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研究

2022-02-06刘广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育人

□刘广东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之际又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提升公民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重要形式[1],二者融合统一可促进思政教育的全面化、立体化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与核心素养[2],推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

一、职业教育改革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3]”,“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3]”,这既指明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一)要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类型教育未明确前,高职院校参照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但国家现在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需要的是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学术研究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不能沿用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遵循高职生特点,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各种育人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高职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二)要大力培育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仅承担为社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阻断贫困的责任,这些因素共同将职业教育推入了大发展时期。鉴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应深化落实职教20条政策,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高职院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促进作用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形态。二者对立统一,互为存在的前提与条件。其中显性教育存在已久,但作为一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出现的。显性教育教育目的明确、教育主客体固定、教育效果显著,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常见方式是课堂教育。隐性教育的概念为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杰克逊首次提出。它主要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4]。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可优化思政育人模式。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生源更为广泛,学生基础总体薄弱,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理论学习能力弱,学习兴趣不高,但动手实践能力强,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需要同时借助显性和隐性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状态、精神境界。但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习惯于通过外显的、明确的、固定的方式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易招致其反感。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合统一,符合高职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可以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新模式。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为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如果把思想政治工作比作血液的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学术报告等显性教育与校园环境、社团文体活动等隐性教育就好比通向血液的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畅通无阻,血液才能自由流动,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可以促进二者优势互补,使显性教育充分发挥“惊涛拍岸”的作用,隐形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进而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开展。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可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在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主要表现为院校综合实力的竞争,研究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内涵建设成果非常突出。“双高校”“示范校”等院校就是例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将理论灌输的严格要求和润物无声的潜隐作用结合起来,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师生员工主人翁意识,不断夯实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努力奋进的思想基础,为高职院校综合实力提升凝聚智慧和力量。

三、高职院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世纪之交由原来中专校升格、合并来的,与本科院校相比,存在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具体到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为育人成效不突出、思政内容吸引力不足、活动深度不够突出等问题。

(一)重显性轻隐性,理念不新。显性教育目的明确、导向性强、见效快,长期起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绝大多数都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教育者和管理者也已习惯于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等有形的教育平台向学生系统地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忽略了隐性教育的渗透功能,导致受教育者反感。当下,高职院校虽然已认识到隐性教育的优势和重要性,但因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惯性,再加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少,使得高校隐性教育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此外,有关高职院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研究和实践相对不足,具体操作时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二)重形式轻实效,深度不够。部分高职院校习惯于照本宣科传达和部署上级指示精神,给学生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开开会、说说事、走过场的不良影响。具体开展工作时,又过于注重形式新颖,忽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鲜明的导向性。此外,高职院校开展的活动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缺少经典有影响的活动品牌,给人一种顶层设计不足、整体规划不强、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感觉,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不够明显。再加上隐性教育的延缓性和滞后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率较低。

(三)重灌输轻熏陶,引领不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绝大多数为“00后”,他们思想开放、追求自由、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尝试、敢于突破。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沿用“满堂灌”的教法,绝大部分时间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开设的专题讲座也过于强调理论性,忽视了实践性,育人效果一般。教育者和管理者高高在上,强制受教育者遵守某种行为规范,被动接受某个理论知识,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引导作用和教育者的人格引领作用。

四、高职院校深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路径

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加快,迫切需要高职院校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更好地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推动实现我国制造业强国梦。

(一)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同向而行共同体。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召开,明确了上好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高职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细化的指导性文件,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辅助性和渗透性等作用,确保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真正做到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一是要开足、开齐、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借助超星、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做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做精、做实、做细。二是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坚持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编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并明确具体实施办法,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二)挖掘育人要素,拓宽思政教育载体,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除显性教育资源外,其余均是隐性教育资源。因此,高职院校隐性教育包含的范围相对广泛,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安排与策划、教学楼宿舍楼等场所文化氛围营造均涵盖在内。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色,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课程开发、活动设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校园环境营造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构建以“思政课堂”为理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主渠道,以“日常思政”为主阵地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2020年全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伟大斗争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多维发掘抗疫中的育人元素,突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英勇壮举,引导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听党话的决心和信心。

(三)抓好教育引导,彰显人格魅力,优化育人实效。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既要具有高职业水准,又要具有高尚品德。高职院校要定期召开座谈会,积极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努力培养找寻学生兴趣点与教育内容点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欣然接受的状态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教育、影响学生。此外,高职院校开展工作时,还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同步推进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既注重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养,也注重品德修养、职业道德养成,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5]。同时,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高职院校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有效利用新媒体手段优势,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大力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代化。同时,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恪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助力学生成就出彩人生,实现由“工具人”向“价值人”的转变。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