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集群建设推动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以泸州市医教园区为例
2022-02-06杨万蓉郭文宇
□杨万蓉 郭文宇
高校集群是在产业集群普遍兴起后另一区域集群现象,高校集群是在特定区域所形成的部分高等院校集中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及现象。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招生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1999年招生规模仅为164万人,2019年已达到1005.6万人,在校学生人数超过4,002万人。在此背景下高校集群发展有利于推进教育资源重组和开发利用,同时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高校间协同发展,资源共享。
一、泸州市高校集群建设现状
(一)泸州市高校集群建设过程。2010年前泸州市高等院校有泸州医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等五所高校,分散布局在江阳区、龙马潭区、合江县三个区域。
为缓解高等教育学校用地紧张、解决分布不均等问题,推动泸州市教育事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泸州市整体规划(2020~2030),高教园区建设被提上建设议程,明确提出城北功能组团,发展以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功能。泸州市医教园园区建设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为医教城北园区,第二期为医教纳溪园区。
在2013年开工建设第一期泸州市医教城北园区,园区由教育培训区、综合服务区构成,主要聚集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等,项目总占地10,876亩,入驻学生8万人以上。园区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教育培训中心重要支撑,将针对周边省市地区,形成教育的高地和集群。2013年第一期医教园建设后,形成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主,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泸州开放大学为辅的高校集群。
2018年第二期医教园区启动建设,园区紧邻纳溪区老城区的长江生态湿地新城南部片区,规划占地规模约7.6平方公里。入驻学校主要有川酒文化培训学校、四川医疗器械应用技术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卫生学校、市委党校新校区、江南职中五所学校。
(二)泸州市高校集群建设现状。从地域分布方面看,城北园区紧邻西南自贸区、西南商贸城商圈、泸州市高铁站(在建)、云龙机场、西南医科附属医院;泸州第二医教园区紧邻纳溪区老城区的长江生态湿地新城南部片区。第二园区用地布局主要以中心绿地为核心,东侧为教学校区,西侧为医教园区配套居住和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园区建成后将通过医疗、教育产业带动两江新城区域发展,助力纳溪彻底泸州市中心城区。自此医教两个园区从南、北方向完成对泸州市文化“包围”,建筑起泸州市高等教育高地。
从规模方面看,医教园区(城北园区)规模较大,入驻高校数量最多,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优势明显,其中本科院校1所,专科院校4所,学生超过8万人;而医教园区(纳溪园区)相对规模较小,容纳高校数量目前为5所,其中专科院校3所,学生数量超3万人。随着高职扩招和新校区使用,两个园区都会持续在建设规模上持续扩大。
从发展速度方面看,相比纳溪园区,城北园区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让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心位置的泸州市获得了更多便利条件,特别是城北校区地处客运中心、旅游集散中心、高铁站附近,为其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区位保障。城北园区位于泸州西南自贸区,各种资源待遇优厚,优越的实践平台和西南医科大学的带动作用,使城北园区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与此同时,纳溪园区在泸州市白酒园区和医药产业发展带动下也在稳定向前,但发展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三)高校集群建设对区域的影响。高校本身具有教育功能,通过集群建设实现聚合,加强高校间竞争与合作,创新人才培养,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问题;而微观方面高校集群对当地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劳动力转移、人才结构、服务区域行业产业经济、提升对教育重视、形成文化氛围等产生深远影响。
1.高校集群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城北园区为例,西南医科大学、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相继落户城北园区,大量生源地涌入,直接带动当地第三产业,如餐饮、娱乐、交通、商贸的发展,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产业结构转型。城北园区周边实现当地居民城镇化发展,新一代改变以务农作为谋生手段,转化为从事服务行业生产。
2.高校集群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起推动作用。城北园区建立后,使得园区内部以及周边西南商贸城的交通条件、公共设施、商业开发乃至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泸州市客运中心、川南城际铁路泸州站、蜀泸大道、公共交通等为园区打造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西南商贸城、广场商圈、文化公园、便利商店、绿化设施等为园区师生以及其他群体带来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西南商贸城、白酒产业基地等为园区内产教融合提供经济环境。
3.高校集群为区域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由于资源短缺,难以长期支撑重工产业发展,泸州市提出城市转型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其中白酒、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将持续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高校集群建设可以促进高校之间良性竞争、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产生集群效应、规模效应、溢出效应,让泸州市高校能够共同发展;同时切实为区域产业提供大量人力资源;让知识资源共享与流通,科研和创新为区域产业研发和创新起推动作用。
二、泸州市高校集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集群园区建设规划不够合理。高校集群建设应紧密围绕区域宏观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在泸州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西部园区产业基地建设,包括高端装备制造、酒业、化工、医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等。目前泸州市医教园区已初步实现实地建筑集群、学生规模集群,形成良性合作关系,但目前泸州市两大医教园区建设存在建设不够集中、建设期前后不一致、未形成园区共建文化、园区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深入合作和联盟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虽然政府规划中将园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但各学校都是自建校区,分别存在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种建设方式,学校间对建设校区都持虚高心理、攀比心理,造成土地购置后没有有效建设,一方面加重学校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占用有限耕地资源,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校区建设为充分开展讨论和交流,极少形成协调共享共建思维,充分体现在图书馆、体育场、礼堂等公共区域。因此高校集群应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协同发展,结合当地区域经济需求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培训、人才培养。
