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022-02-06丁豪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裁判体育产业竞技

□丁豪军

在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所具备的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逐渐推陈出新,为人工智能发展做出了切实的推动,也为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对于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以及体育赛事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人工智能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中,电子秒表首度被应用于竞技体育中。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计算机设备首次在竞技体育中现身,现代奥运会中首次出现了大数据的应用。电子设备在竞技体育中的每次出现都会带来新的革命。而人工智能能够一定限度上提升竞技能力、战术规划以及赛事成绩,对于竞技体育整体行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1]。例如,2016年3月,阿尔法即AlphaGo智能机器人首度在围棋赛场现身并与职业九段棋手李世乭展开了举世闻名的较量。在这次人工智能首次与人类进行的对弈中,以4∶1的战绩轻取人类。此后,AlphaGo升级为AlphaGo Master在棋类网站上与众多弈者展开对抗,60局中未尝一败。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国际象棋峰会上,AlphaGo Master与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选手柯洁展开对弈,以3∶0横扫。这场比赛中最强人类棋士与最强人工智能对弈形成的“AlphaGo-柯洁定式”,为职业棋手们带来了新的启发。而柯洁在完成这场对弈后历经两周的住院治疗,在重返棋坛后棋力更为精进、棋路清奇诡谲,豪取28连胜,被围棋职业圈戏称为“半人半Go”。由此可见,人工智能能够对选手竞技能力带来可见的提升。

(二)人工智能在休闲体育中的应用。在全民健身得以推进的背景下,人们日益提升的健身热情与意识,使大量资方与企业注意到了体育产业的经济价值。尤其在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前景日益可见的情况下,伴随科技与经济的日益发展,人工智能具备切实对全民参与健身进程做出推动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健身效果以及健身体验获得确切的提升,使人们的体质得以加强。此外,人们在休闲体育应用智能设备的过程中,自身健康以及健身的数据得以采集。此类数据可以对群众体质现阶段的状态做出展现,为体育政策的建立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1.智能化应用程序。现阶段,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中正广泛应用。如“AI Personal Education”是面向健身群体的APP软件,可以辅助课时安排,并对健身者的身体状态做出智能化评价。“AI Personal Education”的主要受众是健身教练,可以提供智能化私教辅助工作。健身教练可以通过“AI Personal Education”对课时做出规划,查看客户信息以便于有针对性地为客户设计健身计划,为私教业务提供更为便利和智能的帮助。

2.传感器提供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在休闲体育进行过程中,对运动速度、心率、身材以及运动频率等数据进行记录,心率是其中对运动强度进行最为直观反馈的因素。在常态状态下,人工智能可以对身体状态做出评测;运动时,人工智能能够对运动状态、心率状况等进行实时的反馈,一旦发现隐患及时告警;待运动完成,人工智能可以对运动成效进行计算,同时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并结合运动目标为下一次的运动量做出规划,使运动更为科学地得到展开。

(三)互联网体育与可穿戴智能融合。伴随着智能化应用程序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体育类智能化应用程序由于自身具备的互动、社交、指导以及娱乐等多方面功能,使得人们的体育行为与日常生活受到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新兴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也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对其进行穿戴,可以将自身平日的运动数据进行记录,同时可以将卡路里和脂肪的燃烧程度做出预估与计算,对睡眠进行质量监控,以上数据可以经由互联网云服务,对自身健康状态做出评测,同时提供一定的体育指导。伴随各地对线上公共卫生服务互动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互联网与可穿戴智能的融合,为群众体育运动的科学程度做出了切实提升,同时迎合了群众的多样化需要。伴随新兴体育模式的流行,大量的体育资源持续不断地投入到平台中,形成了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数据的整理、记录与整合,可以为各类体育决议带来数据上的支撑[2]。

