程思政是有机融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数学课课程思政的优势。数学课程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课程中拥有巨大的课程思政潜能,一方面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很好的思政素材,一代代的数学家前赴后继,舍小家为大家,担负国家使命,勇于为推动数学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去增强青年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譬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们的科学奉献精神,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勤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蓄力待发。另一方面,数学课程本身蕴含很多思政元素,需要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教师要把自己融入角色中,在备课中深入感受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多和教研室教师共同探讨,总结经验,反复实践,评价反馈,持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课程思政,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团队,能为数学课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诸多经验。在示范课、教学名师、团队的引领下,上至学校,再到教师,最后到课堂到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课程思政的春风,大家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加,学校立德树人的氛围更加浓郁,同时还有各党组织的鼎立支持,立德树人积极性空前呈现,课程思政空前盛行。

三、数学课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

高校数学课课程思政实施要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背景、学生的基础、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数学课课程思政的展现形式很多,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着手实施。

(一)课前探索。根据不同课时的不同教学目标,课前可以以任务形式布置学生寻找下节课课程所涉及的数学历史故事或者数学文化。学生们在预习中感知数学家的故事,领悟数学文化,课程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互动或者课堂交流让学生之间互通有无,更多地了解相关数学文化,通过文化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增加数学课程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模式在本科尤其高职院校效果显著,我们知道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自觉性相对较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数学基础较薄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偏低,数学课程一直以来以理论内容为主,适当把相关数学文化,数学故事等作为情景穿插引入,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效果也相应提高。另外课前的学习不耽误课上太多时间,不影响数学课教学目标的实施。

教师方面则要细致备课,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课程,深入挖掘数学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备课,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提升自己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教育者先受教育,这样才能聚焦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中穿插。很多数学内容例如数学建模课程本身就具有育人功能。数学建模大多数是由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引发的建模活动,不同的事例能呈现不同的育人功能,教师可以在讲解例题中穿插思政元素。例如在讲到传染病模型时,通过背景介绍到模型的建立,再到获得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整个建模过程就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青年学生们感同深受,热血澎湃,都希望尽快找到遏制传染病的方法。

还有一些课中穿插则需要教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例如“乌鸦喝水”的故事,它讲述了一只小乌鸦通过衔石子到瓶子里喝水的经过传达了乌鸦爱动脑筋、契而不舍,努力奋斗的精神,蕴含着浓郁的育人元素。同时,它还隐藏着相关的数学知识。图片中装水的瓶子是一个瓶颈很窄,瓶身很宽的上窄下宽的瓶子。假如一开始乌鸦在看到这个水位较低的瓶子后发现怎样也喝不着水,乌鸦没有懊恼,沉思一会儿后就想到了办法。它从不远的地方匀速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也慢慢变高了,最终乌鸦喝到了水。可以从乌鸦看到瓶子的那刻起开始计时,故事的情境就可以用一个函数图像来描述。这作为一个函数例题讲解既生动形象又达到思政育人目标,一举两得。

大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理论性较强,在讲解之后很多学生很难记住一些知识点,但如果增添一些趣味思政元素,学生兴趣提高,理解和记忆起来相对就简单多了。例如在讲解极限定理时适时穿插一句老师对你们的爱就如这极限无穷大;希望你们的烦恼就如这极限趋近于0等等。在学习科赫曲线时,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图形的对称美,还要看到它的分形美,帮助学生形成审美观,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利用辩证唯物的观点看待问题。

(三)课后提高。课后提高可以以论文或者报告的形式呈现,在课程结束之后,安排相对应的课程报告和论文任务,规定在报告中要有思政成分,同时给报告赋予相应的课时学分。学生通过撰写报告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完成报告后拿到相应学分。

四、结语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事业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想着眼大格局,必须从小事做起,着手每堂课,把45分钟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学校在给予大力支持政策后,教师认真备好每节课,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做好教育。

猜你喜欢

数学课数学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有趣的数学课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