(二)集群园区内共享、合作、交流意识不够。大学本应是开放式学校,但现实中大学都是各自为阵。医教园区中由于学校层次、性质、规模有差异,相邻高校之间共享意识较弱、共建合用的效率较低,如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人才交流等;同时缺乏园区统一规章制度与机构管理,行政部门对于园区未充分发挥统一协调作用,目前学校都是各自建立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进行独立管理;目前泸州市医教园区未形成园区文化、交流平台、学校联盟以及资源共享等集群建设合作平台;学校间难以形成稳定和常态的合作交流关系,反而出现非合作博弈与无序竞争,比如生源规模、专业发展、资源获取、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等相关竞争。
(三)集群园区建设特色与创新不够。目前在全世界各地乃至国内各大城市都有高校集群建设的现象,但是各地区都要探索和形成建设特色与亮点,创新性建设园区。泸州医教园区依托泸州医药产业和教育基础,提出依托成渝、对接滇黔、拥江发展、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建设思路,但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实施、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各方面要形成特色和亮点,形成高校群凝聚力。目前园区区域优势不明显,受到成都高校群影响和压缩发展空间,因此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泸州医药产业,扎实抓好学校办学质量、内涵建设,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园区医药类人才品牌效应,辐射相邻区域,服务区域经济,形成产业与教育双向共赢局面。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办学定位,在我国高等教育站稳、站住,走在同类院校前列,园区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四)集群建设学校整体实力需提升。虽然泸州市部分高校办学历史比较悠久,但是整体办学实力还有待提升,目前泸州市本科院校只有两所,其他都是专科、中职院校;要想形成集群效应,必须要有能够带领区域内其他学校共同发展的标志性院校,不管是本科、专科院校,公办、民办院校,都还需要提升实力,为集群建设作出贡献。
三、高校集群推动人才培养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探索高校集群推动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与模式。高校集群是一个人才培养、科研和学术研究的结合体。以人才集群,助推产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满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因此如何通过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助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值得积极探索和思考的,可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给学生提供准备行业需求,专业实践环境,共享资源、共同学习与协同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培养有创新潜质的人才,促进区域人才的聚集,实现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与发展。
1.开展资源共享。高校集群应充分发挥集群优势,开展强弱联合和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高效集群教学资源协同效应优势。主要包括师资共享、教学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共享和教育信息共享等,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除学校间资源共享,还可以实施学校与社会资源共享,如向周边单位和社区居民、合作企业对外开放图书馆、体育场、科研场地,向区域内学生群体、社会人士分享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图书信息资源。
在共享过程中围绕资源共享的目标,也要明确高校运行规则,不断完善高校资源共享机制及保障建设,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协调利益关系,建立业务监管、动态监测、决策统一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可以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制定相关激励制度和具体措施,用市场和交易机制、成本补贴机制,增强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推动集群园区内各高校以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资源共享的机制中,优化集群园区内高校资源共享,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促进交流与合作。高校集群促进政府、园区学校、区域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人员交流、科研合作。加强校际间人员活动与交流、产学研共同合作,通过交流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与互补、平衡校际间资源不平衡、促成创新思维产生、增强整体实力。通过开展合作办学、贯通培养、课程互选、课程开发、学分互认、师资互派、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方式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高校集群促进集群区域内高校的教学科研等项目交流与合作,使高校从单纯的教学科研活动扩展为服务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力量,真正发挥高校社会服务作用。除充分提高资源共享,也可通过产学研合作,使学生有接触企业人员,到企业参观、实习等提前了解岗位需求的机会。根据不同高校的教学科研情况,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多渠道、多层次地交流与合作,以便高校之间、高校和地方相关部门、高校与企业之间更好地开展合作,拓宽视野,协同育人。
(二)高校集群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资金的投入和先天资源优势,区域发展还需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培养和引进人才基础上,充分发展人才主观能动性,重视人才主导战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将知识、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核心要素纳入到经济生产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依托高校集群的学科专业优势,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利用高校集群所拥有的人力、智力、平台和项目等优势,建立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搭建各类合作平台,通过科研项目专项课题、课题指南引导关注当地政府管理、经济发展、行业企业、技术难题等,加强对本区域产业规划和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指导,促进成果的孵化、转化。
2.依靠高校集群人力资源优势,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实现人才引进。利用高校集群教育资源和优势不断建设当地人才队伍结构,使区域内自身的人力资源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开展学校与企业之间互派、挂职锻炼、培训交流等,既对当地主力产业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学校教师可以学习最新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从而提升相关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间接帮助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准达成。面对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可指导有关部门对接高校,通过专场招聘、人才引进等特别招聘方式,放宽人才引入条件,提高待遇,改善就业环境、提供廉租房、降低租房费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追求和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在当地进行就业,将高素质人才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的理念。
3.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社会服务、保障力度。利用当地高校集群的优质教育资源及其配套的相关园区,对接区域内行业和企业的工作内容、标准、流程,可以承接相关培训和服务;可作为企业培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基地,构建多元化培训网络体系,加快提高当地居民就业和发展技能。