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2-02-06刘津汝
□刘津汝 曾 倩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性问题。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始终明确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可以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要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前景充满信心。”这些讲话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指引,因此各高校的专业课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课程思政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中引入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成为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西方经济学是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反映了资产阶段的基本要求与观念。当工场手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后,在思想上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经济理论作为其指导,因此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古典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经典代表著作《国富论》也是肩负着为自由主义经济学体系开道的任务而问世。后期又经过了新古典经济学及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今天的西方经济学体系。因此,西方经济学本身是带有阶级性的,它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辩护和服务的。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索洛曾经提出:“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他对研究课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从上述西方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经济学家的言论中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是有其阶级性特点的,因此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不能把它仅仅当成是经济理论的学习,要看到这些经济理论从构建到发展都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其中有些理论并不一定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如果完全套用西方理论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行不通的。在这一点上,林毅夫创立的新结构经济学就提出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制定政策而成功的发展中经济体。”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中挖掘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价值的理论,并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地看待西方经济理论。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正确地学习西方经济学,最终实现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专业目标与育德目标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专业目标。《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知识点多、综合性高及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专业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理论,建立起宏经济分析框架。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等,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其割裂开来,难以看到其中的联系。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要建立起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性,并能理解这些变量在实际当中如何影响一国或某区域的经济发展。
2.运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能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其经济运行的现状及梳理其规律。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点多且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只能结合理论分析理论,难以与现实经济相结合,出现理论与现实“两张皮”的现象。实际上宏观经济理论是来自于对现实经济现象的发掘与总结,再经过理论升华后重新指导现实经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宏观经济理论,结合宏观经济数据研究现实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育德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现如今网络信息发达,学生在网络上接受信息的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然而网络上的信息并非都是有益于学生成长的信息,需要进行甄别使用。特别是当今的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的积累,容易被网上一些负面信息导入歧途。《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和实际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课程,在经济运行中能够找到非常多的案例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因此非常适合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树立学生对中国制度的政治认同感及民族自信。契合中国经济发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解读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树立学生对中国制度的政治认同感及民族自信。明确国家政策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终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道路的兴趣,形成服务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想信念。中国经济增长曾被称为“增长的奇迹”,引发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然而这个“奇迹”并非“天然而来”,也不是“偶然而来”,这个“增长的奇迹”背后是国家正确的政策支持,是广大投身于中国经济建设的人民力量的结晶。而现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资本与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转变,更多地转向了创新驱动增长。创新离不开人才,因此中国经济未来更大空间以及更持久的增长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增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树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这一代人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们既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要看到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使其产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愿望。
四、《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一)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点相结合。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宏观经济基本指标、产品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总需求-总供给分析、失业、通货膨胀与经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针对每部分内容,挖掘出不同的思想政治融入点,采取不同的授课形式。在讲授宏观经济指标时,让学生调查“GDP与人民幸福获得感”,“CPI反映了真实的物价变动水平或者购买力吗?”通过思想政治映射内容的融入,让学生认识到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人民幸福获得感的贡献。在讲授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时,引入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消费升级等内容,课前要求学生总结消费升级的案例,课堂教学通过国家供给端政策变化和需求端变化加深学生对总需求-总供给分析的理解,从而理解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政策出台的背景和理论支持,清楚消费升级的趋势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可以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使学生理解创新驱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与政策,使学生融入国家经济发展过程去理解经济理论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师,不仅要会讲中国故事,还要讲好中国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讲我国经济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可以讲在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分析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可以讲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以理性的目光正确认识我国经济所处的阶段,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国向上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施压,向下面临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追赶。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深化的今天,学生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提升其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有批判精神,又要有探索精神,最终形成具备科学思维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宏观经济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是一个难点。大多数院校的宏观经济学的课时为每周2课时或者3课时。面临着宏观经济学的众多模型及课时受限,多数教师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没有体现出“以学为中心”。所以首先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改变,不能将宏观经济学上成一门以教师不断给学生灌输宏观经济模型的课程。在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了调研,反映出如下问题:一是学生普遍认为宏观经济学难学,内容抽象,图形多,内容多,面临宏观经济问题时不知道如何用理论去分析。二是经济学过于理论化,难以与现实经济联系。学生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正是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课堂只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学生的参与程度,从“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自然就引出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教学任务按课前、课中、课后来完成。课前学生务必要完成本堂课的预习任务,每节课的内容必然有一个现实联系点,从这个联系点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些视频资料,学生从现实案例中入手本堂课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从现实出发,自然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相结合。课中为课堂教学部分,将本章节较难的知识点放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例如宏观经济图形分析,数理推导与计算、中国经济分析等内容。并且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案例讲解等。课后为复习与巩固,所有的教学资料均在超星学习通上体现,并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线上作业与考试,在论坛区发布讨论题,学生相互之间可以看到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引发自己的思考。同时要建立学生互评机制,防止学生在小组作业中的“搭便车”现象,做到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上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发地去探究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应用,不局限于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现状,能从中挖掘出宏观经济理论与我国经济改革的结合点,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实现了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自然地就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而且还是在学生自主性挖掘“思政点”的基础上实现的,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
(三)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课程思政引入课堂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塑造,理论知识的考察只能说明学生对于宏观经济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但是难以体现学生在价值观上的变化及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对于价值观的考核往往难以量化,只能通过学生思维模式的变化来体现。因此要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将线上线下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设置一定的分值比重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在这些活动中观察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从而考察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结语
总之,在宏观经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其学科的阶级属性,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西方经济理论,一方面要使西方经济理论指导我国现实经济,另一方面要对不适宜的思想进行批判,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引学生的价值观走向,真正实现“思政育人”走进大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