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实践应用探究

2022-02-06徐冰旸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团委高校学生群体

□徐冰旸

高校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大学生群体,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人才的含义不只是具有符合劳动力市场的劳动技能与知识结构的人,更是具有优良的劳动意识与思想道德意识的人。高校团委作为全方位培养人才的工作机构中的一部分,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优秀的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这要求高校团委应该紧跟时代要求,发挥主观性与建设性作用,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与实践路径,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内容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新的时代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揭示

(一)提高高校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功能就体现在其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众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思想引导工作中的内容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提供主体与可靠保障之一。大学生群体离开高中校园,步入高校生活,其思想观念与高中时期相比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接触的信息开始多元,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既是容易接受新思想的敏感群体,同时又是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感的群体,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避免大学生群体因为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而出现思想与道德上的偏差。高校团委的存在意义与工作的价值也在于此,其功能性的发挥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与道德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可以借助多种活泼的形式丰富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坚定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信念,树立大学生群体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思想意识。

(二)增强在高校校园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不同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可能带来不同的校园主流思潮,对高校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既可能因为良好思想政治思潮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因为不良社会思潮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而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高校对大学生的育人工作的进行。校园文化并非是显性的文化教育手段,其对人的影响与人格培育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其教育与影响的效果却是长远的,能在一个相当长期的时间范围内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进而影响到未来主流的社会人群的思想面貌,影响到我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因此,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进行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匹配的校园文化建设,以隐性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校毕业生。现在的市场主体劳动人群是过去的高校毕业生,目前的高校学生群体将是未来的市场劳动主体,其综合素质将决定我国未来的劳动格局与市场发展的状况。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未来社会负责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团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主体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高校毕业生正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

二、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背景

(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实践背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世界人员间的流动情况的加强,我国人民群众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各种社会思潮开始对我国人民群众产生影响,促进了我国人民之间的思想碰撞与融合。这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实践背景也对高校学生的生活以及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西方世界的自由、独立等思想潮流在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同时,西方流行的享乐主义等思潮也开始对我国高校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在此情况下,高校团委应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提高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力。

(二)虚拟现实日益交融的实践背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高校学生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其影响巨大,其在网络空间得到的资讯并不少于现实生活。高校学生受到思想观念影响的来源呈现出现实与虚拟日益交融的特点。这一特点显著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学术视野,帮助大学生群体以更加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来应对生活与学习。但是这一特点也存在消极影响,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会对高校学生起到不良引导的作用,需要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这一特点的两面性提高重视。

(三)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践背景。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依托高校的教育体制来进行,其本身就是教育体制的组成部分。高校团委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机制、流程等要充分受到高校教育体制的制约。而目前正在推进中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深刻影响到了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其教育的效果与教育内容、路径等的选择。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学生扩招、高校学科建设增多等内容导致高校学生群体的日益复杂化,提高了高校团委进行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四)社会步入转型时期的实践背景。我国是世界上进行现代化转型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短时间内,我国的社会出现了极大程度的变化,不同社会进程中的主流社会思潮并存于现代国人的脑海中,共同形成了我国人民的集体意识。这一现实的社会转型期的实践背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团委应该依托思想政治工作尽量减少社会转型期的问题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转型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三、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问题

(一)高校团委的工作连贯性存在不足。国家推进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战略,需要依靠教育体系的功能。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主要载体,在高校中进行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战略的合理内容之一。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高校团委的内部机构设置与工作人员制度安排等方面呈现出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在流动性较大的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也较多,不能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连贯性呈现明显不足的特征。

(二)高校团委人员工作意识培育不够。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署之时,普遍将思想政治内容归属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其工作的重点仍然是对学生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培养。当然,高校最重要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委托于相应的专业部门,而不在学校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加以重视。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遭受一定程度忽视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团委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意识普遍树立不到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高校团委工作机制构建尚不完善。高校的团委工作机制承继了我国传统的相关机构设置历史内容,其工作方法也同样具有历史传承性。许多高校开展了在新时期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设置与工作机制却并没有进行改变,依旧依靠行政命令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主要方式来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不利于对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四、高校团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改革策略

(一)完善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内容。高校团委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内容的充分填充,就是其工作的具体实现路径之一。完善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内容,是进行高校团委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高校团委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现实充分结合起来,像是举办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演讲比赛,开展对学生有引领功效的文艺汇演,举行学生、教师和社会贤达充分沟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活动等,在校园内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接受正常的教育活动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积极影响,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加强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高校团委进行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是其进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高校团委进行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应该提高其自身内部组织建设水平,同样应该将校园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能的部门充分组织起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切实提升。一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固定转为灵活,以更加多样性的角度和更加多元化的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三)提高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属性。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最终目的之一是服务于社会的生产与发展,增强高校教育内容中的社会属性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力措施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加强高校团委工作与社会组织运营的联结,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可靠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充分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感,自发性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高校团委应该积极与社会主体联系,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五、结语

高校团委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高校团委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

团委高校学生群体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