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2022-02-06李顺毕
□李顺毕
一、脱贫攻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始终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统筹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理论优势、道路优势的发挥就难以得到保证,精准脱贫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展,社会还存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其次,人的发展还不全面,尤其是农村地区,人的认知、素质、能力都没有充分发展。党中央要求开展脱贫攻坚要坚持扶贫与扶智的结合。扶贫就是集中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贫困地区生产力的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通过发展生产,消除两极分化,共同致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
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社会主义最终要过渡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扶智就是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和生活保障,扶智和扶志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前提,也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阻断人陷入贫穷落后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体现。
二、脱贫攻坚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规定了它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长久以来我国社会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关系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利的。相比较于全国,农村的深度贫困地区各方面相对落后,生产力的发展落后于发达城市地区,能够促进农村发展的资本、劳动力大量涌向创造价值更高的城市发达地区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农村的社会财富的增加作为物质基础,而农村社会财富的增加取决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脱贫攻坚,作为中国发展的减贫、脱贫事业,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两不愁、三保障”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作为衡量指标,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
农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不够高,自身发展程度、认识能力不足和素质不高;农村发展程度滞后。习近平要求“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公关”。[3]确保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达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现代化农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的构建,是在中央的统筹下,集中社会优势力量,破除制约农村贫困地区的短板问题和突出的制约问题,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推动农村的发展。中央的政策和和社会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调动社会精干力量进驻农村贫困地区,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和社会优势,激活农村发展潜力,这对农村生产力是一种发展也是一种解放。
三、脱贫攻坚为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4]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之前,一些少数直过民族还处于一种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状态。生产上,保留着刀耕火种的粗放、低效能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大,环境破坏严重。文化上,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保留着结绳记事的方式,小孩子的出生名字以排序来取名,很多老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多少岁,只记得大概是烧某片山作为耕种那年出生的。生活上,分散居住在深山老林里面,民族自身交流不多,民族和外界基本无交流。“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4]基于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少数民族的观念、范畴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状态,生活的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化、保守的状态。他们的生产生活与现代社会、与市场是脱钩的。这样的环境难以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和新技术。就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确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要老是保存。”[5]“对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5]对于以原始生活状态生活的少数直过民族来说,在他们生活以外的市场化、现代性、社会主义,他们甚至对现代化没有接触,也没有了解,没有外力的介入,自身没有主动接受现代生产力的能力,没有外力的介入,现代化要素很难在这些地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在党中央统筹下,党委政府、各单位、行业部门派出精锐力量,长期驻扎在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不断为这些深度贫困地区注入活力,注入新因素,深入分析贫困原因,为贫困地区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为贫困村制定“一村一品”的帮扶措施。从发展产业、教育扶贫、技能扶贫、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生态扶贫等方面向农村不断转移先进的生产力要素、技能要素、智力要素,不断引入新观念,拉动了农村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和观念。在推动农业生产方面,农业生产方式,机械化生产工具作用于农业生产,互联网+“三农”等作用于农村,极大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农村深度贫困地区具备现代化要素,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
四、脱贫攻坚是消除两极分化的有力举措
消除两极分化一是要从制止两极分化进一步扩大找对策,二是要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良性发展的保障。全面的小康,目标是小康,要求是全面,脱贫攻坚实际上是补齐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一桶水能装多少,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板决定的,如果不能补齐短板,发展就会出现一只腿长,一只腿短的现象。当前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就得不到解决,两极分化的趋势就得不到有效控制。通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贫富差距依然很大,“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6]脱贫攻坚除了消除物质分配上的差异,还要让群众有获得感,消除心理不平衡的差异,防止心理出现分化,从而挫伤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渐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3]由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农业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农业人口既是生产、消费、内需的主力,又是稳定的前提,是生产和消费最稳定的动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着手是关键。脱贫攻坚消除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是防止两极化的保障。
脱贫攻坚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础上,重要加大对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的倾斜,对农村贫困人口开展建档立卡识别工作,对建档立卡人口开展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3]脱贫攻坚一个方面消除农村人口的绝对贫困,使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达到人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标准,这是对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格局的抑制。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推动农村产业格局优化升级,构建农村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组织化,探索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等探索,使农村发展能够有标杆,农业发展有龙头,产业发展有牵引力,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出现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在农村地区培养一批中产阶级群体的有效探索。
缩小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的差距要缩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等方面的差距也会成为发展的制约。社会治理不能仅仅依靠公职人员,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消除两极分化,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物质上的两极分化,也体现在政治意识、精神层次和政治思想上,还要体现在社会和谐的构建,文化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当前我国基层群众对于国家总布局的关注度认识度不够,社会治理规划没有深入人心,基层民众参与度非常低,主要是,郑永年教授提出:一个国家和社会存在四种情形,“①强政府、弱社会;②强社会、弱政府;③弱政府、弱社会;④强政府、强社会。很显然最差的情况是弱政府弱社会,而第四种情形即强政府、强社会是最理想的。”[7]弱政府、弱社会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无法创造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政府无法作出最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很难从制度上抑制贫富差距拉大。强政府、强社会的情形一是政府可以从繁琐的事务中腾出手来制定好相应制度。加强对金融寡头、资本寡头的监管,防止寡头过于剥削人民,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二是通过社会组织和社会自身的发展,可以有效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防止金融寡头、资本寡头过分剥削自身。弱社会的原因一是群众生活地区发展程度不好;二是弱社会下的群众自身发展程度不够;三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组织决定弱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习近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摆脱贫困首要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是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3]
脱贫攻坚不仅是富了口袋,解决了绝对物质贫困问题。更是在落后地区通过感恩、自强、诚信教育,宣传政策等方式开启民智,宣传民主意识,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使基层政府从什么都要管以至于什么都管不好的弱政府状态解放出来,转向政府管理国计民生和管理社会管不了的转变。以社会的发展倒逼政府的发展。脱贫攻坚本身是促使社会的发展,是构建强社会的重要探索,以强社会的构建缩小社会两极分化。同时,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减轻政府负担,专注于社会体制的改革。为构建橄榄型政府,防止两极分化提供制度保障。
五、脱贫攻坚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衣、食、住、行无忧,这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的梦想。脱贫攻坚的最低标准就是立足于“两不愁、三保障”,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必须是先满足衣食住行,才能创造历史。立足于最低标准,努力发展生产,满足最低需求,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是创造美好生活,创造历史的根本要求。真扶贫就是要下功夫破除限制贫困地区发展的藩篱,补齐贫困地区的短板,为贫困地区引进发展要素。真脱贫就是要消除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做好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及人的发展的保障,使地方具备最基本的“造血”能力和发展能力。最直接的指标就是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地区人均收入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贫困地区具有现代化的要素。脱贫攻坚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是要看贫困地区能否同全国一道一起迈入小康社会,能否在全面小康这个历史任务上,不拖了全国的后腿。“全面的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民生保障方面。”[6]在大扶贫格局下,党中央统筹各单位和各行业部门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都相对提高,生活更富裕。脱贫攻坚是中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阶段,是中华民族集体利益的事业,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最后以全民族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当前解放贫困地区的生产力,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为贫困地区积累财富,是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为搞活农村市场经济创造条件。也为贫困地区发展现代产业、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