二、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景

(一)人工智能技术将全面运用到体育赛事中。人工智能在体育赛事中应用,可以为赛事自身带来巨大的改变,对于赛事裁判工作、赛事结果预测、赛事战术解析、赛事直播转播以及相关设备设施等,都能起到明确的作用。例如,NBA(美国篮球职业联赛)通过对人工智能展开应用,完成了自身比赛日程的制定,又如,人工智能在部分大规模赛事的安保与开、闭幕式的展演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中不难得出结论,人工智能与体育领域的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浪潮,未来,人工智能一定会融合进体育产业的每个角落。虽然在发展进程中不乏有部分声音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出了反对与质疑,例如,有部分声音主张“鹰眼(Hawk-Eye,也被称作即时回放系统)”在球类体育运动的广泛应用使得比赛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也有声音主张赛事对于对VAR(视频助理裁判)的大规模运用使得比赛失去了一部分特殊魅力的同时使裁判的公信力受到了削弱,但这样的声音无法阻挡受众们对比赛公平公正的永恒追求,人工智能在体育赛事中凭借没有情绪与偏袒的特点一经出世便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将这些反对意见淹没在了时代的洪流中。当新兴科学技术开始在相关行业及市场受到广泛的应用与认可时,势必会成为传统模式利益相关人士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无论是怎样的伎俩,都会在与新兴科学技术的对抗中沦为笑柄。

(二)人工智能将延伸到赛事预测的各个层面。现阶段,人工智能对于比赛结果的预测命中率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相关专业人士,伴随着人工智能的算法不断更新与大数据分析中数据量的不断扩充,对于赛事预测的能力势必会令人类望尘莫及,此外,人工智能还将延伸到赛事预测的各个层面。

对于广度层面而言,现阶段人工智能对于赛事预测的应用大多集中在篮球、足球、电子竞技以及马术等具备一定商业关注度的体育项目中。在未来,人工智能势必会在受关注程度较低、商业氛围尚未形成的体育项目中也得到应用,例如田径、马拉松、游泳等项目。对于深度层面而言,人工智能现阶段大多只对比赛的胜负或排名展开预测,在未来,人工智能应具备对个人项目的具体成绩展开预测,例如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得分、跳水运动员的得分以及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时长等[3]。

(三)人工智能在竞赛裁判中的地位变为主导。在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对于裁判工作所起到的发挥和重要性正日益提升,其在现阶段所能完成的工作已经使人类裁判望尘莫及。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裁判会不会对裁判这一岗位进行全方位的洗牌呢?答案其实不言自明。早在2013年,牛津大学的科研团队就已经在研究过程中指出:一个岗位计算机化的概率与其工资水平和所需教育程度呈明显的反比。这表示,一些工资水平较低,同时又不需要过多教育水平的职业会极快地遭到人工智能的淘汰。而体育裁判这一岗位,恰恰全面地体现了会被计算机化的岗位所具备的职业特征。同时,该团队借助相关算法对702种不同岗位被计算机化的概率,其中,裁判员这一岗位受到替代的概率为98%,居各类职业前列。

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际角度,都对人工智能裁判主导裁判工作的必然性做出了一定的证实。理论角度上,现阶段对于人工智能裁判的质疑就是其能否具备切实阅读比赛的能力,但在前端研究中,结合深度学习理论的“IBM AI Vision视觉大脑”以及Second Spectrum的AI算法已经证实其具备该项能力;实践角度上,日本通信技术公司富士通已经与国际体操联合会展开了深入合作,预计要将人工智能带入体操项目的评分工作中,通过人工智能完成比赛裁定结果与记录时长的工作。体操这一类通过分数来裁定比赛结果的项目中,裁判员对比赛的胜负左右是具备绝对性的,体操运动员由于裁判的主观判断而导致比赛不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人工智能与体操运动的融合,可以极大程度地为比赛的公平公正做出保障[4]。

(四)人工智能将极大帮助体育教练展开工作。教练在体育队伍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优秀的教练对于运动员的竞赛成绩体现出极大的帮助。教练工作需要负责安排训练、选拔人才、管理运动员以及临场指挥等,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教练在大量的体育指导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分不开的。由于人工智能在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等工作中具备人类无可企及的优势,使其能够对比赛有着另一层面的解读,可以提供给教练非常重要的视角,帮助甚至在未来可能代替教练进行训练与战术设计。同时在未来的选拔人才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发挥的作用同样令人类难以企及。

三、结语

科学技术与体育产业的融合是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无法忽视的方向,人工智能在体育产业中的现阶段发展已经相当蓬勃,甚至势必会进一步融合到体育产业中的每一部分。人工智能使体育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将进一步融合,将更多美好的愿景实现。

猜你喜欢

裁判体育产业竞技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裁判中存在“唯一正解”吗*——对《司法裁判中的道德判断》的批判性研读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体育产业之篮球
竞技精神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