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基于宁夏医科大学护理专业近四年就业数据

2022-02-06黄晓娟张英浩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本专科就业率硕士

□黄晓娟 张英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也是“六稳六保”之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也为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主要为宁夏以及西部地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通过对护理专业2017年~2020年就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护理专业研究生、本科、高职三个学历层次的就业情况,积极探索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近四年就业数据分析

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2020届毕业生共1624人。近四年毕业生中,从性别来看,男生122人,女生1,502人,由于护理专业的特点,女生占每届毕业生人数的绝大多数;从学历层次来看,硕士研究生45人,本科439人,高职1,140人。2017届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分别比2018~2020届毕业生人数多,这是由于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宁夏医科大学,原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本专科学生并入到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高职学生占每届毕业生人数的一半以上,高职包括统招学生和分类招生的学生。

(一)毕业生就业率情况。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7~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硕士研究生高于本科,本科高于高职。

2017~2020届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17届和2018届就业率达到100%,每届均高于本专科就业率。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专业硕士的学历层次高,每年硕士毕业生人数较少,各大医院为提升本单位护理工作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硕士研究生的需求较大,硕士的就业形势良好。但是由于硕士的就业期待较高,经常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也会出现等待、观望而暂缓就业的现象。

2017届本专科就业率均在90%以上,2018~2020届本科和2018届高职就业率均在80%以上,2019届高职就业率较低。由于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本专科学生生源以宁夏为主,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地首选宁夏,近几年宁夏公立医院的护理岗位日趋饱和,私立医院和其他机构对护理专业的学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专科学生就业难度增加。

(二)总体就业情况。2017~2020届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较好,他们就业主要以签就业协议和签劳动合同为主,个别毕业生是其他录用形式,没有毕业生选择考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宁夏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地处西部的医学高校,由于地域原因以及国际化水平有限,加上还没有护理学专业的博士点,考其他高校的护理学博士难度较大,所以近四年没有毕业生上博士和出国;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年龄一般超过国家征兵的年龄上限,因此也没有研究生参军;2019届和2020届硕士毕业生分别有一名学生未就业,主要是由于学生一直在选择,等待更好的就业单位,或者单位由于试工、考核等程序正在进行中,未及时签订就业协议。

2017~2020届本科生就业也面临挑战,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13%,2018~2020届就业率有所下降。学生签就业协议的占大部分,签就业合同和其他录用形式也所占比例不高,主要是由于本科生以公立医院就业为主,一般都能提供正规的就业协议;除2019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三年的基层项目均有学生被录取,且比例也在上升,也反映了本科生有服务基层和西部的志愿和意向;由于护理专业考研竞争激烈、考试难度较大,本科生升学比例不高,主要以推免为主;本科生选择出国较少,近四年全院仅有2018届一名本科生出国。由于近几年本科生意识到学历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少本科生当年考研失利后,会选择不就业,继续复习准备下一年考试,这个比例也在升高。

2017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36%,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占到了80.58%,这是近四年高职签就业协议最高的比例,2018~2020届高职签订就业协议的比例在下降。学生签劳动合同的比例逐年升高。学生参与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热情较高,他们会积极准备选拔考试,每年三支一扶录取的人数较多。由于高职学生学历层次较低,他们意识到学历提升的重要性,每年报考专升本的学生较多,录取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2020届有一名学生毕业后参军,主要是因为有参军意向的学生在读期间就已经选择应征入伍,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直接就业,选择入伍的人数较少。

2017~2020届护理专业各层次没有创业的毕业生,需继续加强创业教育。

(三)就业地区分布。一线城市主要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18届和2019届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分别有5.95%和9.26%的学生到一线城市就业,由于一线城市就业竞争激烈,且生活成本高,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很少选择去一线城市就业。

2017~2020届已就业的毕业生,硕士在宁夏就业的比例依次为30%、55.56%、60%、64.29%,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宁夏对护理专业硕士的需求较大,硕士在宁夏的就业机会多,以2020年为例,就业的14人中,有9人在宁夏的三甲医院工作。本科在宁夏就业的比例依次为88.51%、78.57%、79.63%、98.67%,高职依次为98.77%、100%、96.25%、98.79%,本专科在宁夏就业的比例占到了绝大多数,一方面由于护理专业本专科生源主要以宁夏为主,学生的就业意向优先选择离家近、熟悉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西部,学生的实习点也都在区内,学生对于宁夏以外的地区没有直观的了解,视野较为局限,没有勇敢地走出宁夏去外地找工作。

(四)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护理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特点,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在医院工作,硕士集中在三甲医院,本科生主要在二甲以上的医院,高职生分布在县级医院、私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各类诊所,各类医院在招聘的时候一般都会明确学历层次,这也决定了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医院的级别和性质。每年都有硕士毕业生到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或者行政管理工作,这能更好地发挥硕士毕业生的学术和综合能力,高校对于硕士也有较大的吸引力;本科和高职毕业生到高校主要为继续读研、升本科,另外,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的多样化,除了去医院工作和到高校深造,学生也会选择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教育单位就业。

