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的传承与发展

2022-02-06高发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山东革命中国共产党

□荣 利 高发亮 刘 彬

一、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革命传统,凝结了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如: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乐观、进取、坚韧、奋斗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西柏坡精神”,还有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铸就了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其他革命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价值引领,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深刻内涵就是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锤炼铸就的思想路线、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集体崇尚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2]。

二、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国博弈背景下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道德等多个方面相互制衡和影响,世界形势瞬息万变,其他国家多元的文化观念、价值信仰不断地冲击我国的主流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工作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内容。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就像一股洪流,呈爆炸式增长,随着西方价值观念、价值信仰、主流文化不断地扩张和渗透,在多元文化不断地冲突和激荡中,导致我国主流价值观念正在这种碰撞和交流过程中,不断趋于模糊化、边缘化、轻视化,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会给我国主流文化发展带来不可避免地冲击和挑战。

(二)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必然要求。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国以及其他国家意识形态控制,他们利用学术、科技、文化、军事、宗教以及大众传媒的优势,不断鼓吹、渲染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价值取向和人权自由,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不断地推行和渗透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文化殖民主义,不断地对我国及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所谓的价值干涉、道义谴责,竭力贬损和打压其他多元文化,试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另外,西方文化当中不良的思潮,如颓废主义、奢靡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对我国当代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腐蚀和影响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导致一部分青年人信仰缺失、信仰趋向功利化、世俗化,利己化,不可避免地导致青年人出现信仰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压力、冲击和渗透,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迫在眉睫。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代代相传,不断传承和发展,才能真正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是中国军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用博爱和大我的精神凝结而成的精神,真正地诠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而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和践行的鲜活素材,因此,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的传承发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3]。

(四)构建坚定的红色基因库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议中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4]。《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指出,要继承伟大的中国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结合新时代赋予的新内涵,使之成为激励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和支撑。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对人民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鲜活教材。时代在变化,面临不同的历史任务,新时代的青年有新的责任和担当,但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也不会过时。我们要自觉地把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沂蒙精神,传承发展下去,构建坚定的红色基因库,让每一个国人都成为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最坚定的实践者、传播者和信仰者。

三、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现状

(一)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文化品牌意识不强。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文化品牌意识不强,体现在:一是山东本地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习惯于走过场、走形式,喜欢做大而空的品牌建设形象工程;二是还有一些宣传工作者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缺乏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实际的宣传工作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深度思考,认识不深、理解不透,文化品牌意识不强,喜欢做形象工程、面子功夫,宣传教育效果差强人意;三是山东本地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文化品牌建设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足够的创新,一味地模仿和生搬硬套,缺乏一定的活力、创新和吸引力。

(二)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传承发展阵地建设不足。红色旅游项目建设、红色旅游产品、红色纪念馆、红色线上博物馆等形式,都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阵地和载体。目前,这些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的传承发展阵地和载体,不同程度地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宣传手段落后,大部分局限于纪念馆、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没有跟当地的民俗文化、乡镇或城市文化进行有效的互动,导致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精神内涵发掘不足,形式方式单调乏味,鲜活性不够,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传承发展社会氛围缺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已经今非昔比,很多人在思想上、言行上都出现了偏离,认为生活条件好了,过去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已经与时代不相符合,认为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已经过时。再加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等,都在冲击着我国国民的主体价值观念。整个社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传承发展社会氛围不足。政府层面,还没有及时制定和颁布相关的红色资源保护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法律保护,很多的山东本地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旧址缺乏保护和修复,造成了红色资源教育价值的丧失。社会层面,山东本身是一个红色革命发源地,这里有许多革命遗迹和革命旧址,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保护红色资源的社会氛围,缺乏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再加上山东本地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宣传不到位、不专业或者习惯于走形式、走过场,实际的教育效果不佳。个人层面,大部分人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史学习,对一些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知之甚少,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传承发展的重要性。

(四)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传承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是我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价值引领,具有鲜明的特点:不可再生更不可替代,当前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的传承发展,缺乏完善和配套的体制机制。现行法律中,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有很多的空白和缺陷,缺乏配套的体制机制保障。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的传承发展中,政府层面,缺乏统一规划、资金的支持、完备的管理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由于红色资源地域分布广泛,相对分散,整合起来难度较大,红色资源保护意识也不强;还有部分红色遗迹由于年久失修,损毁和坍塌严重,再加上缺乏专门的经费预算,基础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等原因,导致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传承发展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

四、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路径

(一)打造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文化品牌。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孕育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5]。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传家宝”,是中华儿女忠诚、责任、担当、奉献鲜明的品格铸就锤炼的伟大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创造性原则、创新性发展,着力培育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品牌项目,并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构筑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平台,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芒和吸引力。打造文艺创作品牌,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主题创作,推出一系列文艺培根铸魂的经典之作,让这些创作成为党性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推进优秀的作品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等,把凝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优秀创作送到人民的手中。还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而每一处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料,要加强革命遗产的修复、保护和利用,精心设计红色旅游线路,使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为游客提供更加有获得感、新鲜感的红色旅游体验[6]。

(二)建立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教育阵地。中华儿女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继承多少,直接关系社会主义的航向、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很多人的思想和言行上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个人身上滋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沉溺于奢靡之风不可自拔,道德滑坡和信仰缺失,这些都是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没有牢牢传承发展的结果。甚至有些党员干部背离入党初衷,违反国家的政治纪律和规矩,丧失原则和做人底线,滑向违法违纪的深渊,走向人民的对立面,究其原因就是自行褪去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失去一名党员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山东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历史的省份,沂蒙精神更是山东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要建立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教育阵地,要努力把红色基因、革命精神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文艺作品、人物事件、革命旧址,如家喻户晓的《苦菜花》《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红嫂》《乳娘》等,激活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亮出民族精神的一抹鲜红,唤起无坚不摧的红色能量。

(三)优化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社会氛围。传承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关键在于焕发全民族的热情和激情,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使红色基因根植人民心中,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全社会人人参与传承发展的社会氛围。在山东传承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教育,把红色火种播进人民的心里,用红色故事触动他们的心灵,使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深入人心,将红色教育进一步深入,融入人民的血液。将红色基因、革命精神融入到社会顶层设计当中,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当中,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融入到革命景观和旧址当中,构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红色育人体系。要积极培育一批批红色教育基地和实践课堂,让中小学生和人民群众都能深入实际,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还要深入挖掘山东革命历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革命旧址,推出革命文化之旅,鼓励专家学者编写红色经典系列课程、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诗词、红色故事,以文化人、以情动人,真正走入人心,优化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健全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长效机制。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7]。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传承发展,必然需要一整套的体制和机制,才能提升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传承发展的实效性,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世代流传、永不退色。一是政府层面,要制定出台红色基因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法规政策,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传承发展有法可依。将红色遗存保护纳入法规中,这是对红色文化遗址更有力、更充分地保护。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监督制度。加大立法,从法律上解决如:权责不分、权责不清、相互推诿、保护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全力推动红色资源入法,全力保障红色资源的制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二是要完善红色资源管理体制,在尊重历史和保护红色资源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建章立制,全力修复,强化基础保障,加大红色资源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三是要积极推进红色基因、革命精神在山东传承发展的创新机制,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民俗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文化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山东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