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2022-02-06李晚晴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高职

□李晚晴

高职艺术类院校,顾名思义以美术、音乐、体育、播音与主持等教育为主的院校,需要参加艺考和高考。高职艺术类以专科为主,例如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类似于艺术类专业教育,本科也有,但主要以高职艺术类院校为主[1]。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高职艺术类院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走向了创新创业教育之路,旨在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减少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一、高职艺术类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本质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社会发展的局势提出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接触的教育模式。高职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却是一项实践活动,因此在教育上要明确艺术类的特殊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策略。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内涵,而是利用创新的教育方式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响应国家教育部门政策,实现创新教育意义。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高校均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可见国家对于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视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对于创新创业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创业成功的实例也不断验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性。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为主,为21世纪打造新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艺术类专业学生审美意识较强,又有内在的艺术气息,培养艺术类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对于提升大众审美有一定的作用。

二、高职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个人素养有待提升。据调查显示,艺术类专业学生平时在课后主要以课外兼职为主,对于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是少之又少。而艺术类学生主要以自身优势考取高职艺术类专业学校,在文化课上有所不足,对于创业实践缺乏信心[2]。自我认知不足,感觉除了专业特长并没有什么超乎他人的优势,对于创业又存在恐惧心理,甚至于内心抵触创业,害怕失败。对于创新创业认识不足,将就业排在创业的前面,认为创业是就业失败之后无奈才去选择的一条出路。由此可见,学生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只有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业动力。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提升艺术类学生个人素养,正确认识创新创业传递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创业意识。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脱节。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起步比其他专业晚,因此在教育上存在部分不足,与专业脱节现象在艺术类教育中较为明显。这一局势是必然现象,因为高职院校专业较多,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局限性,教师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也无法实现专业的针对性。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各大高职院校实行教育改革之后,师资力量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大部分院校教育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究其原因,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课程有局限性,再者与专业教育脱节,又未纳入考试范围,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是创新创业教育不达标的直接因素。为改善这一现状,国家应扶持高职院校,加大培养创新创业教师力度。

(三)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实践为主,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难以理解的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艺术类学生具有超前审美能力,又有超前的思想观念,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具有创业意识,但是教育环境的不完善,实践平台的欠缺,逐渐削减了学生对于创业的关注度[3]。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创业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开设培训班为主,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得不到国家部门的支持,自己又无力负担启动资金的情况下,也阻碍了创新创业的实践。加之当代的创新创业实践有着明显的质化现象,使得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也是无形中削弱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一种力量。

三、高职艺术类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做好艺术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唯一途径,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高职艺术类院校的教材应适当的拓展,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再加大规模。教育部门在制定教材的过程中,联合高职院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院校内部创设意见箱,让学生发表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见,以及自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见解,可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参与制定教材,并到市场对于该专业创业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多方面为教育部门制定教材提供有效的方案。在教育部门和高职教师以及艺术类学生的共同建议中,会议研究制定出最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也可延伸到其他专业,还是同样的方法,尽可能做到教材贴近专业,成为每一个专业的必修课程,增强学生的创业热情。

(二)做好艺术类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的选用。艺术类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也有超前的思想,所以对于艺术类学生的教育方式也要符合时代。通过对于艺术类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总结,研究出了以下三种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对于学生的教学有较强的直观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育模式占据了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投放创业成功的案例,或创业的方向,该专业创业成功人士的建议,或具有教育性的创业项目等,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形式了解创业精神,提升他们的创业意识;二是分小组学习创业。学生可以任意组合,深入了解创业模式,小组相互讨论,规划创业范围,如某某负责市场调研,某某负责搜集创业资料,某某负责制定项目方案等,通过课堂中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于创业的好奇心,人们常说,好奇是探索的动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也潜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创业动力;三是做好教学载体的全面创新。教学载体可以理解为实践基地,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加强实践训练基地建设对于教育尤为重要。全方位的实景布置能让学生在教育中积极投入创业实践活动之中,进而了解各项创业流程,对于理论知识也能及时实践,进一步加深记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三)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师资团队,是目前高职艺术类院校首要任务。如何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当前教师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对在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培训,定期学习新知识,也可以派青年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训练,老话说“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教师走进企业内部,深入了解创业过程,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会更加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二是投票选举优秀教师引领创业学习。艺术类专业教师可以成立一个工作室,专门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研究讨论,增强每一位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将更全面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三是鼓励教师融入实践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参加,通过实践活动将创业精髓灌输给学生。若教师仅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那么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也失去了实践的意义;四是适当激励学生。高校艺术类学生在理论课学习或者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给以适当的鼓励。同时,优秀教师也应得到院校的鼓励和认可,增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信心。

(四)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校内的实践基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学生创业教育虽有作用,但是达不到社会上对于人才要求的标准[3]。因此,校企合作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职艺术类院校在对于学生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此外,还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通过社会市场的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创业过程,了解创业的程序、注意事项、创业方向等,院校可以和企业签订两个月以上的合同,让学生深入理解创业内涵以及创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规划出自己以后的创业方向。校企合作教育并不是新型教育方法,很久以前就被应用并获取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因此高职艺术类学生在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加大创业成功的概率。

(五)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进行高职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主要开展阵地是课堂,因此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做出一定的创新,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线下的课堂中,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这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在线上的课堂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拓展类内容,比如在本校中创新创业成功的一些人物事迹,或者社会上一些著名企业家的创业事迹。这样一来,就能让创新创业教育更加鲜活,更能吸引学生,让他们将理论和实例联系起来。采用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还有一个原因是在艺术类院校中,若学生的专业有所不同,那么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会稍有不同,所以在线下课堂中学生接触到的教育是比较普遍的,是可以统一进行的,而在线上课堂中则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打造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若学生学有余力,还可以多接触一些专业的创业相关事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应做好各项工作详细规划,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做好基础与铺垫。

猜你喜欢

艺术类院校高职
艺术类专访心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