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2022-02-06赖晓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赖晓珍

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项目,体育运动训练是指学生在专业的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在规范动作、技能提升、运动思维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训练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施教活动。大学生通过系统性体育运动的训练练习能够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而且规律性的训练能够锻炼学生思维意识,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对于日后步入社会顺利进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需要明确体育运动训练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应根据时代发展的规律以及高校现有体育教学的实况,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专业化的改革进程。

一、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较低。

1.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除专职体育院校外,大部分的综合高校对于体育教育在意识方面不够重视。因此,对于体育教学直接执行者的体育教师的管理与人才引进方面有所缺失,这样导致体育教师在队伍建设方面素质偏低。一方面,管理松懈没有规律与纪律性。针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应该像部队对士兵进行的训练一样有组织性与纪律性,而体育教学因其教学场所的独特性,通常在操场或者体育场馆内部,教务纪律系统的查询管理相对不足。因此,体育教师在对自身的管理与学生的管理方面并不是十分严格。比如,现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中经常会看见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前锻炼之后,让体育委员组织相关教学而教师却进行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这种教学管理的形式,教师起不到教学示范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逐渐降低对于体育训练的兴趣。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师的队伍中,体育素质的高低不同,现有的高校对于体育教学这一基础教学项目并不十分重视,因此,专业人才较少,而综合性高校专业众多,学生数量庞大,学校为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通过校内培养的方式,让专业体育教师对于教学任务并不繁重的其它学科的教师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满足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这样的运行方式就导致了体育教师自身体育素质的水平高低不齐,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落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存留在初高中等基础教育的阶段,同样也深入影响到大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而对于体育教学这种更多实践的教学科目,体育教师以应试教育为指导的落后教学观念,则成为提高学生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又一限制因素。这种教学观念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以教材为主体施展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进行长跑的比赛运动中,体育教师只是依据现有大学生教学大纲,告知学生的跑步的里程数以及所达到的规定时间,以及跑步时规定性的动作和如何在跑步时进行换气等技巧。然后,在热身运动结束之后让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在这种教学观念下的体育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配合度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实施的教学是一种形式主义,没有任何的教学效果。

3.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较低。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因素就是教师的执教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高低。通过2018年以来的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场效果实例分析,发现新入职的体育教师在进行学生体育教学的时候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要高于入职十年以上的体育教师实施教学的效果。这种教学现象不符合教学发展的规律。究其深层原因:入职时间长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运动训练方面、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方面占据体育课堂的小部分而且内容项目的教学知识存留于表面阶段。教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熟能生巧,而依据现有体育教师的教学实况,并未进行自我系统的学习和对学生长期进行规律体系的深层教学。长此以往,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与综合素质就会逐渐的下降。

(二)学习兴趣不强,运动效果有限。

1.学生体育运动训练意识不强。高校设置体育运动训练项目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运动训练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同时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自我的规则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现有的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例如:现有高校大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很少进行运动项目的训练,而是将操场的草坪或者进行专项运动项目的体育场馆作为“谈恋爱”与“打游戏”的“圣地”。浪费了体育教育资源,缺乏对于体育运动训练重要性的意识。

2.体育运动训练缺乏学生主体性。主体性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而现有教师进行体育运动教学时不以学生为中心而考虑,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因素。所施展的教学互动死板不灵活,无法适应全部学生的教学需求,教学兴趣就会大幅度降低。例如:在进行标枪投掷的运动项目,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身体素质,依据教学大纲设定目标,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通过训练可以达到目标,而身体素质不高的学生无法达到目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对于“标枪投掷”产生抵抗情绪,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学生缺乏体育精神。体育运动训练是一个系统性进行训练的过程,依据认知规律,学生在运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各方面的因素不足,遇到相应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一定要不言放弃,依靠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支撑。现有的学生缺乏这种对体育精神的认知与理解,导致在体育训练时遇到困难就放弃停止,这不利于学生综合性的发展。

二、提升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1.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与综合素质。学生接受体育运动训练的教学效果和高校体育教学展开的首要制约因素就是体育教师的执教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高低。为解决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整体执教能力较低的问题,应当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在针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较低的问题上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高校设置体育教管体系专职负责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主要负责的内容是教师自身的出勤情况、班级的出勤情况和学生上课时的效果。同时依级设置专门的负责人,施行追责制度,设定一个体育教学组长的职位,主要负责各个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当体育教师在出现相应的管理方面的问题时逐级进行问责。例如:某班在进行体育课而体育教师不在,由体育委员在组织相应的教学则视为教师缺勤。管理体系工作人员查到后应逐级进行问责,先找负责授课的体育教师然后再找到体育组长进行问责,通过这样系统性查询,提升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于体育教师的整体管理。另一方面,针对现有体育专业性人才不足的情况,学校应选择“高新聘用”的方式吸引相关专业人才进入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不断补充学校体育教学的缺口,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2.转变教师的教学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教学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展。例如,在进行长跑训练时,教师应当先进行预练,观察学生的身体素质,然后依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行划分,身体素质强的学生进行预订目标的训练。而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设置不同目标进行身体素质锻炼。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应于当前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开展体育精品课的比赛,并根据名次设置相应的惩罚制度。针对教师执教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体育教师传达学校对于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不断提高自我的执教能力。

(二)培养体育精神,增强学习兴趣。学生作为体育运动训练开展的主体,解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运动效果不佳的问题,应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加强心理方面的训练。

1.改变学生当前对于体育教育的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教育对于自我终身发展的重大意义。意识改变需要学校以及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学校应当积极开展运动会,通过组织各项的运动项目满足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独特的魅力。或者教师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看电影学习的方式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组织引导学生观看《夺冠》,通过女排精神对学生进行鼓舞,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2.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运动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兴趣。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个性特征展开相应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例如:在进行篮球专项训练的时候,应当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练习,通过游戏的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学生会根据自我身体素质的不同,认识到自我在篮球中所适合的位置。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更深层理解,同时还能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训练开展的意义所在,学生通过在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对项目的训练获得相应的体育精神,加强自身对于体育运动教育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展开相应的体育训练,引导学生理解与学习相应的体育精神。例如,在进行长跑运动时,教师应发挥自身的示范性作用,和同学一同进行运动,当学生在跑步中体力方面遇到问题时,教师进行语言的鼓励,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同时也是在向学生传达不言放弃的体育精神,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训练的教育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高校应当重视体育运动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解决当前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师的综合执教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进程。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体育运动身体素质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真正的体育精神
呆呆和朵朵(13)
真正的体育精神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