二、护理专业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地域、级别的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不同。以2021年宁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为例,所需专业以“护理”为关键词,筛选出34条岗位信息,其中要求研究生学历有5个岗位,均为区级或者市级医院;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0个岗位,其中9个岗位为市级、县级医疗机构或职业技术学校,只有1个岗位是乡镇卫生院;要求专科及以上学历有19个岗位,基本为乡镇卫生院。而且绝大多数岗位要求有护士职业资格证,尚未取得护士资格证的应届毕业生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

(二)毕业生普遍欠缺就业规划及主动性。大多数毕业生受地域和家庭的影响,就业观念守旧,存在等、靠的思想,不愿参与涉及养老护理等新兴产业与专业;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很多学生不急于找工作,“慢就业”现象突出,“消极慢就业”变为惰性就业或不就业;很多毕业生没有想过到外地就业,以近期我院收集、整理的51家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为例,17家区内用人单位提供130余个招聘计划,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大连等37家区外用人单位提供248个岗位,还有个别单位招聘人数不限,但是经过就业宣讲,决定到区外就业的毕业生较少。

(三)高职毕业生因学历背景面试机会少。高职毕业生人数众多,每年占学院毕业生总数的70%左右,其中分类招生的学生又占高职学生的一半,分类招生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为薄弱,虽已在中职时取得过护士职业资格证,但多数用人单位在学生应聘简历中看到有中职或职高学历背景后,面试机会较少,也造成分类招生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佳。

(四)就业指导缺乏实践性。学校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内容的课程,但是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有限。学院主要以传统的就业宣讲为主,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进行宣讲,毕业生参与面有限,很多在实习点上的实习生不能及时获得信息。

三、提升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就业创业工作贯穿大学生培养全过程,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一是本专科新生阶段以专业认同和职业生涯规划为主,很多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较为片面,对专业不感兴趣,为此学院党政领导担任新生的班级导师,通过专业介绍、专题讲座、职业生涯主题班会等讲座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护理专业特点、发展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帮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明确职业目标,为就业做准备。二是本专科大二、大三和研究生一、二年级阶段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主,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等比赛,挖掘护理专业的深厚内涵和外延,提升学生沟通、协调、表达、文字撰写等综合能力,让学生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三是毕业阶段以解决学生具体的就业问题为主,解析各类就业创业政策,邀请用人单位进行就业推介,开展面试、简历制作等专题讲座,提升就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护理学院开展“铸魂先锋”红色文化活动创新工程,结合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鼓励同学们积极组队参赛。有的团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深入到家庭所在地的老乡们家中,进行医疗、护理、养老方面的调研,深刻了解国情民情,将护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围绕“铸魂育人”,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开拓校际交流,提升国际视野。为了改变学生封闭、传统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拓展学业、就业视野,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台湾辅英科技大学、香港护士基金会、光华护士基金会、山东大学护理学院等院校及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山东大学护理学院联合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与台湾辅英科技大学开展本、专科学生的交流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向区外优秀护理专业学生看齐,提升我院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开展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效率。从疫情防控至今,学院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内容涵盖面试指导、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升学与规培技能考试注意事项、护生职业规划、医养结合护理员培训、法律讲堂、省外用人单位专场宣讲等;邀请援鄂优秀校友为全体学生开展线上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学院利用学校“云就业”平台,在全校率先试点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护理专业专场线上招聘会”,顺利进行云端招聘,打破了省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空间距离,实现省外就业通畅。另外,教师深入各实习点进行就业宣讲,面对面与毕业生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择业、理性就业,努力实现毕业生思想上有提升、心理上有宽慰、角色上有转变、行动上有指导。

(四)精准帮扶毕业生。学院鼓励教师全员、全程参与就业工作,将2021届346名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分配给43位教师开展精准帮扶,全方位向学生开展政策咨询、信息传递、心理疏导等服务工作,坚持职业选择、青春奉献、岗位担当、家国情怀等正能量导向。特别是持续、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及特殊群体,实行“经济上扶持,信息上首推,心理上疏导”三位一体扶持措施,不让一名毕业生在就业之路上掉队。

(五)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一是开辟省外就业市场,学院积极与上海、辽宁、广东、福建、陕西、甘肃、新疆等省份的医疗机构对接,搭建合作平台,了解就业需求并及时向毕业生发布招聘信息,与省外用人单位保持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二是开展养老护理员等新兴岗位培训,鼓励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自我;三是继续鼓励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服务项目,勇担时代使命,在祖国各地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本专科就业率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本专科对应专业参考目录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019年本专科招生计划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2018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本专科专业对应参考目录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日本应届高中生就业率71.1%就业形势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